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研究生6班党支部 熊士凯
本文荣获北医三院“牢记初心使命 书写时代芳华”主题征文三等奖
陈有荣,1990年11月出生, 2011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现为北医三院运动医学科住院总医师,在工作中,他与同事同学并肩作战、团结互助,长期奋战在临床与科研一线。了解他的人都知道,他是一位技术过硬、作风优良、敢打硬战的优秀外科医生和科研工作者。陈有荣在担任住院总医师的岗位上,恪守“厚德载物,止于至善”的人生格言,在临床与科研一线以突出的业绩诠释了一名优秀共产党员积极进取、勇于当担的高尚情操和优秀品格。
图注:运动医学科住院总医师 陈有荣
临床技能扎实、科研水平过硬
中国“外科之父”裘法祖院士曾经说过:“徳不近佛者不可以为医,才不近仙者不可以为医。”作为工作在临床一线的住院总医师,扎实的临床技能是他对自己的基本要求,陈有荣从理论出发,密切结合实际,通过不断地临床实践锻炼了精湛的临床技能,对运动医学相关疾病的诊疗烂熟于心。
他在北大医学接受最系统、最专业临床培训的同时,也看到了疾病给患者及其家庭所带来的痛苦与无奈、体会到了疾病痊愈后那份发自内心的喜悦与感激;在见识医学大家风采的同时,也领悟到“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那份义不容辞的责任。多年的临床经历让他深深地意识到,他面对的不仅仅是冷冰冰的手术刀,更是一张张患者焦虑的面容和期盼的眼神,面对无法治愈的疾病,帮助与安慰也许才是最佳的选择。
作为一名医者,如果说临床技能是一艘船,那么医学研究就是其风帆,在平日临床工作结束以后,他加紧进行临床及基础的科学研究,他长期致力于组织工程修复半月板及软骨损伤的研究工作,参与省部级课题3项,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中英文学术论文十余篇,授权各类专利10项,其提出的一种异质性组织工程半月板构建方法使我校在该领域处于国际先进、国内领先地位;同时构建了一种极具临床转化潜力的载干细胞仿生水凝胶支架组织工程软骨产品;并直接推动了患者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修复局灶性软骨损伤在临床中的合法合规应用。他还多次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并获得第二届华夏骨科生物材料转化会议墙报论文竞赛二等奖。
疫情坚守岗位、凸显党员情怀
去年突如其来的疫情是对中国白衣天使们的一场大考。在后疫情时期的复工复产中,临床工作安排千头万绪,既要保证患者们顺利进行手术,又要保证手术者和医院的防护安全,这个时候住院总的责任可谓十分重大。陈有荣凭借着丰富的临床经验和较强的沟通协调能力,与同事们密切配合,保证了科室患者手术的顺利进行。
图注:陈有荣在手术室
临床任务纷乱繁杂,疫情更是千变万化,当遇到病情复杂的患者或疫情变化时,他经常放弃休息时间,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与同事们共同努力让患者感受到如家庭般的温暖。遇到了年龄大、听力不好的患者,他总是耐着性子一句一句话地重复;遇到了文化水平不高、对医生不理解的患者,他总是深入浅出地解释生涩的专业名词,让患者连连竖起大拇指;遇到了腿脚不好、行动不便的患者,他总是主动地走上前去用双手搀扶患者,一次次用党员的真心、耐心和细心温暖着来自全国各地患者焦虑的心。
“不求闻达于宇宙,但求无愧于内心”
今年,陈有荣在医学路上已经走过了十二个春秋。
纪伯伦曾经说过:“不要因为走得太远而忘记了我们为什么出发”,时间也许可以改变人的容颜,但不变的是他那份“治病救人、为患者解除痛苦”的初心。他仍然清晰地记得十二年前在填报高考志愿时全部填上了“临床医学,不服从调剂”,毅然踏上了医学之路,当年的那份决心和真心最终都化成了一个优秀共产党员的诚心。
在五年的本科学习生涯中,陈有荣理论结合实践,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他逐渐由开始对医学的陌生、到熟悉再到理解,最后立志于要将医学作为自己的终身事业去追求和努力,要将这份事业作为一个普通的党员的基本职责去履行。也正是出于对医学专业的热爱和对医学知识的更高追求,他在本科毕业后考入北大医学成为一名医学研究生,他曾经说很荣幸能够在这个给人带来健康和希望的岗位上继续自己的修行。
图注:陈有荣在实验室
在北医这所著名的医学殿堂里,陈有荣接受了最系统、最专业、最前沿的临床技能培训和科研训练。在这里,他和所有同事、同学一样经历着早出晚归、披星戴月的艰辛,却又感受着手术成功后那份由然而生的自豪,感受到作为一个医者可以给患者带去的安心和平静。他经常和师弟师妹们分享自己的体验,经过多年的临床生涯,面对患者的疑问,从原来的手足无措、惶恐万分变得自信满满、侃侃而谈;原来以为只要学好了医学知识就是一名好医生,后来深深地意识到医学不只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人学,它要求医者不仅要看到患者身上的病,更要看到生病的那个人;在学习的过程中,他不断地发现疾病、认识疾病,在了解患者内心需求的同时,更让他在前行的路上不断剖析自己,重新反思我们所面对的一切。
“不求闻达于宇宙,但求无愧于内心”,作为一名平凡的临床大夫,这是陈有荣给自己的定位。他用真诚、敬业和勤奋感染着周围的每一个人,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证明无论在什么岗位上,一个有着坚定共产主义信念的党员都能够持续发光发热、不仅能够持续地做好自己,更能鼓舞他人,他是一面为患者解除病痛、一心一意为人民服务的党员旗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