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麻醉科为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重点发展科室,在蒋建渝、李钊等老一代专家的领导以及张利萍、王军等新一代学科带头人不懈努力下,经过几十年的奋斗,日益成长,不断成熟,成绩蜚然。我科在医、教、研等许多方面都已达到国内先进水平,部分领域趋于国际先进水平。
三院开院已近四十周年。四十年来,随着祖国医学科学事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随着麻醉学专业的不断扩展和更新,我院麻醉科也有了长足的进步和发展。回忆所走过的道路,感到异常艰难,全科同仁为此付出了极大的辛劳。
1958年三院开院时,麻醉专业组隶属于外科教研组,由尹大光、王守怒、毕毓蓉、张承英四位医师和医士于敏组成,尹大光任组长。1959年9月李钊医师又北京医学院毕业分配至麻醉科工作,后成为麻醉科发展壮大的骨干和中坚。当时麻醉专业组负责三院一部和二部两地共七个手术台的手术麻醉工作。60年代处期,毕毓蓉、张承英、王守怒相继调离。专业组在人少、任务重、工作地点分散的情况下,不论白天黑夜,坚持作好临床工作。有时还需骑车来回奔波于一部、二部两地来完成平诊和急诊麻醉任务。
1965年10月为了扩展针刺麻醉的临床研究,成立了针麻研究组,相继有单宏宽、王友良负责小组工作,组内成员还有王宽、尹淑焕、马丽华、胡淑兰、王素琳等人。1966年1月首次将针刺麻醉应用与扁桃体摘除术并取得成功。此后应用范围不断扩展,鼻息肉摘除术,鼻中隔矫正术、胃大部切除术、胆囊切除术、绝育术、剖宫产术和子宫全摘术等都在针刺麻醉下获得成功。1970年开始将针刺麻醉应用于颈椎前路手术,取得满意效果。通过卫生部科研成功鉴定并获得1983年卫生部乙级科研成果奖。1971年4月29日原柬埔寨国家元首西哈努克亲王和夫人来我院参观针麻手术,同行的还有两位法国医生。演示的针麻手术是甲状腺切除术、阑尾切除术、卵巢囊肿切除术、肺叶切除术等,都取得了成功。次日,人民日报以头版头条做了报道,这是我国将针刺麻醉应用于临床这一研究成果首次向国内外公布。此后,我院针麻组相继接待了30余个国家4千余外宾参加针麻手术80余批次,在国内外产生了不小的影响。针麻组开展了大量的临床研究工作,先后发表论文20余篇。1984年针麻组成员马丽华、王宽、王素琳、胡淑兰并入麻醉科工作。
文革后期,麻醉科人员变动较大,1969年尹大光、于敏、凌路君等下放甘肃省支援西北基层医疗工作。1969年9月、1970年9月蒋建渝和赵秀珍先后由外科调入麻醉科工作。此后又有毛秀月、漆燕西、郭田枝和王秀瑛、朱广增调入麻醉科工作。随着医疗工作的不断开展和需要,麻醉科在技术、人员、设备等各方面也不断得到加强和提高。70年代中期,先后派出李钊赴北医大一院麻醉科、蒋建渝赴北京胸部疾病研究所麻醉科学习麻醉技术;科内开始购入国产新药氯胺酮、芬太尼、氟哌啶及舒乐安定的临床试用和研究工作。80年代初期开始,恢复高考后的医科大学本科毕业生陆续分配到科室工作。科室工作人员基本素质和基础知识不断得到提高;先后派出蒋建渝、赵秀珍、郭田忮医师赴阜外医院、上海华山医院等地学习心血管外科、颅脑外科的专科麻醉技术。派出蒋建渝医师、李钊医师先后赴美国作为访问学者进修学习临床麻醉和研究工作。科内开始购入进口全能麻醉机和监测仪。逐步开展围术期心电示波、无创血压、脉搏波血氧饱和度连续监测;开始用国产或进口导管及穿刺针开展锁骨下静脉或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技术;开始应用安氟醚、潘可罗宁等新型麻醉剂和肌松剂;开始应用在手术期间用自动呼吸机管理患者的呼吸,使科内麻醉技术和用药、围术期检测手段等逐步开始追赶和接近国内外先进水平。