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许多人饮酒后很容易会出现脸红的现象,但有的人则越喝越白,为什么会这样?真正的原因是他们酶代谢水平的不同。脸红的人更不容易嗜酒,不容易出现酒精性肝病,但是如果长期饮酒仍然是对身体有害的。酒量的大小基本由基因决定,与后天“锻炼”无关。某些药物可以抑制酶的活性从而人工造成“戒酒硫样”反应,这种反应可以巧妙的用来帮助嗜酒者戒酒。但也可能造成危险。
正文:
逢年过节亲朋好友聚会或应酬时常常要喝点酒,推杯换盏之间,有些人一喝酒就面红耳赤,而有的人则越喝越白,有人认为脸红是不胜酒力,得悠着点喝,而有人则说脸红的人酒量大、代谢好,多喝几杯也没事。甚至还有说法认为喝酒脸红的人是“忠臣”,性格应该是豪爽正直。那么为什么人喝酒之后会脸红呢?喝酒“上脸”到底好不好呢?
要明白其中的科学道理首先要知道酒精(乙醇)在人体内的代谢过程,酒精和许多化学物质一样都是在肝脏这个人体化工厂进行代谢的,第一步是在乙醇脱氢酶的作用下将酒精也就是乙醇转化为乙醛,然后在乙醛脱氢酶的作用下乙醛转变为乙酸,乙酸可以很快被人体代谢掉变成水和二氧化碳排出体外。简单来说就是乙醇→乙醛→乙酸→排出体外。人喝酒后面部甚至全身潮红,是因为皮下暂时性血管扩张所致。而导致毛细血管扩张的并不是乙醇,而是乙醛。那些容易脸红的人体内有高效的乙醇脱氢酶,但是乙醛脱氢酶则相对较少,这样就会导致乙醇迅速被转化为乙醛,但是大量乙醛却无法转变为乙酸,结果是乙醛在体内蓄积,从而导致脸红。现代科学研究已经证实在50%以上的亚洲人中(包括中国人,日本人,韩国人等),体内都携带一种高效的乙醇脱氢酶(ADH2*2),这种酶在欧美人种中比较少见,同时大约40-50%亚洲人体内的乙醛脱氢酶活性却很低,而几乎所有的白种人体内这种酶都是正常的。为什么很多老外酒量都很大,而亚洲人常常一喝就脸红呢?原因也就在于这两个酶活性的一高一低。亚洲人的这种脸红反应如此强烈甚至在英语里也被称为“亚洲脸红”(Asian Flush)。另外乙醛是乙醇代谢过程中毒性最强的时候,体内蓄积了大量的乙醛,除了脸红还会引起头晕、头痛、心慌、恶心、呕吐等不适的感觉。这种不适的感觉常常会迫使人主动停止饮酒。实际上也是机体的一种自我保护机制。这也是为什么亚洲人中酗酒的比较少,但是欧美人中酗酒的却很多的原因。现代研究也显示饮酒脸红者(携带有低活性的乙醛脱氢酶)出现嗜酒以及酒精性肝病的危险性明显减少。
话说到这里,到底脸红的人该不该喝酒呢。首先要说的是脸红的人由于体内蓄积了乙醛后会被迫停止饮酒,再加上红脸的人大家一般少劝酒,因此喝得少,酒后休息1-2个小时就又精神抖擞了。而白脸的则往往不知自己的底线,在高度兴奋中饮酒过量,直到烂醉。他们体内的酒精由于没有高活性的乙醇脱氢酶处理而发生积累。红脸的人可以连续几餐喝酒,而白脸的人需要更多时间的休息,因为酒精的代谢需要一两天的时间。虽然如此,脸红者还是不宜大量反复饮酒,因为乙醛对人体的伤害也是很大的,它可以伤害肝脏。千百万年进化出的这种脸红反应实际上是机体的自我保护,我们还是应该尊重大自然的规律。另外最近的研究发现乙醛还是一种致癌物质,红脸者如果长期饮酒,发生食管癌的机会会明显增加,大概是脸白者的6-10倍。
从我们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喝酒的能力是由基因决定的,是无法后天锻炼出来的,因为人体肝脏分解酒精的酶的能力是无法通过锻炼得到提高的。许多人“久经沙场”后觉得自己越来越能喝了那是错觉,他们的身体受到酒精的频繁刺激而逐渐变得麻木,这种情况下豪饮对身体潜在伤害更大。
乙醛蓄积会使人感到难受和不适,那它是不是一无是处呢?也不尽然,聪明的医学家还利用这一点帮助人们戒酒。有一种药物叫做戒酒硫(disulfiram)又称双硫仑,酒畏等,它可以抑制乙醛脱氢酶的活性,能造成乙醛在体内聚积。嗜酒者如在服用这种戒酒药期间饮酒,可产生由乙醛引起的恶心、头痛、焦虑、胸闷和心率加快等不适。能促使病人建立对饮酒的厌恶反射,并逐渐停止饮酒,达到戒酒的目的。使用戒酒硫是戒酒行为疗法中经常采用的一种手段。
不过除了戒酒硫之外还有其他的一些药物也有类似的抑制乙醛脱氢酶的作用,如果在使用这些药物的同时继续饮酒,可使患者体内乙醛蓄积而呈“ 醉酒状”,产生戒酒硫样反应,出现一系列症状,如面红、头痛、恶心、呕吐、视力模糊、精神恍惚、血压下降、心跳加快、胸闷等症状,严重者出现休克、呼吸抑制、心肌梗死、急性心力衰竭、惊厥,甚至死亡。这种反应的持续时间从30分钟到几小时,其严重程度与药量和饮酒多少成正比。严重者仅仅使用酒精进行体表消毒就可以出现“戒酒硫”样反应。能引起这些反应的药物很多比如甲硝唑、氯磺丙脲、华法林、异丙嗪、巴比妥类,特别是临床常用的某些头孢菌素类药物比如头孢哌酮,头孢曲松,头孢拉定等都会诱发戒酒硫样反应。使用这些药物的同时应该严格限酒。
创作背景介绍:
作者姚炜,37岁,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消化科副主任医师。写这篇文章的原因是日常生活中经常会在酒桌上谈起某些人一喝就脸红,大家对此有不同的说法,这篇文章可以帮大家找到其背后的科学原理。另外现在嗜酒的人越来越多,我也想写一篇文章介绍一些嗜酒的危害以及戒酒的知识。顺便也普及一下什么叫药物的“戒酒硫”样反应。
参考文献:
1.乙醇代谢酶基因多态性与酒精性肝病关系.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2007年09期
2.汉族人群酒精性肝病ALDH2 和CYP2E1 基因多态性研究.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2008 年第33 卷第9 期
3.乙醛脱氢酶2( ALDH2 ) 基因研究进展及其与饮酒行为的关系,遗传 26(2): 263-266,2004
4.饮酒及酒精代谢酶基因多态与食管癌发病风险. 中国肿瘤2010 年第19 卷第7 期
5.抗酒药的使用方法. 日本医学介绍1997 年第18 卷第1 期
6.应用头孢类药物后饮酒致双硫醒样反应31 例. 中国现代医生. 2007年9月第45卷第1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