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常识

当前位置: 首页 > 医学常识 > 正文

经常反酸、烧心,大夫说很可能是胃食管反流病!那我平时该注意些啥?

发布时间:2020-06-06    点击数:

反酸、烧心?那很有可能是得了胃食管反流病。有时,还可能会出现吞咽困难、打嗝、胸痛、胸骨后不舒服、胸闷等症状呢。 为什么会反酸、烧心呢?

因为胃食管的结构和功能出了问题。正常的人,食管通过蠕动把食物送进胃里后,胃和食管交界处的下食管括约肌就会收缩,把食物及胃酸都关在了胃里。然后,食物在胃里经过消化,再通过胃的出口——幽门排进肠道,这个过程叫做胃排空。

但是,如果胃食管交界处的下食管括约肌松弛,或者食管蠕动有问题,胃里的东西容易反流到食管里,就会出现反酸;有的时候,胃排空不太好,胃里的东西不能通过幽门排到肠道里,排不出去的东西也会反流进入食管,导致反酸、烧心。

虽然吃药可以暂时缓解反酸、烧心的症状,但并不是用药就可以一劳永逸,不可能用一段时间的药就能把胃食管反流病完全治好,永远不复发。只要胃食管的功能没有恢复正常,诱发胃食管反流病的因素还存在,反酸、烧心就会一直出现。

吃饭

反酸、烧心的出现跟饮食有很大关系。比如说高脂肪饮食,吃过于油腻的食物时,这种油腻的食物就会抑制下食管括约肌的功能,让下食管括约肌更容易松驰,所以就容易发生反酸。

另外,吃多了或吃饭特别快,短时间内吃得太多,食物的体积比较大,胃内压力比较高,下食管括约肌也容易松驰,就会出现反酸。喝大量水的时候,液体流动性比较强,更容易通过胃食管交界处反流到食管里面来。

肥胖

因为超重和肥胖的患者,腹腔内的脂肪比较多,腹腔的压力就会很大,影响到下食管括约肌的功能。所以肥胖的人,更容易有胃食管反流。肥胖还会使膈肌的功能受到影响,加重反流。

抽烟、喝酒

烟里面的烟碱尼古丁等成份,不仅仅会抑制下食管括约肌的收缩能力,还会影响胃和幽门的功能。而高度的酒会影响胃食管的功能、胃酸的分泌,以及食管黏膜的抵抗力。所以烟酒都会加重反酸、烧心。

虽然啤酒的度数不高,但喝到胃内是产气的,而且通常喝啤酒的时候,喝的量会比较多,会导致胃被扩张,以及下食管括约肌松驰,胃里的东西就会反流到食管里,从而出现反酸。同理,会产气的碳酸饮料也是不能喝的。

运动

喜欢做运动是好习惯,但是,如果是在餐后做仰卧起坐,会使腹腔的压力增高,压迫到胃,胃内压力也会增高就会发生胃食管反流。所以饱餐后不要做剧烈运动,尤其是让腹腔内压力升高的运动。女性穿紧身衣或塑身衣,也会增加腹腔内的压力,影响到下食管括约肌,导致胃食管反流。

有人可能会问:改善了生活习惯就一定能治好反酸、烧心吗?

我的回答是很难。通过生活和饮食的调整,大概只有不到20%的患者可以完全摆脱药物。大部分患者都属于容易复发的人,这其中约60%左右的患者,可以通过间断用药来控制病情,减少反酸、烧心的发生。有20-30%的患者不能停药,必须长期吃药来控制症状。

那么,手术呢?是不是通过手术,可以彻底治好反酸、烧心?

有一些胃食管反流病的患者是可以手术治疗的,比如食管裂孔疝导致的胃食管反流患者;下食管括约肌功能很差的患者;经过药物治疗得以缓解,但是一停药就反复复发的患者;虽然吃药有效但不愿意长期用药的患者;以及一些吃药物之后,身体却受不了的患者。这些患者经过医生严格的评估,预测手术后会有良好的治疗效果时,可以考虑手术。

现在手术最常用的方式是腹腔镜下的胃底折叠术,通过腹腔镜下的手术,把下食管括约肌附近的结构加以调整,减少发生反流的可能。还有一些更新的治疗手段,比如胃镜下的治疗,通过胃镜下一些特殊的设备改变胃底结构,也可以使症状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

所以,一旦您感觉反酸烧心,首先要回顾一下自己的不适是不是存在一些生活上的不当之处,不妨改变一下生活习惯:

●进餐后不宜立即卧床,睡前3小时也不适宜进食。同时可以适当抬高床头15~20cm以减少卧位及夜间反流。

●积极减肥,加强锻炼,减少高脂肪食物、巧克力、咖啡、浓茶等的摄入。进食的体积不要过大,感觉七八成饱就好。

●避免使用影响胃和食管功能的药物:如硝酸甘油、钙通道阻滞剂、抗胆碱能药物等。

●戒烟及禁酒。

如果您已经做到这些,但仍然感到症状影响生活,那么,您就该去看医生了!

医生还会询问其他相关症状,特别是要排除某些严重的器质性疾病!如果是40岁以上的人近期内出现症状,或者有吞咽困难,呕吐,便血,贫血,消瘦,发热,近期症状特点改变等现象,医生会建议胃镜或其他相关检查以确保安全!有些反酸烧心症状是继发于某些器质性疾病基础上的,比如肿瘤,消化性溃疡!部分胃食管反流病患者食管黏膜出现了炎症损伤,治疗周期会比较长,少数患者还可能需要定期胃镜复查!

消化科 夏志伟

分享

地址:北京海淀区花园北路49号    邮编:100191

联系电话:010-82266699     E-mail:bysy@bjmu.edu.cn

Copyright © 2022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京ICP备05082115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