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回春晖渐,万象始更新。2018年,正值北医三院建院60周年,职工有话要说...


范凤立
1977年入职北医三院。
曾任副院长、工会主席。
我眼中的医院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成立于1958年,今年恰逢建院60周年。六十载风雨兼程,一甲子春华秋实。此时一代代三院人都会心潮澎湃,思绪万千,都会由衷的融入到这举院欢庆的热潮。年长者用自己的亲身经历见证医院的发展壮大,年轻人在总结自己成长历程的同时憧憬三院更加辉煌的明天。
我作为四十年院龄的老职工和三院近二十年基本建设事业的亲历者,见证了三院“基建人”和“后勤人”,在历届院领导的坚强领导下,在全院干部职工的大力支持下,克服难以想象的重重困难,无私奉献,艰苦奋战,把常人认为不可能办到的事情变成了现实,那就是将我院总体规划方案的蓝图变成了一座座现代化的医疗建筑,为我院医、教、研等各项事业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医院六十年华诞之际简要地回顾这段医院发展建设史,很有意义,也会十分耐人寻味。
1996年新一届院领导班子上任时,我院已经走过了近40年的历程,医院的医、教、研等各项事业都得到了飞速发展。与此同时,医院的规模、业务用房和基础设施均已不能适应医院进一步发展的需要。院党政领导班子审时度势,清醒地认识到医院要发展,要抓的工作虽千头万绪,但必须把医院改扩建工作放在首要位置。1997年2月医院成立由后勤副院长挂帅的医院发展建设规划办公室,由此医院总体规划编制工作正式启动。同时医院基础设施改造也拉开了序幕。

随着党中央批准北京建设中关村科技园区、北京大学制定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宏伟目标,2001年7月13日北京申办2008年奥运会成功,北医三院被确定为奥运定点医院……这些,均为我们报批总体规划工作提供了良好契机。
紧紧抓住这个机遇,在2000年12月,在已获上级批复的规划方案基础上,我们又大胆提出了进一步调整医院总体规划的设想。经多方面专家本着科学性、超前性和可行性的原则,对“原方案”进行了大规模调整。2001年9月调整后的规划方案同时上报卫生部、市规委、市各委办局、和中关村科技园区规划建设协调小组,历经反复修改、论证、协调,终获批复。具体批复内容:
1.床位规模1300张
2.院区总规划面积187,983平方米
3.同意规划功能分区
4.建设项目在不影响医教研工作的前提下,根据投资情况实施建设
总体规划项目实施建设中可谓困难重重,但最大的困难还是建设资金问题。2005年3月获国家发改委批复:改扩建项目91,578平方米,包括门急诊医技楼、运动医学楼(现外二病区)和地下停车库等配套设施,国家总投资额6.23亿元。为我院顺利完成改扩建任务提供了资金保证。

在进行总体规划报批的同时,为了加快医院改扩建的步伐,我们采取了边规划、边报批、边建设的措施,我院改扩建项目还被纳入2008奥运重点建设项目,大大加快了医院基本建设进程。

截止到2011底完成院区内主要建设项目:
1.基础设施改造项目(1998~1999),包括:变电所、锅炉房和洗衣房项目。
2.眼科中心楼(现五官科楼)项目(1999.12~2001.10)。

3.门诊西侧MRI/CT机房项目(2002.12~2003.12)。
4.药学楼项目(2002.12~2004.05)。

5.外科病房楼(现外科一病区)项目(2002.12~2005.08)。

6.教学科研楼项目(2005.07~2006.10)。

7.运医楼(现外科二病区)/门急诊医技楼项目(2006.12~2011.12 )
8.后勤保障楼项目(2010)
1997年启动医院总体发展建设规划之初,我院院区总建筑面积只有76,000平方米,至2011年底运医楼(现外二病区)/门急诊医技楼项目竣工,在短短的十几年时间完成新建项目8个,建筑面积15万余平方米,现医院总建筑面积超过20万平方米,使医院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回顾医院这段规划建设的艰难历程,这其中不仅倾注了“基建人和“后勤人”辛勤的汗水和心血,同时也是全院干部职工共同努力的结果。

印象最深的一件事
记得,有一年全国两会期间,某位政协委员来三院就诊。接诊的医生在与其对话时,主动反映我院患者就医环境急需改善。三院的实际情况和一线医生的呼声引起了她的共鸣。我得到这个消息后,立即意识到,要详尽反映三院实际情况,争取多方面的关注和支持。
当天晚上,我和基建部门的同志赶到委员下榻的西郊宾馆。在大厅里,足足等了两个多小时,直到委员们会议结束,才见到那位关注三院的政协委员。
我们向她详尽介绍了三院现状和规划设想,提出,希望她能够以提案的方式反映北医三院改扩建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最终,一份由15位全国政协委员签名的《请求国家投资扩建北医大三院门急诊大楼》的提案(全国政协八届五次会议第2187号)形成。使我院改扩建工程受到卫生部和北京市等各级领导的重视,为北医三院后续申报工作起到了推动作用。
从一名儿科医生,到负责医院改扩建工作的后勤院领导。工作性质的改变我也曾犹豫。然而,领导和职工的信任,支持我完成了角色的转变。工作过程中,这样一庄庄一件件往事,令我动容。十年的后勤管理工作,有苦有累,更有甘甜。
每当走在院区里,看到现代化的门急诊医技楼、外科病房楼、教学科研楼……就像看到自己的孩子一样,说不出的亲切,自豪感油然而生。我知道,这里面有我们许许多多三院人的心血。是当时我们全院职工团结一心,共渡难关,携手建设美丽三院的一段历程。

对医院的寄语
值此全院干部职工欢庆建院60周年之际,回忆医院度过的这段非常艰难的,同时也是值得骄傲的历史,谨以此方式向所有曾经为医院发展建设做出贡献的同志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感谢!
回顾医院这段历史将鼓舞和激励后人传承和践行“团结、奉献、求实、创新”的院训,为创造三院更加灿烂辉煌的明天砥砺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