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儿童和成人脊髓栓系术前术后的临床表现
李振东 孙建军 王振宇 张嘉
[摘要] 目地 探讨儿童和成人脊髓栓系不同的临床表现,去认识这种疾病的发生和发展过程。评估这种疾病对神经功能的伤害,掌握他们的临床特点和手术后远期意义。方法 把142例病人分成两组,2-14岁为儿童组,15-67岁为成人组。2-14岁幼儿和儿童患者,出生时脊髓栓系无症状者,手术时的年龄都大于10岁。15-25岁没有包括在儿童年龄组,属于青少年组把它放在成人年龄组一起统计。因为他们开始无症状,直到15-25岁以后出现症状,从症状开始到手术平均间隔6年。根据术前术后尿功能障碍,腿脚畸形,双下肢肌力下降,感觉异常,进行比较,也通过术前X-线,MRI,尿动力学以及膀胱残余尿的测定,术中电生理的监测,术后MRI,尿动力学以及膀胱残余尿的测定,以及长期随访进行评估。结果 51例幼儿和儿童病人中27例尿功能障碍术后有16例得到改善,尿失禁发作的次数减少,尿频患儿也有明显改善。但尿功能障碍严重者术后改善不明显。12例逼尿肌反射增强的病人术后都有所下降。22例腿脚畸形术后得到抑制。9例儿童肌力减弱,7例有感觉障碍的患儿,术后上述症状得到改善。
91例青少年和成人脊髓栓系病人,77例术前下肢肌力降低 ,56例术后改善。56例术前双下肢和肛周感觉减退,术后43例改善。66例尿功能障碍的患者术后缓解。术前通过尿动力学检查,61例逼尿肌反射下降或消失,3例逼尿肌反射亢进的病人,术后大部分病人尿功能障碍都有一定的改善。这种改善包括尿失禁次数和残留尿量减少,残余尿感觉消失,尿频消失。77例病人手术中都证实圆锥向颅脑方向运动51例术后MRI确诊。结论 通过外科治疗结果的回顾性探讨,泌尿功能障碍和感觉运动损害,成人与婴幼儿和青少年的比较,成人有良好的改善,从症状开始到外科手术,间隔时间短,圆锥向颅脑方向运动,通过MRI进行评估,呈现一个良好的预后。成人脊髓栓系泌尿功能障碍和肛周感觉缺失大于2年的,外科手术后长期随访,也有显著的改善。另外脊髓松解期间术中电生理监测,为预防加重神经损伤,基本上能够达到外科手术满意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