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妇产科是国家妇科和产科临床重点专科,国家教委重点学科,国家妇产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国家产科专业医疗质量控制中心,国家产科专业医疗质量控制中心,国家孕产期保健特色专科,国家助产士规范化培训基地,全国出生缺陷防治人才培训项目培训协同单位,中国住院医师培训精英教学医院联盟成员;拥有职工300余人,有博士学位者79名;正高职称31人,副高职称47人;博士生导师11名,硕士生导师7名;副教授以上职称者21人。年门急诊量超过30万人次,年分娩量超过6000例,年手术量超过5000台。先后荣获“教育部创新团队”,“北京市三八红旗集体”,2017中国妇幼健康科学技术奖自然科学奖一等奖,2018北京市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2019中国妇幼健康科学技术奖科技成果奖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等荣誉。产科形成了以高危妊娠及危重孕产妇救治、从胚胎着床前到胎儿疾病的一体化产前诊断和宫内治疗专业特色,在胎盘植入和凶险性前置胎盘、双胎输血综合征等复杂性双胎等疾病的诊疗在国内产科领域均位于领先水平。妇科以妇科肿瘤微创和综合诊疗为特色,同时开展妇科内分泌、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慢性盆腔痛、子宫内膜异位症等亚专业方面的基础与临床深入研究,为妇女健康事业做出贡献。
多年来,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北医三院)妇产科始终坚持“开创、进取、团结、传承”的理念,用精湛的技术、个性化优质服务,日夜呵护着女性健康和母婴安全。妇科形成以肿瘤微创和综合诊疗为特色,妇科内分泌、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慢性盆腔痛、子宫内膜异位症等亚专业为亮点的发展模式;产科在高危妊娠及危重孕产妇救治、胚胎着床前到胎儿疾病的一体化产前诊断和宫内治疗,胎盘植入和凶险性前置胎盘,双胎输血综合征等产科复杂疑难疾病的诊疗技术走在全国前列。他们以担当奋进感悟初心,以实干笃行诠释白衣天使的使命和荣耀。
织密孕妇健康防护网
“全社会的力量都在关注前线科室,其他科室的手术也可以缓做,但是产科不行,孩子是一定要生的”,带领医务人员支援武汉前,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大学医务部常务副主任、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北医三院)院长、妇产科专家乔杰,在一次新冠肺炎防控工作紧急部署会上强调“无论何时,妇产科不能停摆。”
保障女性健康和母婴安全的工作思路贯穿了应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各个阶段。
2020年9月29日傍晚,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响起,北医三院产科医生们接到了北京市郊某医院的求助电话。一位30岁的产妇产后大出血,危在旦夕。
空气仿佛瞬间被凝固,产科团队再次上演生死时速,由于距离80多公里,为快速了解病情并及时给予现场救治指导,产科第一时间启动远程多学科会诊团队(MDT),同时产科、危重医学科、麻醉科等专家立刻奔赴现场。
根据多科会诊,这是一典型的羊水栓塞病例。羊水栓塞对产妇来说是“九死一生”。
58分钟后,MDT团队通过120救护车快速到达了当地医院。
经过两个小时的对症支持治疗,由于该产妇病情危重,受当地医院条件限制,患者出现了多器官功能受损的表现。如果继续就地治疗,患者生还无望;如果转运,途中心跳骤停随时可能出现。
产科团队当机立断,冒险转诊。患者转入重症监护病房后,北医三院再次启动全院MDT会诊,制定患者接下来的抢救方案。为了将患者从死神手中抢过来,北医三院专家一共启动多次院内MDT,5次院外会诊。在多学科医护人员的精心治疗和护理下,患者恢复良好。
该产妇的成功救治既体现了全院多学科团队、产科团队的责任和担当,以及过硬的专业素质,也得益于疫情期间孕妇的诊断和治疗服务体系。
在疫情早期的联防联控阶段,针对低风险妊娠、有妊娠期并发症和患有新冠肺炎的孕产妇,制定、优化了不同的治疗管理策略,建立了孕妇新冠病毒筛查、诊断和治疗服务体系;充分发挥北京市危重孕产妇转诊中心作用,畅通急危重症孕产妇救治绿色通道。多举措综合施策,织密孕妇健康防护网。
在武汉抗疫一线,危重症病房的工作有序开展后,乔杰院士迅速把部分精力投入孕产妇的感染、救治情况的相关调查上。关于妇幼相关诊疗建议被正式被纳入国家卫生健康委第七版《新冠肺炎诊疗方案》。充分发挥国家妇产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作用,由乔杰院士指导,产科团队第一时间开展多项针对孕产妇人群的临床研究,在知名医学期刊上发表了妊娠期新冠病毒感染的临床特征、妊娠结局以及垂直传播可能性等系列研究成果,为妇产科医生、孕产妇送上“强心剂”。
产科团队除了“以笔做枪”,形成了包括用药选择、紧急情况下分娩方法的选择、胸部X线及CT检查在妊娠期间应用相对安全等多个产科指导意见外,还多次通过参加国务院联防联控新闻机制发布会等多种渠道对外发声,解答疫情防控期间孕产妇防护、母婴健康保障等相关问题,积极做好宣传引导工作,提高孕产妇的自我防护意识。
前行即是责任所在
“疫情防控不放松,医疗服务不停步”,这是北医三院应对疫情防控常态化的特点。妇科团队用实际行动全力守护女性健康。
33岁的杨女士因患卵巢小细胞癌晚期,在多个医院辗转就医,一次手术化疗后病情反复,二次术后化疗尚未完成就出现排尿困难,腹胀、腹痛逐渐加重,不能平卧、无法进食,苦不堪言。
杨女士慕名转诊到北医三院妇科求助,希望能夺回一线生机。
经过相关检查,杨女士的肿瘤侵及子宫后壁、盆壁、直肠、骶骨及双侧输尿管等多个部位,病情危重。
她还有治疗的希望吗?
为提高对恶性肿瘤患者的个体化、精准、生育力保护治疗,北医三院建立妇科恶性肿瘤多学科诊治(MDT)平台,创新开发了国内唯一的肿瘤耐药预测平台,为恶性肿瘤患者提供了新策略。
妇科团队召集多学科诊疗团队进行会诊。专家们一致认为,“肿瘤广泛转移,病情极为复杂且不乐观”。不切除盆腹腔外的病灶,杨女士生命危险;做手术,就得先行化疗,其身体条件差风险极大。
经过综合评估,妇科团队为定制治疗方案,即先行为杨女士化疗,再联合普通外科、泌尿外科进行手术。
通过新冠肺炎筛查以后,杨女士住进北医三院妇产科,并进行3个疗程的化疗,经充分的术前评估并完善相关术前准备后,手术按预定方案进行。
在全麻下,妇科团队为杨女士行阴道断端病灶切除、大网膜切除、盆腔淋巴结清扫,成功的完成了肿瘤细胞减灭术。她们遇到的难题是,因肿瘤细胞累及大网膜,其完全粘连在横结肠上,分离、切除大网膜极为困难。紧接着,普通外科的专家进行肠吻合、小肠修补等术式,泌尿外科的专家植入双侧输尿管支架。在多学科专家的通力合作下,手术顺利完成。
新策略极大改善了杨女士的预后,提高了她的生活质量。目前,她正按时复诊,状态良好。
临危受命、果断转诊、积极救治、妥善护理,产科团队用实际行动践行了责任与担当,以及过硬的专业素质。妇科团队勇担当善作为,用实干维护女性健康。乔杰院士说“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只有坚守初心,克服一切困难救治患者,才能不负国家期望、百姓重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