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讲座

当前位置: 首页 > 专题讲座 > 正文

老年骨质疏松的防治

发布时间:2017-01-07    点击数:

骨质疏松.jpg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以低骨量和骨组织微结构破坏为特征,导致骨脆性增加和容易发生骨折的全身性疾病,具有高致残率的特点。

随着人口结构老龄化,老年人骨质疏松发生率日益上升,我国面临更为严峻的形势,骨质疏松的防治已是刻不容缓的紧迫任务。

目前,尚无绝对安全而有效的方法, 使已经严重骨质疏松的骨骼完全恢复正常, 所以骨质疏松应以预防为主, 这是至关重要的。

1. 争取在年青时获得最佳峰值骨量

虽然遗传因素与骨质疏松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但争取在35 岁以前获得最佳峰值骨量,对预防老年时随增龄发生的骨质疏松仍然是关键性因素。老年人的骨质疏松的预防,应该从青春期就开始。注意饮食结构,有足够量的钙, 少饮碳酸饮料和进行体育锻炼,特别是适度的长骨的负重锻炼都有利于获得最佳峰值骨量。

2. 老年前期的措施

(1)中年以后,骨量相对来说较为稳定, 但已开始骨量的丢失,所以中年人仍应有足够的锻炼和钙的摄入,避免吸烟、酗酒等不良生活习惯,以努力维持正常的骨量。

(2)绝经期的妇女, 雌激素缺乏是骨量丢失的最重要原因。因此,应给予激素替代疗法,这有可能降低骨转换,从而改善骨的强度,使骨折率下降。这可以预防骨丢失,但不能恢复已丢失的骨。

3. 老年期预防骨丢失和骨折

(1)补充钙和维生素D

年老后肠钙吸收能力下降、1, 25-二羟基维生素D合成减少、肠壁维生素D的靶器官功能下降、继发性甲状旁腺机能亢进等参与了老年性骨丢失。所以在老年期要主动补钙,适度运动,多见阳光,补充1, 25-二羟基维生素D来改善小肠对钙的吸收和减少骨丢失。

(2)预防跌倒和外伤

髋部骨折和前臂骨折多发生于跌倒和外伤后;而椎骨骨折常是非外伤性的,在日常生活中可自然发生(如提物、抱小孩、坐汽车颠簸等),尤其多见于骨量较低的老年人。

应该停用引起体位性低血压和平衡失调的药物;尽可能减少居室内的障碍物(如绳子、玩具和小凳);地板、地砖不宜太滑,地毯不宜过于松厚;保持良好的照明;在卫生间、楼梯处安装扶手等等。

适当运动,增强肌肉力量、训练平衡能力。

(3)定期检测骨密度

50 岁以上的妇女和60 岁以上的男性均应定期进行骨密度的检测,能预测骨折危险度。椎骨骨密度每下降一个标准差,增加椎骨骨折危险度相当于年龄增加17 岁的影响;而股骨颈骨密度下降一个标准差,增加髋部骨折危险度相当于年龄增加13~14 岁的影响。 因此,进行骨密度检测是很有意义的。

(4)消除危险因素

有些危险因素是无法改变的, 如遗传;但可变危险因素的消除是预防骨质疏松症的有效方法。如避免吸烟和酗酒、久坐的生活习惯;保持适度锻炼,能使老年人拥有一定的灵活性,动作协调可减少跌倒的可能或减轻受伤的严重程度。

老年骨质疏松重在预防,早发现、早治疗是其原则。 预防性治疗的目标是预防骨量丢失。当骨量已丢失和还没有被重建时, 康复治疗的目标是修复骨量,使骨密度恢复到假定的骨折发生的阈值以上。为防止骨进一步丢失,可选用抑制吸收的药物。 为恢复骨量需要选用刺激骨形成的药物。

1. 抑制骨吸收的药物

(1)激素替代疗法:雌激素替代治疗应该在绝经后尽早开始,连续用药5~10 年;雌激素拮抗剂由于副作用少,也深受欢迎。

(2)降钙素:能抑制破骨细胞活性,减少破骨细胞的数量,从而有效地抑制骨吸收,改善钙磷代谢,减少骨量丢失和减少骨折发生,同时有较强的中枢性镇痛作用。

(3)双磷酸盐:对骨有特殊的亲和力,可降低破骨细胞活性,提高骨的抗吸收能力,在骨骼内的半衰期很长,停止服用后,其作用仍维持较长时间,男女均可应用。

(4)钙剂:钙是骨骼正常生长和达到峰值骨量的物质基础。因为钙不可避免地从尿和粪中不断地排出, 所以每天钙的需要比其他阳离子要多。研究已证实补钙能减少脊柱和髋部骨折的发生率。

钙摄入的推荐剂量: 中国营养协会推荐钙摄入量0.8~1克,老年人每日1~1.2克, 围绝经期妇女每日1.5克,青少年每日1.2克。 但必须提醒注意, 补钙不是越多越好。每日钙摄入量一日超过2000 毫克,对有肾结石者是危险的。钙质选择遵循以下原则:元素钙含量高;钙源可靠性和安全性高,有充足的临床研究证据;服用方便,性价比高。

2. 刺激骨形成的药物:

(1)氟化物:能激活成骨细胞增加松质骨量,同时应服大剂量的钙剂。钙可防止继发性甲状旁腺机能亢进, 并使皮质骨的不良反应减至最小程度。

(2)合成类固醇药:能刺激骨形成和增加肌肉组织,但有一定副作用。

(3)甲状旁腺激素:合成的人甲状旁腺素低剂量(400~500单位/日)可促进成骨细胞的作用,刺激骨形成,应与抗吸收的药物联合应用。

3. 其他

活性维生素D3:如 1,25(OH)2 D3 (骨化三醇)有促进肠钙吸收作用,可间接地起到减少骨吸收和骨丢失的作用。

在骨质疏松已出现时, 不仅需要用抑制骨吸收的药物, 防止骨量继续降低, 同时需要刺激骨形成的药物以增加骨量,可以采用联合用药。

防治骨质疏松的11个要点:

1. 骨质疏松症是可防可治的慢性病;

2. 人的各个年龄阶段都应当注重骨质疏松的预防 婴幼儿和年轻人的生活方式都与成年后骨质疏松的发生有密切相关;

3. 富含钙、低盐和适量蛋白质的均衡饮食对预防骨质疏松有益;

4. 无论男性或女性吸烟都会增加骨折的风险;

5. 不过量饮酒:每日饮酒量应当控制在啤酒570ml,白酒60ml,葡萄酒240ml或开胃酒120ml之内;

6. 步行或跑步等能够起到提高骨强度的作用;

7. 平均每天至少20min,日照充足的光照会对维生素D的生成及钙质吸收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

8. 负重运动可以让身体获得及保持最大的骨强度;

9. 预防跌倒,避免骨折;

10. 高危人群应当尽早到正规医院进行骨密度检测;早诊断、早治疗;

11. 相对不治疗而言 骨质疏松症任何阶段开始治疗都不晚,但早诊断和早治疗会大大受益。

(以上图文均节选自网络)

分享

地址:北京海淀区花园北路49号  邮编:100191
联系电话:010-82266699  E-mail:bysy@bjmu.edu.cn

Copyright © 2022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京ICP备05082115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