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讲座

当前位置: 首页 > 专题讲座 > 正文

少突胶质细胞瘤专题

发布时间:2009-12-30    点击数:

少突胶质细胞瘤

[病因病理]

少突胶质细胞瘤起源于少突胶质细胞,占胶质瘤的5%-10%,多见于成人。肿瘤常位于大脑皮质或皮质下,其生长缓慢,半数以上位于额叶,其次为顶叶与颞叶,无包膜,但与正常脑组织界限清楚,以膨胀性生长为主,生长缓慢。钙化发生率高,为50%-80%。出血、囊性变少见。

[临床表现]

好发于35-40岁。常见首发症状为局灶性癫痫,局部神经功能障碍则取决于病变部位。晚期常出现颅内高压。

[影像学表现]

1.CT表现:

①为略高密度混杂的肿块,边缘清楚;囊变区呈低密度。

②瘤内有钙化,呈条状、斑点状或大而不规则,其中弯曲条带状钙化具有特征性。

③瘤周水肿轻,占位效应轻。

④增强扫描示肿瘤轻至中度强化,亦可不强化;不典型病例可表现为皮质低密度,类似脑梗死灶。

2.MR表现:

①大多数肿瘤轮廓可见,水肿轻微。

②肿瘤内部T1加权、T2加权可见不规则低信号影(为钙化所致)。

③大多数肿瘤呈斑片状,不均匀轻微强化。

④恶性者水肿和强化明显,与Ⅲ、Ⅳ级星形细胞瘤不易区分。

[鉴别诊断]

①节细胞胶质瘤:少见,好发于儿童及青年人,80%发生在30岁以下,发病部位较少突胶质瘤深在。

②低分级星形细胞瘤:位置常稍深在,肿瘤密度偏低,钙化量较少呈点状或斑片状,部分患者瘤周水肿较重。

③脑膜瘤:基底邻贴脑膜或颅骨板,与颅骨呈钝角,局部颅骨可有增生性改变,瘤内钙化多呈沙粒状;增强扫描示肿瘤强化明显。

④血管畸形:CT可显示为高密度,但钙化相对少见且范围较小,常无占位效应。

分享

地址:北京海淀区花园北路49号  邮编:100191
联系电话:010-82266699  E-mail:bysy@bjmu.edu.cn

Copyright © 2022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京ICP备05082115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