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教育

当前位置: 首页 > 健康教育 > 正文

甲胎蛋白与原发性肝癌如何早期发现

发布时间:2017-10-10    点击数:

一、 AFP=肝癌?

出门诊时曾碰到一个小伙子,一进门就拿出甲胎蛋白化验单,[30.2ng/ml(参考范围 ≤20ng/ml)],十分焦急的问我他是不是得了肝癌。我跟小伙子解释了甲胎蛋白的意义,并完善了相关检查,最后的检查结果证明小伙子并未患肝癌。其实我们体检的时候经常也会碰到这种情况,下面咱们一起看一下甲胎蛋白是什么。

甲胎蛋白是什么?

甲胎蛋白是慢性肝病常规监测的一项指标,外文名称为alphafetoprotein,缩写为AFP, 正常情况下,这种蛋白主要来自胚胎的肝细胞,胎儿出生约两周后甲胎蛋白从血液中消失,因此正常人血清中甲胎蛋白的含量尚不到20ug/L,在正常成年人体中甲胎蛋白含量比较低。

甲胎蛋白升高未必是肝癌

甲胎蛋白是目前诊断早期肝癌的血清标记物,在大约80%的原发性肝癌患者中甲胎蛋白都会升高,甲胎蛋白升高还可见于生殖细胞肿瘤、肝硬化、妊娠女性及其他消化道癌症等。

部分原发性肝癌患者化验甲胎蛋白并不高。所以在发现甲胎蛋白升高时,不要恐慌的认为得了肝癌,应完善相关检查,必要时还需进行动态监测。

二、如何监测能做到早期发现原发性肝癌?

我国的肝癌发病病因比较复杂,主要有肝炎病毒感染,特别是乙型肝炎病毒和丙型肝炎病毒,还有长期酗酒、食物污染、肝脏自身免疫性疾病、其他肝脏代谢性疾病及隐源性肝病,发现时多为中晚期,因此,对于肝癌的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尤为重要。

常规的筛查和监测指标主要包括血清甲胎蛋白和肝脏超声检查。根于我国“原发性肝癌规范化诊治的专家共识“的建议,对于≥35岁的男性,具有HBV和或HCV感染,嗜酒的高危人群,一般每隔6个月进行检查。我国大多数原发性肝癌具有病毒性肝炎感染背景,因此,对于中老年男性中HBV载量高者、HCV感染者、HBV和HCV重叠感染者,嗜酒者、合并糖尿病者及有肝癌家族史更需要严密观察。

对AFP>400ug/L而超声未发现占位者,应当注意排除妊娠、活动型肝病及生殖腺胚胎源性肿瘤,必要时行CT及MRI检查。如果AFP升高未达到诊断水平,除了应当排除上述可能引起AFP增高的情况外,还应密切追踪AFP的变化,将超声检查间隔缩短至1~2个月,需要时进行CT及MRI检查。

感染疾病科 陈静

分享

地址:北京海淀区花园北路49号  邮编:100191
联系电话:010-82266699  E-mail:bysy@bjmu.edu.cn

Copyright © 2022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京ICP备05082115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