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青变,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急诊科主任,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擅长急危重症,急性心力衰竭、脓毒症、多器官功能衰竭、急诊危重病的死亡风险预测模型建立、心肺复苏后综合症等疾病的救治。在心脏骤停领域,率先在国内开展复苏后目标温度管理,体外心肺复苏技术等。国内核心期刊发表论文120余篇,SCI 18篇;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等科研项目6项。获得2019年度中国医师协会“优秀全科专科指导教师”,2019年北京大学医学部“优秀女教工”,2020年北京市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
并不是每一次急救都会有理想的结果。虽然现代医学飞速进步,但病痛的严酷性和复杂性仍然超出想象,还有太多未知的生命难题需要去攻克。
作为一位急诊科医生,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北医三院)急诊科主任马青变每日穿梭于不同的抢救中,体会着生命的坚韧,也感叹生命的脆弱无常。从事急诊工作15年,会因为成功抢救病人而愉悦,也会因为抢救无效而痛心,但却不会放弃病人“向生”的希望。
直面挫败,源于对生命的敬畏和挚爱
“我的性格不服输,探讨问题时打破砂锅问道底,还乐于和大家分享经验、交流工作心得。”马青变说,北医三院急诊科的工作和学习氛围跟自己很“投缘”,这也使得她能够扎根急诊。
2005年,博士毕业后马青变到北医三院急诊科工作,今年已是第15个年头,经过几代人的努力,伴随着医院和科室的健康科学发展,急诊科逐渐形成了具有自己特色的、国内一流的急危重症诊治中心,马青变已成长为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和急诊科主任。
在马青变看来,急诊是一个极具挑战性的工作,要求医生首先具备奉献精神,同时业务全面、技术娴熟,而且要胆大心细,关键时刻具有果断决策的能力。作为医生,只有意识到每个鲜活的个体对家庭、对整个社会有多重要,才能敬畏生命,不断成长。
谈及持续追求专业精进的动力,马青变说“直面挫败,不断反思,从失败抢救中学习经验,推广救治方案”。她用行动践行“敬畏生命,胸怀责任”。
在一个寒风凌冽的清晨,救护车送来一位病情危重、休克的19岁大男孩,其宿舍同学提供的病史是发热、咳嗽5天,刚进抢救室门还未来得及倒到抢救床上,他的心脏停止了跳动,在场的所有急诊医护人员扑上去奋力抢救了将近3个小时,但他还是离开了,一种想抓而抓不住的感觉刺痛着马青变的心,对年轻的生命,却无力挽回的沮丧,她内心悲痛、无奈。
最终知道他的病因后,马青变去病案科查阅了几十年来所有记载的青少年肺栓塞的病例,深入研究这些病例,总结他们的特点,一遍一遍给身边的医生讲,外出讲课时也给基层的医生讲,只希望不再有这样的悲剧发生。
发挥团队智慧,造福更多患者
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是一场必须依靠集体力量才能取得最终胜利的战役。
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国,一场疫情防控的全民战争在全国打响。按照上级决策部署,北医三院立即行动,在院领导的领导下,马青变深扎一线,统筹全局,稳扎稳打,展开对急诊患者和医务人员的360度管理。
针对医院组建三批援鄂抗疫国家医疗队,她克服困难,派出最佳人选全力支持;根据新冠暴露风险程度提出急诊区域红、黄、绿院感风险管理策略,以及急诊灰色地带、重点人群管理理念,优化了疑似新冠患者的诊治流程和院感排查流程,实现了在高风险的急诊区域快速准确的筛查新冠患者同时,院内急诊患者零感染、医护人员零感染的满意答卷,这些管理举措同时分享给了国内同行。
带领团队牵头制定了国内首部“疑似和确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成年患者院内心肺复苏专家共识”指导临床实践。抗疫同时带领急诊全员开足马力为约80000人次急危重患者提供急诊急救医疗保障,抢救成功率达89%,保障了疫情期间生命线畅通,为医院大医疗的运转提供了重大支持和重要保障。
作为急诊科带头人,马青变带着队伍“浸泡”在科室里,学习、工作、思考,头脑风暴,加强急诊新理念和新技术的学习,不断树立新目标,不断完成目标;强化人才梯队建设、为科室每个人的发展提供平台,注重医疗、科研、教学上全面提升,在这种强大的推动下,不断向前发展。“急诊科有一支年富力强、吃苦耐劳、锐意进取的队伍,我们所做的一切,只为救治更多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