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史:男性,69岁,主因“发现胰腺囊肿15个月,间断上腹痛11个月入院”。患者15个月余前体检发现胰腺囊肿,当地医院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术后病理提示浆液性囊腺瘤。11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上腹痛,性质为持续性刺痛,无放射,可忍受,影像入睡,无出汗。屈曲位缓解。无胸痛。无皮肤、巩膜黄染。于外院查脂肪酶、淀粉酶升高,腹部超声提示“水肿型胰腺炎”,予禁食、补液、抑酸、抑制胰酶、抗感染治疗后腹痛缓解后出院。出院后1个月内间断发作2次上腹痛,性质同前,住院同上治疗均可好转出院。8月前于南京当地医院住院先后行2次ERCP治疗,均以“未见胰肠吻合口”而失败告终。此后长期于当地医院注射奥曲肽及口服得每通治疗。自觉腹痛症状有所控制,但症状常于停用奥曲肽注射时发作。自发病以来,体重下降约20公斤。
既往史:26年前因胆囊息肉行胆囊切除术。19年前行阑尾切除术。1月前外院诊断糖尿病。头孢及青霉素过敏。
查体:体温36.9℃,心率84次/分,呼吸17次/分,血压117/73mmHg。心肺查体未见异常,腹软,无压痛、反跳痛、肌紧张,肝脾未及,肾区无叩击痛,无移动性浊音,肠鸣音4次/分,双下肢不肿。
辅助检查:血常规、肝肾功、凝血未见明显异常;
MRCP(外院):胰腺实质萎缩,胰管全程扩张,腔内未见明显异常信号。腹膜后未见淋巴结肿大。胆囊、胆总管未见显影。结论:慢性胰腺炎改变。
诊疗经过:1.首先完善普通内镜探查,尝试寻找并标记胰肠吻合口。
胃镜检查:食管S-CJ45cm,粘膜光滑,齿状线规整,胃底花斑,黏液池清,胃体花斑,扩张及蠕动好,角切迹、胃窦出血点,幽门正常,十二指肠球部轻度变形,继续进镜,镜身用尽,退镜过程反复寻找未见吻合口。诊断:十二指肠球轻度变形,慢性浅表性胃炎。
2.同时完善CT及核磁等影像学检查。
MRCP(本院):胆囊、胰头、十二指肠部分切除术后,胆肠吻合口未见明显异常,胰肠吻合口局部未见明显肿物,残存胰腺实质体积减小,胰管扩张,周围脂肪间隙模糊。诊断: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改变,残存胰腺萎缩,胰管扩张,符合慢性胰腺炎。
腹部增强CT:Whipple术后,胆肠吻合,残胃空肠吻合术后,未见明显软组织肿物,残存胰腺实质萎缩,胰管全程扩张。诊断:Whipple术后改变,胰腺改变,慢性胰腺炎。
3.充分评估操作难度,向患者交代病情、操作风险及并发症,并做好ERCP不成功的后续准备。
无痛ERCP:应用奥林帕斯单气囊小肠镜进镜,过幽门后反复寻找,见十二指肠内两个肠腔,分别尝试前壁侧及后壁侧肠腔,反复尝试均无法满意进境,吸气后退镜。
换用扇扫超声,胰腺体尾部胰管宽约0.6cm,选取胃体底交接小弯侧为穿刺点,避开血管,19G穿刺针成功进入胰管,应用双头导丝进入胰管,但无法满意进入体尾部胰管盘曲。后换用小丑导丝成功进入体尾部胰管。应用针刀打通及扩张穿刺路径,之后应用7Fr扩张探条进一步扩张穿刺路径,沿导丝置入7Fr×6cm胆道支架于胰管内(一侧位于胃底腔内),观察位置良好,吸气后退镜。
诊断结论:Whipple术后胰肠吻合口狭窄
超声内镜引导下胰管穿刺引流术(EUS-PD)
4.术后观察治疗:患者术后返回病房,持续胃肠减压,泵入善宁抑制胰酶分泌。患者无发热。术后逐渐恢复饮食,期间无明显腹痛症状。多次复查血常规、肝肾功、淀粉酶、脂肪酶、降钙素原等,均无明显异常。病情稳定出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