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教育

当前位置: 首页 > 健康教育 > 正文

胃黏膜活检病理报告常见问题的解读

发布时间:2017-09-30    点击数:

当患者由于各种不适症状行胃镜检查并取活检时,会被通知于几天后取病理报告,有的患者非常着急,“为什么要等那么长时间?”那我们先来了解一下病理的工作流程:内镜活检的组织标本→甲醛溶液固定→酒精脱水→二甲苯透明→浸蜡→包埋→蜡块→切片(厚度4~5μm)→烤片→苏木素-伊红及幽门螺杆菌常规染色→病理医师阅片→病理报告,再根据诊断需要进行特殊染色或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等工作。每一个步骤都是有时间要求的,我们也着急呀,但有些事情是急不来的。

胃黏膜活检病理报告常见问题的解读

当患者拿到病理报告时,对于报告上面的术语非常困惑,也很恐慌,下面我就和大家说说常见的病理诊断:

浅表性胃炎:是最为常见的胃黏膜病变,分为轻、中、重度。在慢性炎症的基础上,如出现中性白细胞浸润则为活动性炎,病理报告中也分为轻、中、重度活动。浅表性胃炎的主要病因是幽门螺杆菌,尤其是伴有活动性炎症的病例。经治疗后,活动性炎症容易消退,慢性炎虽有减轻,但常持续一段时间。

淋巴滤泡形成:这可不是您担心的“淋巴瘤”。是由于长期慢性炎症刺激,在胃黏膜出现的一种淋巴组织的反应性增生,淋巴滤泡形成与炎症的程度有关。在经过治疗后,随着损伤因素的减少或消退,增生的淋巴细胞及淋巴滤泡会减少乃至消失。但如果淋巴组织明显增生,且有破坏固有腺体的情况,也要警惕淋巴瘤的可能性。

幽门螺杆菌

我们对于胃黏膜活检组织,常规行幽门螺杆菌的检测,采用石蜡切片Warthin-Starry染色(简称WS染色),报告中根据细菌量分布和多少,分为WS+(轻度),WS++(中度), WS+++(重度)

胃黏膜活检病理报告常见问题的解读

萎缩性胃炎:是指胃黏膜固有腺体的减少或消失。根据腺体减少的程度,萎缩性胃炎可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到来,萎缩性胃炎的检出率越来越高。

肠上皮化生,报告中简称肠化,是胃黏膜的上皮细胞被肠型上皮细胞所取代的现象,即在胃黏膜中出现类似小肠或大肠黏膜上皮的结构,肠化是机体对慢性损伤的一种代偿性反应,根据肠化生的程度,分轻、中、重度三级。

异型增生,也称不典型增生,是指增生的细胞分化不成熟,形态结构异常。我们的病理报告将异型增生分为轻度、中度、重度三级。轻度异型增生建议定期复查胃镜,中、重度异型增生要根据内镜医师的建议,进一步行内镜下治疗。

自身免疫性胃炎或A型萎缩性胃炎:是指局限在胃体的慢性萎缩性胃炎,病人血清中有抗壁细胞抗体(PCA)及抗内因子抗体(IFA),此型胃炎发展到一定阶段,15%的病人会出现贫血,贫血的主要原因是无胃酸,一般胃酸减少或缺乏持续十年以上才出现贫血。自身免疫性胃炎是慢性过程,在发展过程中可合并胃息肉、内分泌瘤及胃癌,萎缩的黏膜常有肠化生,胃癌是在肠化生基础上发生的,为肠型胃癌。

胃息肉:

内镜下诊断为息肉的病变可以有多种不同组织学类型,最常见的良性息肉有:

增生性息肉:胃息肉中最常见的一种,属于良性病变,少数体积较大的增生性息肉可发生癌变。

胃底腺息肉:可多发,表现为胃底腺的增生,为良性病变。

炎性息肉:炎性息肉并非真性息肉,多由炎症引起的。

胃癌:如果在我们的报告中明确诊断为胃癌,那就是一级诊断,如果加上可能为、考虑为、高度可疑等修饰词,则是因为活检的肿瘤成分过少、伴有大量坏死,等多种原因影响判断,而无法做出一级诊断,但我们会有跟进的建议:如建议做免疫组化染色,重取等。对于胃镜活检病理,只能明确病变性质,而肿瘤分期要结合其他临床资料才能综合评定。

分享

地址:北京海淀区花园北路49号    邮编:100191

联系电话:010-82266699     E-mail:bysy@bjmu.edu.cn

Copyright © 2022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京ICP备05082115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