1987年麻醉科正式成为临床二级学科,李钊医师首任麻醉科主任,蒋建渝医师任副主任。科内逐步形成了住院医师培训学习,总住院医师制,临床病例讨论,麻醉常规和危重病人抢救处理等一系列制度。开始逐步系统地更新麻醉设备和监测仪器,新增加了有创动脉压监测,呼气末二氧化碳监测,麻醉气体浓度监测等监测技术;开始应用放置SWAN-GANZ球囊漂浮导管监测肺动脉压和心输出量;开始应用异氟醚、咪唑安定、芬太尼、阿芬太尼、笑气、七氟醚等新的麻醉剂或麻醉方法。麻醉和监测技能不断提高。三院建院时,仅能配合完成普外、骨科、妇产、泌尿等外科一般手术的麻醉,现在能配合手术科室实行胰十二指肠切除、肝叶切除、人工椎体或全髋置换、髋关节短离、半骨盆切除、游离肌皮瓣转移、狭颅症、颅内肿瘤等复杂高难度手术的麻醉和术中监测管理,完成心内直视手术和冠脉搭桥手术的麻醉,监测和体外循环转流技术。并且在临床开展应用控制性降压、自体急性等容量血液稀释、肌肉松弛剂作用程度监测清尘教授调入三院工作,在SICU的建立和开展工作,参与全院各手术科室危重病人的抢救方面都起到了重要作用。随着麻醉科人员的素质、麻醉方法及监测手段的不断进步,临床麻醉的数量和质量也都有了长足的进步。1986年月麻醉的数量为230例次左右,其中硬膜外麻醉占70%、全麻占10%,至1998年月麻醉量已达450-500例次,全身麻醉所占比例已达30%-35%,中、大型手术及复杂疑难并发疾病患者手术床位的临床麻醉工作,科内有教授2名,副主任医师1名,主治医师及相应职称人员5名,其它工作人员7名,人员编制仍严重缺乏,远远不能满足临床需要,仍需不断补充及加强。
麻醉科的科研工作着重于临床研究,60年代曾对腰麻后头痛的成因及治疗进行观察,文革期间,对国产新药氯胺酮、氟哌啶的临床应用进行过系统观察研究。80年代至90年代初,曾对硬膜外麻醉的作用部位,局麻药PH值对麻醉作用的影响,主冠动脉旁路手术外科麻醉管理,大剂量芬太尼应用于非心脏手术外科危重病人的麻醉,阿芬太尼、枢复宁、异丙酚等新药药理及临床应用作过观察研究和总结工作。90年代初期建立硕士学位授予点后,开始招呼研究生并有可能做一些较为深入的研究工作。如:急性等容量血液稀释临床及实验研究、预防处理心肌保护作用及其机理实验研究、异丙酚与氯胺酮复合应用、全麻联合硬膜外阻滞对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等。在研究生工作的带动下,开始逐步建立麻醉实验研究室,使麻醉棵的学科发展更趋完善。科内出国访问者在国外的合作研究工作,也有论文在美国麻醉学杂志上发表。
教学和干部培养是医科大学医院临床科室的重要任务之一。麻醉科在人员编制严重不足的情况下,顺利完成学校下达的医科大学本科生教育和实习任务,并有多位教员多次荣获医科大学校级和院级优秀教师称号。为基层医疗单位培养人才也取得了不少的成绩,先后为云南西双版纳地区、思茅地区、顺义和昌平等京郊县区举办过系统的麻醉学讲习班,近十年来共培养进修医生百余名。90年代以后,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养和研究生培养教育工作中也作出了大量工作。科内有2名住院医师转攻博士学位,目前,已经培养毕业硕士研究生4名、博士研究生1名、在读硕士研究生1名、博士研究生2名。
救死扶伤,实行革命的人道主义精神是医务工作者的天职。麻醉科曾为地震、水灾、脑膜炎流行、西北医疗队等派出工作人员十余人次,艰苦工作,尽职尽责地完成各种医疗任务。
麻醉学科成为独立的临床二级学科尚不足十年,还很年轻,仍需学科工作人员的不断努力和相关科室及领导的不断关心和支持,才能不断完善,不断进步,以满足临床医疗、教学、科研的需要并使自己步入先进行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