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8年8月4日,“北医三院”(时称北京医学院第三医院)召开建院大会,12月28日门诊正式对外开放。1959年2月20日内科病房正式开放,当时为大内科病房,共设病床26张。病房为综合内科,未设立各个亚科。大内科的建科元老郑芝田教授为当时的大内科主任,王世俊教授为副主任,而许祖钵教授、师树古教授为当时的住院医师。当时的大内科分为4个病房,9、10、11、12病房其中9病房侧重收消化的病人,而10病房主要为呼吸系统病人,11、12病房则主要为心血管系统的病人,而我们科的建科元老师树古教授则在11、12病房做了长达15年左右的主治医生,管理两个病房。
1987年,北医三院规模在不断的发展壮大,力争成为最早一批卫生部承认的“三级甲等医院”,而按规定三甲医院必须建立老年内科。于是,87年12月22日,大内科正式分设5个亚科:心内科、呼吸科、血液科、内分泌科和老年病科。而大内科指派由师树古主任牵头,老年内科正式成立,当时的科址设在现在的美容门诊轻体楼内,有两层病房,共有病床17张,行政关系隶属内科教研室。师树古教授任正科主任,当时护士长为郑蕴华,护士定编8人。1990年亚运会开幕前搬入三病区,老年医学科(对外名称)分高干内科(床位40张)和高干外科(床位19张)。师树古教授任高干科主任,原外科何献奇医生任副主任,丛玉芳和谭秀娟副主任医师分管病房和102门诊,大内科的住院医生参加老年内科的转科。
1991年下半年老年内科正式成为独立科室,行政关系完全独立,业务关系至今仍与内科相关,住院医师参加大内科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养,我科也接受和培养轮转的住院医师、研究生和进修生。102门诊由高干内科的医生负责,病房的夜班及节假日值班医生除我科医生外由内科轮转至我科住院医生完成。1992年我科开始接收应届毕业生, 1993年,师树古教授退休,心内科郭静萱教授兼任老年内科主任,丛玉芳主任医师任副主任,当时具有副主任医师1名,主治医师1名,住院医师1名。近年来,医生队伍逐年壮大,学科发展逐渐进步,尤其是心血管方面,1999年,丛玉芳主任医师担任老年内科主任,谭秀娟主任医师担任副主任,我科陆续接收研究生、本科生数名,现在有正主任医师4名,副主任医师1名,主治医师7名,住院医师2名。2003年至今,丛玉芳主任退休,心内科张福春主任医师兼任老年内科主任,朱昀主任医师任副主任。
87年建科后的老年内科的医疗对象主要面向海淀区大专院校如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高等院校的相当局级的教授以及中科院、国家安全部、中央党校等单位的司局级以上领导,还有在京的各国留学生。随着社会人口的老龄化,服务对象由原来的800人左右逐年增加到现在的1万余人,2007年又承担了西城区军休所老干部看病的任务,截至2008年2月份我科承担的102病人总数已达1.2万人左右。全北京市享有102待遇的高干中有1/5在我院有医疗合同,这足以说明我们医疗任务的重要以及繁重程度。高龄老人一人多病,病情变化快而且复杂,易发生多器官功能衰竭,需危重抢救的病人很多,因此要求我们必须牢固掌握各专业知识,而且这是一个特殊人群,既要有精益求精的高超医疗技术,又要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以及高尚的医德和严谨的工作态度,耐心细致和忘我的工作作风,才能很好的完成任务。对留学生的工作更多一层语言障碍,必须高标准、严要求、无私奉献,具有较高的思想境界才能成为真正合格的老年科医生。
102门诊量很大,每月内科102门诊量3000人次左右,我科除了1~2名主治医师固定在102门诊外,为了保证医疗质量,缩短病人候诊时间,每天都派出主治医师以上医生出专家和专科门诊,进一步方便了病人就医。
高干床位少满足不了众多病人的要求,为了保证重症病人及时住院,所有病人住院单由医生集中管理,一方面按轻重缓急收病人,一方面保证不空床。最大程度使床位使用合理化。并且按照院方的要求,全科医护人员同心努力工作,加快了床位周转率,缩短了住院日, 床位使用率逐年增加,收治病人数量增加。目前,使用率达到 ,周转率达到 。老年科的病人,年龄均偏高,一体多病,既有躯体疾病又有心理障碍。因此,我们在治疗疾病的同时,需要耐心细致、不厌其烦的做好解释、动员、讲解、宣传、咨询等诸多工作。除做好病人工作外,家属及陪住工作也需监管。我们进行过多次宣教咨询工作,如冠心病、老年高血压、骨质疏松、脂代谢异常等专题讲座很受欢迎。每年都坚持承担高干的查体任务,院外会诊,会议服务以及现在的社区门诊服务等。收治病人中冠心病、心衰、高血压、糖尿病、慢性肺病占多数,我科的医生素质也逐年升高,科内有博士学位医生 人,硕士学位 人,本科毕业 人。
我们担任部分北医医疗系、预防医学、长年制医疗、护理系、大专班的教学任务。向他们传授医学知识及临床体会、经验,在教书育人工作中做出一定贡献,同时也进一步提高了自己的专业素养。另外,我们还承担带研究生和进修生的教学任务,院外也承担部分讲课任务,讲课效果较好,受到好评。
我们在没有实验室的情况下,与其他单位、科室联合,承担过不少科研任务及药物临床观察,辅导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完成科研任务,如老年血脂代谢的研究、老年智商测定等,已培养在职研究生8名。并新引进设备,帮助年轻医生更好的完成科研任务。近些年先后发表论文 篇。
我科是一个年轻的科室,在人口老龄化的当今世界,老年病的研究工作量很大,有很多空白值得探讨,我们任重而道远。
师树古(1930.5~),男,汉族,河北省故城县人,出生于山东省济南市。1955年7月毕业于河北医学院医疗系。1958年到北医三院内科工作,历任住院医师、主治医师、副主任医师、副教授,1985年晋升为主任医师,1990年晋升为教授。1985年至1986年在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医学院布法罗总医院心血管科进修。1987年任老年病科主任,现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老年内科从事老年医学心血管病的研究工作。为本科生、研究生主讲的课程为心血管疾病。主攻研究方向为冠心病、心肌病、心脏功能方面。1986年被聘为硕士研究生导师,已培养硕士4名。参加编写了《医学老年学》心血管病章节,已发表论文“计算机研究心脏排血量”等数篇。1993年被评为北京大学优秀教师。1992年开始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待遇。
郭静萱(1937.10~),女,汉族,吉林省吉林市人,内科心血管病专家。1961年毕业于北京医学院医疗系。毕业后分配在北京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内科任住院医师、主治医师、副教授等职,历任北京医科大学第三医院内科副主任兼心血管内科副主任,老年医学科主任,教授、主任医师。1963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1年11月赴美国进修心血管疾病的治疗及冠心病导管术一年。专业特长为冠心病、高血压、介入性心脏病与心脏导管术等。曾担任医疗系、卫生系、精神卫生系、基础医学系及药学系的临床及实习课以及进修医师的专项讲座课。参与编写的专著有《介入性心脏病学》、《心脏病学》、《免疫学》、《血管医学》及《心导管》等著作中的部分章节。先后荣获北京市及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