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责任

当前位置: 首页 > 专题报道 > 社会责任 > 援藏支边 > 正文

援藏纪实:藏北那曲义诊行

作者:第五批援藏队员、骨科 吴奉梁 来自:本网 时间:2019-10-14 文章点击率:

题记:离太阳更近的地方,也是离初心更近的地方。

“阿里远,昌都险,那曲苦。”——这是我们一踏上西藏高原就时常听到的一句话。没想到,进藏刚刚满月,自己就与那曲这片雪域高原中最艰苦僻远而充满神秘的地方结下了缘分,开启了一段往返行程2000公里,平均海拔4700米,天天触发感动,时时接受洗礼的特殊旅程。

初心与使命

为充分发挥“组团式”援藏的区域辐射作用,让更多基层藏族同胞能够感受党的援藏政策的红利,感受祖国大家庭的温暖,8月31日至9月3日,在自治区人民医院组织下,由常务副院长陈虎带队,我和刘小璇大夫(其他4位队员在自治区人民医院值班),与来自北大一院、人民医院以及协和医院的援藏同事们共15人,放弃雪顿节假期休息,前往那曲市聂荣县、尼玛县等区医院对口帮扶县级医院调研协助,看望慰问驻村工作队,并在医院驻村点俄永村开展了义诊活动。

这是一段践行白衣天使职责的使命之旅,也是一段唤醒共产党员意识的初心之旅。几天来,基层藏族同胞从我们的精心诊疗、热忱服务、真情关心中,不断感慨,“北京来的大夫好”。

调研与义诊

8月31日,我们首先来到了聂荣县人民医院进行调研交流。进入医院,援藏队友们分别来到对口科室了解发展现状、会商业务难题、提出工作建议。出乎我意料的是,该医院虽然地处藏北高原牧区,但是硬件条件并不弱,门急诊、病房、医技楼、手术室等一应俱全,而且拥有先进的远程医疗平台,能和千里之外的北京协和医院和自治区人民医院进行远程会诊和实时授课。但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这么一所现代化中型医院,去年全年手术量仅有100多例,且主要以阑尾切除及结扎为主,门诊量也不到千例,远远未能“跑”出设计时速……我由衷地感到,当前藏区基层医疗设施“硬件硬,软件软”的现状,根源在于“医疗人力资源分布不均衡”。这更加让我感受到援藏选择的价值,感受到那曲之行的意义,“到基层去,到一线去,到患者最为需要的地方去”应该成为我们共同而坚定的选择。

藏北那曲义诊行

9月2日,我们来到尼玛县俄永村开展义诊。在整齐的一排桌子上,我们按照科室将药物分发摆在桌上。我和神经内科刘小璇大夫坐好,专门在党旗下合了个影。

“北京的大夫来村里了”的消息很快传遍了整个村子。小小的医务室里挤满了寻医问药的藏族同胞。期盼的目光,蹒跚的步态,朴实的笑容,都激发着我们的责任感。

藏北那曲义诊行

基层牧民的健康诉求并不低,但优质医疗资源的配给不足,缺医少药的情况普遍存在,腰腿痛和心脑血管疾病高发,原因是多方面的,地广人稀,居住分散,点多线长,管理难度大,管理成本很高,高寒高海拔地区生存条件恶劣,加上普遍的卫生健康知识缺乏,使很多疾病的诊治延误,一拖再拖,初诊时已经到了难以收拾的被动局面。我接诊的一位18岁姑娘,在青春期时就出现脊柱侧弯畸形,但未得到有效的治疗,目前外观受很大影响,为了能嫁个好人家,才专程赶来寻求帮助。还有一位脊柱侧弯的是30岁的中年妇女,常年的劳作使胸背痛愈发明显,直到严重影响生产生活才开始寻医就诊。

藏北那曲义诊行

正是面对着这样一位一位“迟到”的患者,我认真倾听他们的情况介绍,仔细研判他们的病情特征,结合他们的实际承受能力精心提出治疗意见。这两位患者很有希望通过手术纠正多年的脊柱侧弯,重新恢复健康,我帮助她们联系我们科擅长脊柱侧弯手术的于淼大夫。在义诊现场,我全然忘记了时间,忘记了缺氧,一心希望能够多帮几个,帮实一些。在我心中,这些淳朴可爱的藏族同胞们,就诊可以“迟到”,但健康不能“缺席”,这是我们作为党的医疗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感悟与洗礼

3天那曲之行,在我心里留下了难以磨灭的深刻印象,接受了一次全方位的国情、区情教育,更加深刻地体会到党中央和习近平总书记治藏方略的高瞻远瞩和卓越成效。

藏北那曲义诊行

那曲之行是一堂生动的爱国教育。从拉萨前往那曲,需要穿越念青唐古拉山脉,随着海拔的升高,周边的地形地貌渐渐变化,一幅壮美的大地山河画卷展现在我们眼前。广袤的草原,牦牛,藏羊悠闲地吃着草,远处的念青唐古拉峰巍峨高耸,皑皑白雪覆盖的峰顶像历经风霜雨雪的老人,静静地注视着我们,从容淡定。这一切让我深深感受到,这片面积相当于8个山东省(我的老家)大小的神奇土地,对我同样具有家乡的味道。我注视着绵延的山脉,眺望着高远的天空,特别是看到高原蓝天下飘扬着的一面面鲜艳五星红旗,油然而生对祖国大好山河的热爱。

藏北那曲义诊行

那曲之行是一次鲜活的社会实践。近年来,西藏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坚持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始终保持着“世界第三极”的洁净醇美,“高原蓝”成为我们心心念念的美景。去那曲义诊,行走在羌塘高原上,素有高原精灵之称的藏羚羊,成群的在路边觅食,可以看到出生没多久的小羊欢快地奔跑,不怎么怕人。作为隔离的围栏,修葺一新,为野生动物的栖息多了层保障。

藏北那曲义诊行

那曲之行是一场特殊的精神洗礼。援藏辛苦,驻扎那曲的援藏同志们更不容易。我们在自治区人民医院派驻尼玛县俄永村的驻村点上看到,驻村同志就栖身于3间小屋,周围就是广袤的草原和静静的湖水,烧的是牛粪,医药室由于漏雨正在清理待修。村里共有74户牧民,最近的也有8公里远,巡视完全村需要3天时间。援藏同志们讲政治、讲担当,舍小家、顾大家,奋战一线、扎根基层,克服各种困难,真心实意帮助群众办实事、解难事、做好事,用心血和汗水书写了对人民的无比热爱。他们黝黑的面孔、憨厚的笑容、朴实的话语,在我心中印刻成了一个个鲜活的奋斗者的形象——共和国的大厦、自治区的成就正是由这样一群群最普通奋斗者一砖一瓦创造而成,我为自己能够以援藏为缘,走近他们、融入他们、与他们一道并肩奋战而深感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