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教育

当前位置: 首页 > 健康教育 > 正文

肌少症的前世今生

发布时间:2022-11-27    点击数:

肌少症是一种进行性、全身性的骨骼肌疾病,表现为肌肉质量和功能的加速丢失,它与很多不良临床结局相关,包括跌倒、功能丧失、衰弱、死亡。它一般发生在老年人群,是遗传、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在某些特定条件下,也会在青中年人群发生。肌少症的诊断、治疗,已成为老年内科常规诊疗的一部分。“千金难买老来瘦”的观点也许要谨慎解读。

肌少症源于希腊语,在20世纪80年代被提出,当时认为这是一种年龄相关的瘦体重的下降,影响死亡率、营养状态和独立生活的能力。肌少症定义的发展过程中有两个里程碑,第一个里程碑是2010年,多个指南在肌少症的定义中引入了肌肉功能的概念,因为在临床实践中发现相对于肌肉质量而言,肌肉功能与临床结局更有相关性。第二个里程碑是2016年,肌少症作为一个独立的疾病拥有了ICD-10编码(国际疾病分类-10编码)。

对于患者和我们医务人员而言,评价肌少症,我们能做些什么呢?

首先是肌少症的病例筛查。当出现肌肉减少的症状或体征,包括跌倒、虚弱、行走缓慢、难以从椅子上站起来或体重减轻、消瘦时,需要警惕肌少症。SARC-F调查表是一种由患者自行评估的报告表,筛查肌肉减少症的风险,基于患者自己评估的力量、步行能力、从椅子上站起来、爬楼梯和跌倒经历的认识进行评分,识别肌少症的高风险人群。

然后,对于评定属于肌少症高危人群,需要进行肌少症的评估。肌肉力量的评估简单、可广泛应用,握力的测量更是简单易行,低握力是患者预后不良的有力预测指标,且握力与其他身体部位的力量具有相关性,因此它可作为替代手臂和腿部力量的可靠指标。由于其易用性,可在医院、社区医疗中常规测量。肌力下降考虑可疑肌少症,这时候,医生就可以通过饮食指导、运动等对患者进行干预了。通过双光能X射线检查、CT或者核磁等影像学、生物电阻抗分析等专业检查就可以明确肌少症诊断。

最后,对确诊肌少症的患者,进行身体机能测试。可以通过步行速度、起立行走试验等评估,评估肌少症的严重程度。对于肌少症、尤其是严重肌少症的患者,需要积极进行饮食、运动的指导。

“千金难买老有肉,存钱也要存肌肉”。相信随着肌少症的概念逐渐深入人心,科学营养、科学运动终会改变老年人的生活品质。

分享

地址:北京海淀区花园北路49号  邮编:100191
联系电话:010-82266699  E-mail:bysy@bjmu.edu.cn

Copyright © 2022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京ICP备05082115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