引言:指南由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和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制定,2007年慢性稳定性心绞痛:心绞痛发作的程度、频度、性质及诱发因素在数周内无显著变化的患者。
诊断
一 病史和体格检查
1病史:胸痛的部位、性质、持续时间、诱发因素及缓解方式
2既往史:了解冠心病相关危险因素,如吸烟、高脂血症、高血压、糖尿病、肥胖、早发冠心病家族史等。
3心绞痛严重度的分层参照CCS心绞痛严重度分级
4体格检查:注意肥胖(BMI及腰围),有助于了解有无代谢综合征。
CCS心绞痛严重度分级
—————————————————————————————————————
I级 一般体力活动不引起心绞痛,但紧张、快速或持续用力可引起心绞痛的发作
II级 日常体力活动稍受限制,快步行走或上楼、登高、饭后行走或上楼、寒冷或风中行走、情绪激动可发作心绞痛或仅在睡醒后数小时内发作。在正常情况下一般速度平地步行200m以上或登一层以上的楼梯受限
III级 日常体力活动明显受限,在正常情况下以一般速度平地步行100-200m或登一层楼梯时可发作心绞痛
IV级 轻微活动或休息即可出现心绞痛症状
—————————————————————————————————
二 基本实验室检查
1 了解冠心病危险因素:空腹GLU、血脂、必要时查OGTT
2 了解有无贫血
3 甲状腺
4 尿RT、肝肾功能、电解质、术前免疫八项,需在CAG前进行
5 胸痛明显的患者,查TNT、CK、CK-MB,与ACS鉴别
1所有胸痛患者均应行心电图检查
2胸痛发作时复查,缓解后立即复查
多数正常
有助于了解心肺疾病的情况
五 UCG、核素心室造影
I类:1有收缩期杂音,提示主动脉瓣狭窄、二尖瓣返流或肥厚型心肌病的患者。2评价有OMI、病理性Q波,症状或体征提示有心力衰竭或复杂心律时常患者的左室功能。3对有心肌梗死病史或心电图异常Q波者评价左心室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无心肌梗死者非缺血时常无异常,但缺血发作30分钟内可观察到局部收缩性室壁运动异常,并可评估心肌缺血范围。
II b类 UCG可用于有喀喇音或杂音诊断为二尖瓣脱垂的患者
III类 心电图正常、无心肌梗死病史、无症状或体征提示有心力衰竭,若只为心绞痛诊断则无必要常规行UCG或核素心室造影检查。
六 负荷试验
(一)心电图运动试验
1适应症
2禁忌症
3方案
4需终止运动试验的情况
5危险分层:
Duke评分:
>=5分 低危,1年病死率0.25%;
-10至+4分 中危,1年病死率1.25%;
< ="-11分" 高危,1年病死率5.25%。
计算:运动时间-5xST段下降-4x心绞痛指数
指数:0运动中无心绞痛
1运动中有心绞痛
2因心绞痛需中止运动试验
(二) 负荷超声心动图、核素负荷试验
1 运动负荷
2 药物负荷:双嘧达莫、腺苷或多巴酚丁胺。
七 CT 不推荐将钙化积分常规用于心绞痛患者的诊断评价
八 有创性检查
1适应症。
2 对糖尿病,>65岁老年患者,>55岁女性的胸痛患者更有价值。
3严重肾功能不全、造影剂过敏、精神异常不能合作者或合并其他严重疾病,血管造影的得益低于风险者。(III类,不推荐CAG)
九胸痛的鉴别诊断
(一)非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