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研究发现,不良情绪除了可以直接影响神经系统外,还可导致免疫系统、内分泌系统以及其他系统功能障碍而发病。现已发现除精神类疾病外,尚有许多器质、功能性疾病的发生和发展与不良情绪有关,例如溃疡病、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癌症等,而通过调节情绪则可很好地控制这些疾病的发生与发展,这一认识早在《黄帝内经》就有详细论述,下面就以问答的形式先简单地了解《黄帝内经》关于情绪与健康和疾病的关系。
1、人的情绪变化应与脏腑有关系吗?
人的情绪变化是五脏六腑功能状态的重要外在表现——《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思忧恐”。“肝在志为怒……心在志为喜……脾在志为思……肺在志为忧……肾在志为恐。”明确指出情绪是五脏功能活动的一种外在表现,是以五脏六腑、气血津液为基础的,不同的情绪变化反映了人体脏腑、经络、气血津液的不同功能状态。
2、是不是出现不良情绪,如愤怒、忧伤等就会造成人体损伤呢?
喜怒哀乐人之常情,若这种变化没有超过我们的承受程度则不会诱发疾病——《素问·气交变大论》说:“有喜有怒,有忧有丧,有泽有燥,此象之常也”。适度的情志活动乃是人体的正常生理需要,有利于脏腑的功能活动,对于防御疾病、保持健康是有益的。正如《灵枢·本脏》所言:“志意者,所以御精神,收魂魄,适寒温,和喜怒者也。… …志意和则精神专直,魂魄不散,悔怒不起,五脏不受邪矣。”只要我们的情绪变化与当时的情境相符,而且是短时的,不会对我们的身体造成影响,更多的时候是有益的。
3、不良情绪是如何导致疾病的呢?
不良情绪是通过引发相应脏腑的气血逆乱而致病的——“忧恐忿怒伤气”;“喜怒伤气,暴怒伤阴,暴喜伤阳”以及“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思则气结。”指出强度过高、时间过长的不良情绪,主要是通过影响脏腑气机,使气血逆乱,进而导致多种疾病的发生。
4、既然不良情绪可以诱发疾病,那么脏腑气血功能异常会反过来导致情绪变化吗?
这个答案是肯定的,脏腑气血功能异常会诱发相应的情绪变化——《素向·四时刺逆从论》说:“气血卜逆,令人善怒”,“气血内却,令人善恐”,指出气血上逆,会让人易怒,气血亏虚则易让人惊恐害怕。《灵枢·本神》又云:“气虚则悲,实则笑不休”,是指心气不足则容易出现悲哀;若心火亢盛则可出现狂躁等情绪的异常变化。 “肝气虚则恐,实则怒”,则是指肝虚易发生恐惧,而肝气实,或肝火旺则易怒,也就是爱发脾气。均说明脏腑气血功能异常会出现不同的情绪变化。
5、过度的情绪变化可导致什么样的外在表现?
“怒则气上”,怒为肝之志,过度恼怒可使肝气上逆,血随气升,可见面红目赤、头晕耳,甚者呕血或猝然昏倒。若肝气横逆犯脾,可见腹胀泄泻等症。
“喜则气缓”,喜为心之志,气和志达,营卫通利,是气机和缓的正常状态。而暴喜、过喜则使心气涣散不收而病。“喜伤心”“暴喜伤阳”“喜乐者,神惮散而不藏”,都说明暴喜、过喜可以导致疾病的发生。
“悲则气消”,悲为肺之志。悲哀太过往往耗伤肺气,如过度悲伤,可使肺气抑郁,意志消沉,肺气耗伤,可见胸闷气短、精神萎靡、乏力倦怠等症。
“恐则气下”,恐为肾之志,长期或突然的过度恐惧,使肾气不固,气陷于下,可见二便失禁、滑精,甚至骨酸、痿厥等症。《灵枢·本神》曰:“恐惧而不解则伤精,精伤则骨酸痿厥,精时自下”。
“惊则气乱”,是指突然受到惊恐则心气紊乱,以致心无所倚,神无所归,虑无所定,惊慌失措。
“思则气结”,思为脾之志。思考是人的正常生理活动。思虑劳神过度,则伤神损脾而致气机郁结。
6、情绪养生的原则是什么?
“天人合一”是中医养生的重要原则——《灵枢·本神篇》说“因虑而处物谓之智,故智者之养生也,必顺四时而适寒暑,和喜怒而安居处,节阴阳而调刚柔。如是则僻邪不至,长生久视”。《灵枢·本脏篇》又进一步说:“志意者,所以御精神,收魂魄,适寒温,和喜怒者也。”可见《内经》重视人与环境,尤其是自然环境的协调一致,顺从客观规律,体现了以顺从自然、协调和平天人合一。《黄帝内经》深受老子学说的影响,强调“道法自然”而达到“天人合一”的养生原则。
7、情绪养生的理想境界是什么?
“恬淡虚无”是最佳的情绪状态——《内经》告诫人们不可纵欲,并提出:“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最佳养生境界。总而言之,欲求可使情志内动,所以应“志闲而少欲,心安而不惧,形劳而不倦,气从以顺,各从其欲,皆得所愿。故美其食,任其服,乐其俗,高下不相慕,其民故曰朴。是以嗜欲不能劳其目,淫邪不能惑其心,愚智贤不肖不惧于物,故合于道。所以能年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者,以其德全不危也”。“恬淡虚无”也即体现了老子的无为思想。
国外学者胡夫兰德在《人生延寿》一书中指出:“一切对人不利的影响中,最能使人短命夭亡的就要算是不好的情绪和恶劣的心境,如忧虑、颓丧、惧怕、贪求、怯懦、妒忌和憎恨等。”巴甫洛夫亦指出:“一切顽固、沉重的忧悒和焦虑,足以给各种疾病大开方便之门。”这一观点在成书于2000多年前的《黄帝内经》中给予以充份的重视,并将情绪养生作用为重要养生方法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