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责任

当前位置: 首页 > 专题报道 > 社会责任 > 援藏支边 > 正文

出院时,尼次一直说着“突其切”

作者:邓绍晖 来自:泌尿外科 时间:2024-01-16 文章点击率:

2023年对于54岁的尼次(化名)来说,经历着实有些难忘。在年初的肠梗阻手术和结肠造口还纳术后,又不幸发现了左肾积水。随着左肾积水逐渐加重,尼次左侧腰部的胀痛感也与日俱增。

2023年底,满怀对病情的忧虑,尼次再一次来到了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

经过北医三院第九批“组团式”援藏队员、泌尿外科邓绍晖医生和团队的评估,尼次的情况确实不乐观:左肾积水已经较重,若不及时治疗,可能引起左肾功能的完全丧失。

而经过上半年的两次手术后,腹腔内很可能存在较为严重的瘢痕粘连,甚至左肾积水就与之相关。且本次手术部位与前两次同为左侧,正是粘连最严重的地方。术中会不会因此损伤血管或肠管,让尼次再次经历肠造口的痛苦?

一系列的问题摆在面前,尼次复杂的病情让治疗团队陷入了短暂的犹豫,但根据在北医三院丰富的手术经验,邓绍晖随即想到,在达芬奇手术机器人下行肾积水手术。

机器人手术操作精细、视野清晰,在处理肾积水方面优势明显。对于复杂肠粘连的手术患者,能微创、安全、快速游离肠粘连,处理靶病灶。


资料图 | 邓绍晖查房

然而,当地尚未开展过复杂肠粘连情况下的机器人手术,为此,邓绍晖向团队成员详细介绍了北医三院泌尿外科团队的手术经验。经过讨论,治疗团队最终制定了在达芬奇手术机器人下行肾积水手术的方案。


资料图 | 邓绍晖指导当地团队进行手术

邓绍晖耐心与尼次沟通,解释手术方案,并鼓励他战胜疾病,尼次悬着的心也慢慢放下了,他决定相信这位北京来的年轻专家。

经过前期充分的准备,尼次在全身麻醉下接受了机器人辅助的肠粘连松解和左侧肾盂输尿管成形术。术中,邓绍晖示范了机器人下复杂肠粘连的处理,并指导当地医生进行了部分操作。


图 | 邓绍晖(右)在手术中

最终,在团队2个多小时的共同努力下,手术顺利完成。经过1周左右的恢复,尼次顺利康复出院。临别之际,尼次和妻子一直在重复一句话——“突其切”。

当地同事说,这是藏语中“谢谢”的意思。在新年的晨光里,尼次感谢这位北京医生,让他重回健康。

这次手术是邓绍晖援藏期间完成的第22台机器人手术,也是西藏自治区的第100台。

2022年4月29日,西藏首台达芬奇手术机器人落地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成为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发展高精技术的又一新起点。百例机器人手术,是一座护佑健康的里程碑,见证着“组团式”援藏医疗队员们的不懈脚步。自2022年以来,在泌尿外科、普通外科、心胸外科、妇科等科室手术团队的共同努力下,已开展了多例高难度手术,极大地拓展了外科技术的广度和精度,提升了医疗服务能力,这也标志着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外科手术已正式进入更加高精尖的智能化新时代。

在“组团式”援藏队员的努力下,西藏自治区正在向高原医学进入更加高精尖的智能化新时代的发展,向“大病不出藏”的目标继续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