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责任

当前位置: 首页 > 专题报道 > 社会责任 > 援藏支边 > 正文

行医在雪域高原——记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第二批“组团式”援藏医疗队

作者:刘秋怡、胡平、刘静怡 来自:北京大学校报 时间:2018-02-26 文章点击率:

从祖国东部的幽燕之地到遥远的西部雪域高原,跨越3000多公里,他们从一群恪守在北医三院不同岗位的医生变成了怀揣家国情怀、不辱使命的援藏专家;抛家舍业,无畏困难,打破所有未知恐惧的,是他们身上永远肩负着的治病救人的医者仁心。他们就是北医三院第二批组团式援藏专家:普通外科副主任医师蒋斌、妇产科副主任医师迟洪滨、消化科副主任医师姚炜、胸外科副主任医师王京弟、运动医学研究所副主任医师马勇以及肿瘤化疗与放射病科主治医师肖宇。

行医在雪域高原——记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第二批“组团式”援藏医疗队

为进一步促进西藏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贯彻落实中央从“输血式”支援向“造血式”支援转变的战略思路,响应中共中央组织部、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国家卫生计生委开展的医疗人才“组团式”援藏号召,2016年7月27日上午,北医三院第二批“组团式”援藏医疗专家在首都国际机场乘机前往拉萨,开展了为期一年的医疗支援工作。他们与援藏同事、藏区同胞紧密合作、互相协作,尽职尽责,不仅展现三院人的风采,更在上一批同事打下的坚实基础上再创辉煌。

行医在雪域高原——记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第二批“组团式”援藏医疗队

医疗帮扶——从“输血式”到“造血式”

“正规的护理人员短缺,家属充当陪护。在病房里支起高压锅,桌上摆满了糌粑、酥油茶、风干肉,每天早晨我们的查房都在这种独特的味道中进行。”王京弟对初入西藏的行医感受记忆犹新。受客观条件所限,藏区医院的工作人员缺编明显,药物器械缺失严重,血源不足使大型手术的开展受限。另一方面,病人来就诊时病程发现比较晚,手术比较困难。正是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北医三院的援藏专家们排除万难,运斤成风,填补了多项技术空白,为西藏的医疗长足发展提供了支持。

行医在雪域高原——记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第二批“组团式”援藏医疗队

普玛江唐坐落在海拔5373米的西藏山南浪卡子县,比珠峰大本营还高200多米。平日里这个1000多人的小村庄静悄悄,但这一天整个村落沸腾了。在迟洪滨的桌前,挤满了不同年龄的藏族妇女,人很难进去,也根本没法出来。从晨光熹微到暮色四合,仅一天迟洪滨和她的藏区同事接待了450名来做宫颈筛查的病人,不少病人天还未亮就从家里出发,最后还是没能在当天见到这位远道而来的北京专家。

“藏区人民的生活条件艰苦,看病的机会非常宝贵,所以在藏区开设生殖内分泌门诊是很有必要的。”迟洪滨体察到不孕不育专科在藏区存在巨大需求。在她到来之前,作为西藏地区唯一的三甲医院,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这一专项一直处于空白状态。克服了临床检查项目不足、医疗设备落后等困难,迟洪滨开设了生殖内分泌门诊,在她的带领下,科室建立了月报制度,使工作流程完善,并且开设了阴道B超。不孕不育是北医三院的特色专科,藏区各地的患者纷纷赶来,上午的门诊常常要看到下午一点。 一年来,生殖内分泌门诊完成门诊量近3000人次。

一位停经两年多的27岁患者,听说有从北京来的援藏专家,抱着尝试的心理找到了迟洪滨。根据多年门诊的经验和丰富的专业知识,迟洪滨给病人做了明确诊断并进行了宫腔镜检查及粘连分离术。术中探针探入宫腔非常困难,迟洪滨指导医生缓慢而细致地分离粘连部位,术后三天患者就出院了。

在门诊之外,迟洪滨还培养了两名学生,亲力亲为地进行了妇科B超的教学工作;她同时开展了留调和基础研究,针对藏区不孕妇女卵巢功能减退等方面的临床研究空白,申请了两项研究课题,课题经费超过一百万。

