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这样一种病:
很常见,每100人中就有6人患有此病,且发病率还在逐年攀升;
很陌生,大部分患者从未听说过;
被轻视,虽然超过7成患者正忍受疾病的严重侵扰,但大多数人往往选择常年忍受、自行处理,主动就医率不足10%;
易误诊、擅隐藏,过半患者得病不自知;
……
正是这样一种名叫“胃食管反流”的病,因其发病率高、认知率低、就诊率低、治疗率低(即“一高三低”)而引起高度重视。
为此,由“2009健康中国胃食管反流病健康促进活动”组委会发起、阿斯利康中国支持的首个“胃食管反流病健康宣传月”大型宣教活动于今年11月拉开帷幕,主办方将组织全国9个主要城市的34家医院开展形式多样的患者教育活动。作为该活动第一站,我市的北大医院、朝阳医院、宣武医院、人民医院、中日友好医院、武警总医院、北医三院、友谊医院、301医院将积极参与,为市民提供更多疾病相关信息。
胃食管反流病是一种会严重影响人们生活质量的疾病,是指由于胃内容物反流而引起不适症状和(或)并发症——主要症状是反流、烧心(胸骨后区域的一种烧灼感)。中国医师协会会员部谢启麟主任提醒:我国胃食管反流病的患病率为5.77%,北京、上海、西安等大城市的患病率更可高达16.98%,高居不下的发病率引起了组委会的关注。
然而,很多患者对此病的危害并不了解,仅靠服用胃药来缓解症状。“由于胃食管反流病是症状较复杂的慢性病,如果病情得不到及时的诊断和治疗,会发展为食管狭窄、食管腺癌,”因此,北京医学会消化系病委员会主任委员、北京医师协会消化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北医三院消化科林三仁教授建议患者最好先到医院消化科或胃食管反流病门诊做个诊断,如果确诊,需要接受正规治疗。
今天,在启动会现场,林三仁教授就通过总结疾病以往数据,并结合门诊观察发现,得出了胃食管反流病的三宗“最”,希望通过疾病的科普宣传,引起大众对该病的重视,继而改变疾病“一高三低”的现状。
“最”状一:都市人最陌生的熟悉病
胃食管反流病,其实每10个都市人里大约就有6名患者,和高血压、糖尿病一样是高发慢性病。“但和高血压、糖尿病患者较高的就诊意识所不同,近七百万胃食管反流病患者正忍受着疾病的严重侵扰,而过半竟然不知其病为何名,”专家表示。自开设专病门诊以来,医生观察发现:病人的就诊意识与疾病就诊率有所提高,但前来就诊的多为中老年患者,而疾病另一群高危人群——中青年人的就诊率却令人堪忧。
“随着饮食方式的改变以及日益加重的工作压力,中青年人业已成为胃食管反流病侵袭的重点对象,工作节奏加快、不规律的饮食、强大的精神压力等都可能成为诱发该病的因素,”林三仁教授表示:“然而,这些为事业而忙的人群,出现症状总是忍着不看病,或到药店自行购买胃药,只有不到2成上班族患者会到门诊就诊,这不仅会导致病情恶化,如果病情得不到及时的诊断和治疗,会发展为食管狭窄、食管腺癌。”他呼吁:出现烧心、反流等症状时,千万别扛着,要尽快到医院的专病门诊或消化科就诊。
“最”状二:易误诊,常被诊为咽炎、慢性咳嗽、失眠
很多人可能会觉得奇怪,为什么胃食管反流病导致危及生命的紧急情况呢?专家解释道:“很多患者患病后,通常会表现症状为‘烧心、反流’,然而,胃食管反流病经常会表现为反流性哮喘、反流性咳嗽、声音嘶哑、咽部异物感、失眠等症状。临床发现:将近30%患者并未出现常见的‘烧心、反流’症状,仅表现为咽部异物感。”
“专病门诊总是接到不少呼吸科、心内科等科室转过来的病人”,专家表示,“胃酸反流至食管后又继续向上,跑到肺部,会引起反流性哮喘,到喉咙口会引起咽部异物感,声音嘶哑及反复咳嗽。”正是由于这个疾病的症状表现复杂多样,“走错门诊”的事情时有发生。专家提醒:患者如果出现不明原因的失眠、顽固性慢性咳嗽、成年后出现哮喘(非过敏体质)和胸骨后不适,在其他科室久治不愈,须警惕胃食管反流病。
“最”状三:擅“隐藏”,过半患者被胃镜报告“欺骗”
很多患者出现烧心、反流症状之余,还会常常觉得唾液分泌增多,口中泛苦,这是因为从胃里反流出来的东西酸性较强,涌上来后人体的自我保护机制会大量分泌唾液,来中和酸性——胃食管反流病正好钻了这个空子。林三仁教授指出,有些人患病多年都无法查出胃食管反流病。患者可能有明显的疾病症状,但是通过胃镜检查却一切正常,这被称为内镜下无表现的胃食管反流病。也就是说,过半胃食管反流病患者由于胃镜检查一切正常而无法得到正确的治疗。
林三仁教授提醒,“如果患者胃镜报告显示正常也不可认为万事大吉,就诊时仍需要将自己的症状详细地对医生描述,使医生可以正确判断,从而帮助自己被正确诊断。”一般情况下,医生会让患者对症服用常见的质子泵抑制剂(PPI)来对付胃食管反流病,8周后,绝大部分患者的症状都能有所好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