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骨科创建于1958年,年手术量14000余台,年门诊量16万余人次。依托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教育部创新团队、骨与关节精准医学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北京市脊柱疾病研究重点实验室及骨科疾病领域北京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等平台,骨科在骨与关节退行性疾病、创伤、畸形、肿瘤等领域展开系列基础与临床研究,相关成果曾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北京市科技进步一等奖等。2019年中国医院科技量值(STEM)学科排名位列骨外科学全国各医院排名第一名。
一、合作导师简介
祝腾蛟,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骨科主治医师、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
专业方向为骨科脊柱、四肢创伤的治疗,长期从事大段骨缺损与硬脊膜损伤修复和生物材料的临床及基础研究,作为课题负责人主持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AO Trauma亚太地区基金、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院内创新转化基金等在内的国家级、校级及横向基金项目多项。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含共同)发表SCI论文17篇,其中单篇最高IF为18.9分,已授权国家专利4项,其中作为第一发明人的一项发明专利已获得330万元的专利转化,担任International Orthopaedics等杂志审稿专家。曾获北京大学医学部优秀博士后。
田耘,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骨科创伤亚专科主任、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
研究方向:四肢骨髓炎、骨创伤所致骨缺损的快速肢体结构重建、骨质疏松椎体压缩骨折的微创治疗、四肢骨折的微创治疗、生物力学及生物学技术治疗骨折不愈合、3D打印技术在临床中的应用。主要学术成就:应用增材制造技术治疗四肢大段骨缺损,解决了临床中非常疑难的骨髓炎及骨缺损的治疗问题。对骨质疏松椎体压缩骨折进行详细的评估,提出可供参考的治疗标准。作为课题负责人主持包括1项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北京市自然科学基等在内的国家级、省部级、校级及横向基金项目共计10余项,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含共同)发表文章90余篇,其中SCI文章60余篇。
二、研究方向
1. 骨与软组织损伤修复;
2. 新型生物医用材料研发;
3. 骨科常见疾患的发病机制探究。
三、岗位职责
1.独立从事研究工作,包括实验设计、执行、数据分析整理和撰写文章、报告等;
2.参与科研项目管理和实验室管理,协助指导研究生,组织和协调学术交流活动。
四、应聘条件
1.已取得(不超过3年)或即将取得相关专业博士学位,年龄不超过35周岁。基础医学、临床医学、药学和工学等研究方向相关专业博士毕业生;
2.具有较强的临床、科研、创新及团队协作能力,以第一作者在SCI/SSCI收录的杂志上发表或被正式接收论著1篇;
3.责任心强,身体健康,具有较强的科研能力、创新能力及团队协作精神;
4.具有良好的英文阅读、写作和口头表达能力及扎实的专业知识与实验技能,能够独立开展科研工作;
5.符合北京大学医学部有关博士后管理规定(相关网页:https://postdocs.bjmu.edu.cn)。
五、岗位待遇
1.年薪:2024年起,博士后薪酬全面提升;
普通博士后28万元/年;
入选“北医三院启航博士后”项目33万元/年;
入选“北京大学医学部博雅博士后”项目35万元/年;
入选“国家博士后创新人才支持计划”45万元/年;
在站期间表现优秀,年薪提高2万元。
(“北医三院启航博士后”项目、“北京大学医学部博雅博士后”项目拟于2024年3月发布,具体申报信息以通知发布为准)
2.绩效:享受医院科研奖励、科室和课题组绩效奖励。
3.住房:可申请医学部、医院的博士后公寓。
4.户口:非京籍户口可迁入北医集体户,配偶及子女按规定流动。
5.保险:享受公费医疗待遇,缴纳社会保险、住房公积金等。
6.出国:可申请公派出国交流学习。
7.工作:优秀者优先留院工作。
六、招收程序
1.应聘者请将应聘材料发送至:zhutj@bjmu.edu.cn,邮件主题“博士后应聘+姓名+博士毕业学校+专业”;
2.应聘材料:个人简历(包括学习及研究经历),发表论文及参与项目情况(代表作全文pdf),未来研究计划。
七、进站程序
科研型博士后进站时间为每年1月、4月、8月、10月,进站程序如下:
1.申请者至少在进站前两个月与意向合作导师联系,商定博士后期间研究计划, 并在“北医三院官网https://www.puh3.net.cn/-人事招聘-博士后招聘-科研型博士后”栏目中投递简历;
2.医院对博士后的申请资格进行审核,满足条件者可以参加科室及医院组织的面试,择优录用;
3.拟招收博士后体检合格;
4.对拟招收博士后进行公示七日;
5.按要求办理进站手续。
联系人:杨老师
联系电话:010-82265219
联系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花园北路49号北京大学第三医院人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