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6日,大年初一,来北医三院治疗近半年,经历两次手术的藏族小姑娘俄有和家人一起来到天安门广场。冬季的广场,风不大,但有些凌冽。然而,再冷的天气也没能掩饰住厚厚帽子、口罩下小俄有的灿烂笑容——她终于可以像其他小姑娘一样挺真腰杆了!不到半年的时间,从1米16到1米44 ,13岁的俄有足足“长”了28公分 !
在这不到半年的时间里,藏族小姑娘俄有都经历了哪些?
俄有的家在西藏那曲。她和哥哥巴桑均有严重的脊柱侧弯,平时只能弯着腰慢慢活动,巴桑近半年腰弯得越来越厉害,受挤压的心脏不堪重负,连走路也受到了影响。父亲看到这种情况很是着急,下定决心把家里的牦牛卖掉一部分,给兄妹俩人治病。
他找到在当地驻村的西藏自治区卫计委的羊本加老师寻求帮助。羊本加看到这种情况,马上想到了在自治区人民医院开展医疗人才“组团式”援藏工作的北医三院专家——医务处周洪柱处长和骨科赵衍斌医生。
2017年8月19日,兄妹俩来到了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在这里担任副院长的周洪柱迅速组织了包括儿科、骨科、心内科等相关科室的联合会诊。兄妹均被确诊为重度脊柱侧弯。
疾病确定了,下一步就是如何治疗。援藏的赵衍斌医生正是来自以解决脊柱疑难杂症等而闻名全国的北医三院骨科!同时,还是首批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教育部创新团队。
看到兄妹二人的情况,赵衍斌马上与自己的大后方——三院骨科取得了联系。经过多次前后方会诊,考虑到手术难度与风险及当地条件,决定为兄妹开通绿色通道 ,到京治疗。
2017年8月24日,俄有和哥哥巴桑弓着腰扬着头,在爸爸、舅舅和自治区卫计委的羊本加老师陪同下,从西藏那曲来到北京,来到北医三院。
骨科副主任医师于淼接诊了他们。
为俄有检查病情
为俄有的哥哥巴桑检查病情
兄妹两人均为重度僵硬型脊柱侧弯,也被称为早发性脊柱侧弯。
经过骨科、呼吸内科、心血管内科、儿科、放射科、麻醉科等进一步检查、会诊,两人的情况最终确认下来。
哥哥巴桑不仅脊柱畸形,同时呼吸功能衰竭,嘴唇紫绀。经进一步检查发现卵圆孔未闭,室间隔缺损。心肺功如此弱,无法承受手术。
妹妹俄有相对而言,情况要好些。通过CT扫描发现,小俄有的脊柱已经像“麻花”一样:脊柱不仅后凸,还伴有侧凸。畸形的脊柱后凸角度达100度,侧凸角度达130度。心肺在狭小的胸腔中挤压厉害,加之藏区高原缺氧,俄有也呈现明显的缺氧状态。
若不积极治疗,她的心肺功能会越来越差,可能会出现肺动脉高压、心脏射血分数减低、呼吸功能衰竭等情况。如果不能进行矫形治疗,这种情况,大多数会最终因多脏器功能衰竭而离世。
矫形的关键期是青春期之前,越早越好。进入成年后,畸形的脊柱会增生许多骨刺,脊柱的弹性将缺失,会变得僵硬,手术为时已晚。
俄有还有手术的机会,但她的问题是骨质疏松,体重只有22kg,在同龄孩子中属严重营养不良,如果直接做手术,可能很难下手术台。
为了让俄有提高心肺功能,采取牵引治疗法
俄有被迅速安排住进了北医三院骨科病房,制定了治疗方案——分期手术。
由于俄有的特殊病情,无法一期手术治疗,为了让她提高心肺功能,采取牵引治疗法——头盆牵引法。该方法可以直接使脊柱受力,纵向牵引。这种治疗不影响日常活动,日常活动对心肺功能也起到促进作用。
藏族住院医生达美带来了护士们给俄有买的蛋糕,为了让俄有加强营养,每天都有护士自发给俄有带些高能食物
