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胃肠病与胃肠道动力相关疾病组以段丽萍教授为学科带头人,拥有夏志伟、王琨、徐志洁、刘作静等学术骨干。段丽萍教授目前担任中国女医师协会消化病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生理学会人体微生态专委会候任主任委员、北京医学会肠道微生态与幽门螺杆菌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神经胃肠病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等。夏志伟主任担任国家医学考试中心医师资格综合笔试命题专家组消化组组长、北京市中西医结合学会委员及环境与健康学组副主任委员、北京市药物不良反应监测中心委员、中国医院管理学会病案管理学组常委,电子病历学组副主委等;王琨副主任医师担任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胃肠动力学组委员、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消化疑难重症疾病诊治与临床思维协作组委员、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分会外科学组委员、中华医学会心身医学分会进食障碍协作组委员、中国女医师协会消化病学专委会委员兼副秘书长、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心身医学专业委员会第五届委员会委员、中国生理学会微生态专业委员会委员等。作为主要专家参与了由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及其胃肠动力学组、功能性胃肠病协作组、食管疾病协作组与中国健康促进基金会共同开展的胃肠动力诊疗质控评估建设专科协会公益项目(GIMQCC),参与制定我国胃肠动力诊疗质控评估建设专科协作工作事项,落实质控建设标准。参与制定“消化道动力检测中心建设规范”、“ 中国贲门失弛缓症诊疗规范”、“中国胃食管反流病诊疗规范”、 “中国功能性消化不良专家共识意见”等。
国内开创性临床技术:
1989年在国内率先开展超声波胃及胆囊排空检测,1998年建立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消化科胃肠道动力功能检查室,开展系列胃肠道功能检查技术,包括胃食管24小时pH监测及消化道动力检查,包括食管压力测定,肛门直肠压力测定,Oddi’s括约肌压力测定等,特别是后者近年来用于Oddi’s括约肌切开取石,括约肌重建术的评价,属国内首创。2010年成为中华医学会的“胃肠动力研究中心暨培训基地”。
近3年开展的临床诊断治疗特色项目:(1)小肠细菌多度生长及炎症相关检查:氢-甲烷-NO呼气试验;(2)食管胃连接处(EGJ)功能评价,以指导临床治疗;(3)胃食管反流病(GERD)射频消融治疗术;(4)建立疑难消化道动力障碍疾病多学科诊疗(MDT)团队,一年来已为20余名疑难消化动力疾病患者提供有效诊疗方案。
目前,36通道高分辨/3D高分辨食管压力测定技术,24小时食管阻抗-pH监测,膈肌压力测定,3D高分辨肛门直肠压力测定技术,Oddi括约肌压力测定,内脏敏感性检查,生物反馈治疗,小肠细菌过度生长(氢-甲烷-NO呼气试验),胃肠道动力障碍性疾病患者心理评估,胃肠道动力相关疾病多学科诊疗,胃肠道动力相关疾病的内镜治疗等已成为常规诊疗技术在临床应用。
具有代表性的国内开创性的科研工作及取得的成绩:
重点研究领域为神经胃肠病学与胃肠道动力相关性疾病以及肠道微生态,在胃食管反流病、功能性消化不良、肠易激综合征,特别是精神障碍共病的遗传多态性、肠道微生态、病理生理变化及治疗方法等方面开展了系列研究。近年来对IBS 的肠道微生态与肠-脑轴的相互作用机制开展了大量工作,并取得了系列研究成果。先后获得国家科技部“863”、“十二五支撑项目”、“重点研发项目”等以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教育部、北京市等科研基金支持,相关研究多次在中华医学会消化分会年会、中国生理学会消化与营养委员会年会、美国消化疾病周(DDW)、欧盟消化疾病周(UEGW)、亚太消化疾病周(APDW)等国内外重要学术会议进行交流,文章发表于Clin Gastroent & Hepatol、Genomics Proteomics Bioinformatics、Journal of Advanced Research、Pharmacological Research、Clinical & Translational Gastroenterology 等消化、微生态、营养及药学领域有影响力的期刊。并在 Mol. Nutr. Food Res 发表封面文章。多次获全国学术会议优秀论文奖、国际学术会议Young Investigator Award、Distinguished Poster、“Travel Grant”等奖励。段丽萍教授先后获得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人民好医生”学术成就科技创新典范奖及中国女医师协会五洲女子科技奖。
