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眼间,我随着医疗人才“组团式”援藏的队伍来到雪域高原整整一个月了,每天在急诊抢救室查看危重病人,制定诊疗方案,已经成为一种习惯。8月26日本应该也是这样一个平常的工作日,但是一位48岁藏族女性患者让这一天变的不寻常。
患者因为“乏力,水肿半个月”在夜间就诊,来诊时心率110次/分,血压148/105mmHg,血氧饱和度在未吸氧的情况下仍能维持在92%左右。在早交班之后,我照常进行查房,但当我步入抢救室,第一眼看到这个患者的时候,立即意识到了她的病情极为危重......呼吸困难症状较前明显加重,只能采取半卧位或者坐位,呼吸窘迫,面罩吸氧的情况下,血氧饱和度仍然无法达到90%以上,心率越来越快,达到了130-140次/分,血压也开始出现了下降的趋势,这意味着如果不尽快找到原因进行处理,患者可能很快出现呼吸心跳骤停,危及生命。
患者病情迅速进展的原因是什么呢?通过仔细的查体,我发现患者端坐呼吸时,颈静脉怒张,肺内没有啰音,心界明显扩大,心音低,肝大,双下肢重度水肿,而且存在奇脉,心电图见到了典型的低电压和电交替现象,种种迹象表明,患者很可能出现了心脏压塞!!!
心脏压塞是一种极为凶险的疾病,由于大量液体积聚在心包腔,限制了心脏的收缩和舒张,患者随时可能出现呼吸心跳骤停!
条件所限,这里还没有床旁超声心动图检查以及引导穿刺的条件,如果不尽快明确诊断,解除压塞,患者的生命随时面临着巨大的威胁!当机立断,不容犹豫,充分向家属交代了外出检查的必要性和风险之后,立即安排心脏超声检查。果然,患者大量心包积液,右心室舒张期向内塌陷,我的判断是正确的。
明确诊断后,下一步治疗面临问题,究竟在超声室进行超声引导下穿刺,还是在抢救室进行床旁无引导穿刺?两种方案各有利弊:超声引导下穿刺成功率高,相对安全,但是超声室不具备抢救措施,一旦患者在等待穿刺或者穿刺过程中出现了任何需要抢救的情况,我们能做的也许只有基础生命支持,然后转运回急诊抢救室进一步抢救;而在抢救室进行床旁穿刺,各种监护和抢救设备完善,患者出现任何意外情况都可以获得及时的救治。怎么办?患者的情况进行性恶化,已经不允许慢慢的去纠结哪种方案更好。于是我决定,在抢救室按照超声定位点进行床旁心包穿刺,尽快解除压塞,挽救患者生命。虽然要冒一定的风险,但作为在三院抢救室奋战了八年的医生,经历过无数抢救,我对自己的技术还是有信心的,而且在这种危急时刻,作为一名援藏医生,我有责任和义务站出来勇担使命。
准备工作有条不紊地展开,谈话,签字,再次与超声科的老师沟通进针部位、深度等信息,准备物品、消毒、铺巾、麻醉,拿起穿刺针,我摒弃杂念,这个时候,只许成功不许失败,右手缓慢带着负压进针......
有了!血性积液随着负压流出,但是随之又产生了一个新的问题:血性液体,究竟是心包积液,还是损伤了心脏血管?!将液体打在无菌纱布上,不凝!缓慢继续抽出液体,患者的生命体征逐渐稳定下来,心率逐渐下降,血压回升,呼吸困难的症状明显缓解,成功了!患者的生命转危为安。这个时候,我才开始觉得有点心悸,并且久久不能平复......
经过2次引流心包积液共计600ml后,患者已经可以平卧,颈静脉怒张也消失了,呼吸困难症状完全缓解,29日复查超声提示心包积液量少,已成功拔除心包引流管。这也是自治区人民医院急诊科首次通过心包穿刺技术成功抢救心脏压塞患者。
作为“组团式”援藏医疗队普通的一员,这只是每天工作中的一个小插曲。作为一名援藏干部,我又深知自己肩负的责任,我将继续努力,不忘初心,不负重托,不辱使命,为藏区的危重患者救治和人民群众健康尽自己的绵薄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