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责任

当前位置: 首页 > 专题报道 > 社会责任 > 援藏支边 > 正文

3岁的小旦增,始见光明!

作者:范翔 来自:眼科 时间:2023-04-11 文章点击率:

今年3岁的小旦增(化名)家住西藏阿里地区。在他出生后不久,便出现了双眼畏光、无法固视,直到最近,小旦增也只能由爸爸妈妈抱着或牵着手走路,并且在照相时,小旦增表现为眯眼、不能盯住镜头,只有跟着声音的方向转头,无法展现孩子天真的笑容,小旦增的父母也常因为孩子的眼疾而愁眉不展。

为了让孩子拥有一个“光明”的未来,一家人不远千里从阿里来到拉萨,到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眼科就诊。

“组团式”援藏专家、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眼科范翔副主任医师和团队在接诊后进行了细致的查体和检查,小旦增被确诊为双眼先天性白内障、形觉剥夺性弱视,最佳矫正视力仅有眼前手动,已经达到WHO定义的“盲”的标准。

若不及时进行手术治疗,并配合术后持续的弱视训练,未来将很难恢复正常的视功能。

为了小旦增能尽快重见光明,范翔医生迅速联系北医三院眼科,与儿童白内障专家、斜弱视专家等开展了线上疑难病例讨论,为小旦增制定出综合治疗方案:先后行双眼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后囊膜连续环形撕囊、前部玻璃体切除以及人工晶体植入的四级手术。

用最微创的手段去除病灶、改善预后,并在眼睛视觉的光学通路打开后,进行有效的弱视训练助力其视觉得到正常发育。

线上疑难病例讨论

考虑到小旦增的病情,专家团队充分讨论后达成共识,分别为小旦增的双眼进行手术,降低出现并发症的风险,但两眼的手术间隔时间不宜太长,否则会影响术后双眼视觉的平衡发育与弱视训练。

范翔副主任医师(左)为小旦增手术

3月16日,范翔医生为小旦增进行了左眼手术,小旦增于3月17日顺利出院。2周后,3月30日,范翔医生又为小旦增进行了右眼手术,手术均十分顺利。

术后,小旦增最佳矫正视力双眼均达到了0.3,完全脱离了“盲”与“低视力”的标准,也没有出现继发性青光眼等并发症。

小旦增从范翔医生手中接过小零食

小旦增能在病房走廊内开心地玩耍,进行一些近距离手部的精细操作,独立挑选自己喜爱的小零食,自理能力变强,还能用自信的微笑和大家打招呼。

小旦增术前(左)与术后(右)对比

看到这些,他的父母感到很欣慰,全家人都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医务人员与小旦增一家合影

4月1日,小旦增顺利出院。之后,小旦增还将接受弱视训练,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他就能和正常的孩子一样,“清清楚楚”地欣赏世界的美景了。

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的《“十四五”全国眼健康规划(2021-2025年)》中,明确提出了“加强重点人群重点眼病防治”,需要“强化0-6岁儿童眼保健和视力检查服务”。

对于儿童眼病除近视需要防控以外,也应当关注儿童的致盲性眼病,例如先天性白内障、先天性青光眼、先天性角膜白斑等,要利用先进的手术技术提升儿童盲的复明率,并通过系统化的术后弱视训练,给患儿一个更加光明的未来。

北医三院眼科洪晶主任牵头成立儿童先天性眼部异常MDT团队,通过“组团式”援藏医疗队的支持,以线上授课、手术示教以及规范化培训、指南与共识的深度学习等形式,使得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眼科儿童白内障的综合治疗水平大幅提高,能够常规开展婴幼儿白内障综合治疗,自今年2月起,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眼科已经成功救治近10例儿童白内障患者,初步实现儿童眼病患者“大病不出藏”。

下一步京藏两地将继续携手深度合作,助力西藏地区儿童眼病防治工作的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