1、胃食管反流病(GERD)的相关研究:
在食管癌高发区人群、综合医院就诊患者等不同人群中进行胃食管反流病流行病学研究。首次报道了我国食管癌高发区胃食管反流病发病情况及高危因素。临床和发病机制研究,包括食管动力紊乱、Hp感染与反流性食管炎、内脏高敏感性在GERD 发病中的作用,GERD 食管外表现的诊断和治疗等。在GERD和非心源性胸痛(NCCP)患者中应用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MRI)同时进行内脏及心理刺激对大脑感知功能影响的评估,证明精神心理因素可通过中枢机制引起与内脏刺激相似的感知。客观验证了精神障碍患者具有较高的中枢敏感性。
2、神经胃肠病学与胃肠道动力相关疾病的研究
精神心理因素的参与是功能性胃肠病患者久治不愈的重要因素。应用复合性国际诊断交谈表(CIDI)分析综合医院中精神障碍消化道慢病共病的现状,采用fMRI技术研究动力障碍相关疾病患者的中枢反应通路,并在国内首先建立了大鼠肠道一过性感染以及感染后应激肠易激综合征模型,从临床到基础,系统研究了精神心理障碍在功能性胃肠病中的作用。研究发现,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精神障碍共病发生率高,CIDI-3.0精神障碍终生患病率37.8%,约两倍于社区人群,心境障碍与焦虑障碍是最为多见的精神障碍共病类型(各占19.5%);fMRI研究进一步明确了心理应激及焦虑情绪在食管高敏感患者中造成感知放大的脑区。结果为后续对功能性胃肠病患者采取针对性治疗及相应的新药开发提供了重要依据。
在基础研究方面,通过摸索幼年大鼠内脏刺激模式,构建了异常行为模型成年大鼠模型,相关产品获批实用新型专利1项。
3、肠道微生态与胃肠道疾病的研究
肠道菌群在人体健康中发挥重要作用,成为近年来科学家日益重视的研究领域,被认为是许多疑难慢性疾病的一道“曙光”。段丽萍教授带领团队从2011年起即开始致力于肠道菌群与脑-肠轴交互作用的研究,力图从菌群角度寻找治疗功能性胃肠病及动力相关疾病的新线索。
(1)构建了肠易激综合征、抑郁及共病肠道菌群数据库及代谢组数据库;通过菌群代谢组学研究,发现抑郁患者、存在肠道症状患者代谢组学的异常。进一步通过菌群16s RNA测序及宏基因组测序,挖掘出具有“下一代益生菌”属性的阿克曼氏菌、罗斯氏菌等肠道重要共生菌,对其在肠易激综合征(IBS)、抑郁中的作用及机制进行了深入研究。
(2)关注肠道菌群与脑-肠轴交互作用的研究,团队在肠道非吸收性抗菌素小檗碱治疗IBS中对菌群-肠-脑轴的作用机制方面也进行了研究,并通过临床研究对比了利福昔明、小檗碱对IBS、小肠细菌过度生长(SIBO)患者的疗效及对菌群-肠-脑轴的影响。
(3)小肠细菌过度生长(SIBO)患者常表现为腹胀、腹痛、腹泻等,与肠易激综合征(IBS)表现类似,但缺乏有效的诊断手段。通过应用乳果糖氢甲烷呼气试验的方法对类IBS样症状的患者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分析,发现二者肠道菌群存在明显差异,且合并SIBO患者对利福昔明的反应更好,提出诊断IBS前应筛查SIBO,有利于指导患者的精准治疗。通过饮食调查研究发现,IBS-D合并SIBO会影响患者的营养状况,高脂饮食可能是IBS-D合并SIBO的高危因素之一,合理的膳食结构可以减少IBS-D,特别是合并SIBO的发生。目前正在开展首个以利福昔明为对照,对SIBO患者应用黄连素干预的临床研究,有利于指导临床,使患者受益。
4、无菌动物实验平台建设
2016年段丽萍教授团队与北京大学医学部实验动物部联合,建立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与核心技术的无菌大鼠种群及无菌动物研究平台,至今已繁育300余只无菌大鼠并应用于相关的研究。成为国内具有无菌动物实验平台建设的先行者之一。“无菌大鼠实验技术的开发与应用”获得北京大学实验技术成果二等奖。
段丽萍教授带领研究生参加DDW2023
胃肠动力培训班动力组成员与学员合影
段丽萍教授在胃肠动力“手把手”培训班授课
夏志伟主任医师在胃肠动力“手把手”培训班授课
徐志洁副主任医师在胃肠动力“手把手”培训班授课
段丽萍教授团队近两年在SCI杂志发表封面文章 主编、主译著作
Copyright © 2022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京ICP备05082115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