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宜中药治疗,并能够获得稳定、显著疗效的消化系统疾病包括: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功能性消化不良、胃食管反流病和肠易激综合征等。
慢性胃炎是临床最为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一般分为浅表性胃炎和萎缩性胃炎两种,以上腹部(胃脱)疼痛,饱胀,食欲不振、乏力为主要表现。萎缩性胃炎多由浅表性胃炎失治或误治转化而成。
临床常见脾胃虚寒、肝胃不和、瘀血阻滞和胃阴不足等证型。若胃脘隐痛,痛有定时,遇热、进食或按压后疼痛缓解,遇寒加重,伴神疲乏力,四肢不温,大便塘稀者,多属于脾胃虚寒,常采用温中散寒健胃法治疗,代表方如理中汤。临床还常配合吴茱萸、炮姜、肉桂等进一步增强温中散寒的力量。中成药可选择温胃舒胶囊、附子理中丸等;如果胃脘胀痛,串及胁肋,呢逆频作,着急生气后加重,多属肝胃不和,常治以疏肝和胃法,运用四逆散加减,中成药有舒肝和胃丸、舒肝丸(片)、气滞胃痛颗粒等。若胃脘刺痛如针扎,位置固定不变,舌质紫暗或有瘀斑者,多属瘀血阻滞,常治以失笑散加减。
萎缩性胃炎常表现为喜流食、酸食,口干欲饮,嘈杂纳少,手足心热的胃阴不足证,通常采用益胃养阴法,常用药物有麦冬、沙参、石斛、乌梅等,成药可用养胃舒胶囊。
此外,若反酸烧心者可配乌贼骨、煅瓦楞等制酸药;纳食不香食积者可配鸡内金、焦三仙、莱菔子等消食导滞药。疾病后期出现气短乏力、明显消瘦、贫血的病人,多属气血双亏,常用人参健脾丸、参苓白术丸等健脾益气、补养气血,以善其后。
总之,中医治疗慢性胃炎重在辨证施治,中药汤剂可针对不同症状择药组方,中成药种类较多也可以满足各种证型的患者,充分显示了中医治疗慢性胃炎的优势。
我们采用中医理论辨证,借助现代医学的检测指标明确诊断。以中医治疗为主,配合精神、情绪、饮食及生活起居等方面的综合调理和指导,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功能性消化不良、胃食管反流病和肠易激综合征等消化系统的许多常见病症一般都可获得满意的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