因为语言障碍,俄有和他的家人需要翻译才能与医生正常交流。正在北医三院骨科进行规范化培训的小汤山医院医生达美主动充当起翻译。达美医生带来了护士们给俄有买的蛋糕。为了让俄有加强营养,每天都有护士自发给俄有带些高能食物,于淼大夫查房时也时常带着美味的食品过来。
俄有的体质在逐步好转。
2017年9月12日,三周后,骨科医生办公室,骨科主任刘忠军主持着疑难病例讨论。
在这里,刘晓光、张克、孙宇、韦峰、曾岩、于淼……众多专家一起,就俄有的病情及治疗情况进行着讨论。
第一次手术
2017年9月13日,第一次手术:头环—骨盆牵引
根据病情,需要先为俄有安装头盆牵拉系统,于淼医生绘制的治疗方案,整个过程熟记于心,手术进行中,在头骨、髂骨分别钉入钢钉,手术历时4个小时。
安装头盆固定连接杆
随后3个多小时的安装过程使俄有疲惫不堪,中途姿势坐着、躺下反复换了三次。在这3个多小时里,医生们或者弯腰或者蹲在地上,进行着牵引环的调试。
头盆固定术后情况
俄有逐渐适应佩戴支架的生活。平原上有规律的生活让俄有的心肺功能得到了恢复。
再次回到骨科病房
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俄有的体质得到了明显改善,身高从刚来时的116cm长到139cm,儿科跟进了营养治疗,俄有的体重也从22kg增长到31kg ,脊柱侧弯的曲度从130度纠正到70多度,大家对她的二次手术充满信心。
二次手术前
俄有再回到病房准备二次手术前,护士们为俄有加油鼓劲,希望她能手术成功。
俄有充满信任和坚定的眼神
2018年1月18日,第二次手术:拆除牵引、脊柱融合术
术前,俄有充满信任和坚定地眼神给了主刀医生于淼莫大的信心。
脊柱矫形术
长长的手术计划,于淼和他的团队反复推敲、核对,胸2-腰3,每一个钉子的入路和角度,每一个椎体的特殊形态,都牢牢记在他的脑中。
经过12个小时,克服了脊柱侧凸角度大,椎体自身旋转生长难以定位椎体位置,骨质疏松致使置钉困难等难关后,俄有的手术终于成功了!如此大的手术,术中出血仅800ml。
手术成功
家人看到俄有平安推出手术室,欣喜非常。医生向家属交代了俄有的情况,并告诉他们,手术成功了,但需要在ICU观察两天,防止出现意外。
顺利回到普通病房
经过两天的ICU观察治疗后,俄有转到了普通病房。护士长带来了大家买的糕点和水果,希望她能快速恢复身体,一个红色的狗年吉祥物让俄有露出了一个13岁小女孩该有的笑脸。
二次手术后第一次下地
1月25日,骨科病房
俄有术后第一次下地了。在家人既担心又欣喜的目光中,俄有成功站立行走,虽然还需要借助护士的搀扶,但术后的效果还是立竿见影,小俄有身高达到了1米44。
康复
俄有在知道自己的身体术后各项指标良好后,终于安心了。为了向在这5个多月里救治和帮助过她的三院医护人员的感激,出院之际,俄有及她的家人为三院的医护人员献上锦旗和祝福。
曾经照顾过俄有的医护人员也带上自己准备的礼物,送给这个可爱又坚强的藏族女孩,希望她以后一切顺利,身体健康,越长越漂亮。
哥哥巴桑由于身体条件的好转,将继续在北医三院治疗。
天安门
2018年2月17日,出院
从2017年8月25日住院到2018年春节出院,历经5个多月,小俄有从“弯腰驼背”到“亭亭玉立”,身高从116cm长到144cm……
从腼腆害羞到落落大方,祝愿藏族小姑娘俄有,未来之路充满阳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