“在我刚刚到的时候,外科和肿瘤科的主任听说来了会做ERCP(经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的援藏医生都非常兴奋,纷纷表示希望能给他们解决问题。”姚炜是消化科的副主任医师,早在进藏前他就了解到了ERCP对于藏区的特殊意义。

西藏人民饮食比较油腻,胆管炎和胆源性胰腺炎病人很多,过去这些病人只能通过外科手术治疗,创伤大,恢复时间长,对于反复发作的结石处理起来也有困难。因此在这里开展ERCP手术对于国家“大病不出藏”的目标有着重大的意义。但在此前,藏区没有一家医院能够顺利开展这项操作,之前曾聘请内地专家进行过演示操作,但这些操作多为演示性质,无法真正运用到实际中来,同时医护人员对设备的使用也不熟悉,客观的条件限制了藏区发展此项手术。

带着要把ERCP技术根植于藏区的信念,姚炜从设备调试开始,逐步将ERCP开展起来。在术前准备耗材和设备时,胃镜室护士在电刀设备的设置中找不到ERCP的工作模式,姚炜通过和远在北京的胃镜室护士长程志蓉“视频会诊”,一步步设置好电切仪的参数;在手术中需要针状器械划开胆管,姚炜把弓形刀改制成针形刀进行操作……

通过姚炜和同事的共同努力,消化科共开展了ERCP手术120例;秉持着“造血式”的帮扶精神,培养了两名医生,两人都能完成基本ERCP操作。此外,姚炜完成了藏区首例内镜下乳头开窗术并开展了多例胰管支架置入术。

基于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受援科室的具体情况,结合北医三院的学科优势,第二批援藏专家们通过交流和讨论,制订了各个科室的中长期发展规划,填补多项空白,承袭“造血式”的帮扶。运动医学研究所马勇在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开展了膝关节镜手术,填补当地相关领域空白,多次在院外讲座进行科普宣讲,扩大医院和学科影响。普通外科蒋斌完成手术80余例,腹腔镜下成人腹壁疝修补50余例,带教2名医师熟练掌握该项技术,开展肝包虫的精准肝切除5例,参与制订了自治区肝包虫病的围手术期规范,填补了之前的空白。由于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胸外科力量非常薄弱,胸外科王京弟医生在这里主要进行疑难跟常规手术带教,完成了80余例手术,开展常规气管镜下的术后气道管理;通过传帮带,当地医院胸科高年资主治医师已可独立开展上述手术和治疗。肿瘤化疗与放射科的肖宇,根据藏区肿瘤发病情况,制订了一系列培训计划,进行了系统性的年轻医生培训,完善了15类肿瘤的治疗规范,组织了多次基层肿瘤普查活动。利用组团式优势联合各科室进行多学科病例讨论及治疗,使很多以前要辗转内地的患者在自治区医院得到有效治疗。

克服困难——“在当地氧气瓶是标配”

在北医三院第二批医疗人才组团式援藏工作中,挑战和困难是随处存在的。入藏工作人员面对的最大挑战是高原反应,也称高原病、高山病,是指人体急速进入海拔3000米以上高原暴露于低压低氧环境后产生的各种不适,这是人们由平原入高原地区的常见病。在青藏高原高寒、缺氧、低压、强辐射的艰难环境下,初来的医疗人员常常面临头痛、失眠、食欲减退、疲倦、呼吸困难等问题的困扰。同时,援藏工作也使得医疗人员和家庭长期分离,如何处理好家庭与工作的关系成为他们面临的又一挑战。

尽管有诸多困难,6位医生仍然义无反顾地奔赴西藏,克服了雪域高原的低温缺氧环境,讲政治顾大局,舍小家顾大家,用精湛的医疗技术和忘我的工作热情为藏民服务,不仅出色地完成了任务,还受到当地藏族同胞的高度赞扬。正如北医三院王健全副院长评价的那样:“6位医生用行动体现了三院人绝对忠诚的政治品质,攻坚克难的可贵品质,改革创新的杰出能力和扎实过硬的工作作风,为北医三院争得了荣誉,也为民族团结贡献了力量。”

