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新技术

当前位置: 首页 > 医学新技术 > 正文

口袋法内镜黏膜下剥离术

发布时间:2020-06-01    点击数:

1999年日本学者发明了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ESD可以整块切除任意大小的病灶,目前已被广泛应用于消化道早期癌和癌前病变的内镜下治疗。ESD主要包含以下步骤:首先应用染色内镜或电子染色内镜确认病变的水平边界,之后应用氩气刀(argon plasma coagulation,APC)在病变边界以外 3-5mm 处进行标记,之后在标记处进行黏膜下注射。利用针刀或 IT 刀沿标记将黏膜切开,之后在切开的黏膜瓣下再次进行黏膜下溶液注射,并使用 IT 刀逐条烧灼黏膜下组织,剥离黏膜下层,最终完整切除病变。

口袋法内镜黏膜下剥离术

ESD操作流程示意图

口袋法ESD(Pocket-creation method of ESD)是于2014年由日本东京自治医科大学的内镜专家发明的ESD新方法,首先在病变的一侧划开黏膜建立口袋的开口,沿口袋开口在黏膜下向病变对侧进行剥离,然后分别切开病变其余两侧的黏膜,从而完整地切除病变。作为ESD治疗的新方法之一,其适应证与常规ESD相同,其优点是口袋法可以在剥离病变的过程中始终保持肌层在视野内,保证病变垂直切缘和水平切缘剥离的完全,更大程度地避免了并发症的发生,同时获得了高质量的病理标本。

口袋法内镜黏膜下剥离术

口袋法ESD示意图

我院消化科的专家通过在日本东京自治医科大学的学习,掌握了口袋法ESD操作技巧,在实践中获得了满意的效果和同行的认可,使该项技术越来越广泛地用于消化道早期癌和癌前病变的内镜治疗中。

消化科 张静

分享

地址:北京海淀区花园北路49号    邮编:100191

联系电话:010-82266699     E-mail:bysy@bjmu.edu.cn

Copyright © 2022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京ICP备05082115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