“我们前方的工作离不开后方的支持。”作为本次援藏医疗队队长的蒋斌深有感触。离开北京的那一天正好是他的生日,在飞机上收到了组织部的领导和机长准备的生日蛋糕,这份特殊的礼物让他非常感动。来到西藏后,高原反应对队员的生活和工作造成了极大困扰,而各方力量的帮助对于医疗队员平稳度过适应期有重要作用。7月27日飞机一落地,北医三院的领导和北大医学部的书记就来到驻地看望医疗团队;前一批队员在交接时也传授给团队很多自己的生活经验;同时,北医三院的各个相关科室都派出支援团队,其中妇产科派出9人的大团队开展学习班,并到藏区海拔4000多米的县城进行基层巡讲;工会组织也提供了很多支援,多次为医疗小组寄来食物、衣服等日常用品,并为援藏医疗人员在京家人提供了各方面帮助。大后方的支持让身处藏区的医疗团队感到虽然与家相隔千山万水,温暖却依旧能传递到高原。

“与其说如何生活,不如说如何适应生存改变下的环境。其实高原反应不是适应而是克服,不会因为你做什么而改变。”肖宇提到在团队回来的时候,会有很多人关心医生们在那里是怎么生活的。克服的过程是漫长的,在当地氧气瓶是标配,晚上睡觉的时候是氧气管的声音和加湿器的声音伴随在周围。虽然有诸多困难,但医生们明白北医三院是坚强的后盾。有三院的帮助和支持,虽然有很多困难,但是医疗团队心中有目标,眼前有希望,所以大家都不会彷徨。

除了大后方的支持,援藏工作队队员同甘共苦,相互鼓励,谱写了真挚的同事情谊。“很多人问我们长期在那儿还有没有高原反应,肯定是有反应的。周末的时候我们团队会一起做饭,也会在食堂包饺子,这也算是适应当地生活的一种办法。”姚炜说。来到藏区一段时间后,医生们在宿舍还是离不开氧气,高原反应也依旧伴随着他们早出晚归。刚到第三天,迟洪滨因为高原病晕倒,这是人在高原恶劣的环境里急剧缺氧状态下的反应。得知这一情况后,三院院长乔杰特地从医院取了120支葡萄糖,经过批准后直接随身带到了拉萨,让援藏医生非常感动。7月初迟洪滨左脚韧带断了,马勇为她制作了拐棍,团队里的其他医生帮助打饭,这个过程让她深深体会到了家的温暖。

“对于普通医生来说,我们抛家舍业到高原缺氧地区坚守一年,实际上是为了普通人,是因为他们有需求,我们挽救一个生命同时也给一个家庭带来希望,没有辜负那些期待的眼神。”王京弟表达了援藏的初衷。每次有儿童来就诊,都能让他想起自己3岁的女儿。思念之情溢于言表,但同时他也明白救死扶伤在这片土地上更显意义重要。在奔赴藏区时,迟洪滨的母亲已经82岁高龄,儿子正在读高二,尽管家庭情况特殊,她仍然保持共产党员的奉献精神前往藏区。

在团队动身前,消化科周丽雅主任曾询问科室第一个报名的李渊大夫有无生活上的困难,李渊的态度坚决而诚恳:“完全没问题,组织要求时间多长都可以,有困难自己可以克服。”谈话后,周丽雅感慨医生们给自己上了一堂课,援藏医生们受到党的教育多年,家国情怀和政治觉悟已在胸中。他们关键时刻舍小家为大家。周丽雅对于援藏医生克服困难的品质进行了高度赞扬:“这种无私奉献精神,证明了他们是可靠的,更是可爱的。有了这样的年轻人团队,医院的发展是有希望的,前景更是美好的。我为北医三院有这样的团队成员感到十分骄傲。”

医患之情——最是那一抹微笑

这里是平均海拔超过3600米的高原,空气稀薄,寒冷干燥,一切生命都接受着来自严酷天气的考验;经幡浮动,佛塔林立,除了祈求神灵的庇佑,藏民的健康安危更系托在这群行走在高原之上的医生身上。健康所系,性命相依,因为彼此的信任,由衷的感恩,才让发生在藏区的这一幕幕医患之情的故事显得格外真切感人,犹如氤氲缭绕的藏香沁人心脾,暖人肺腑。

“色珍是一名1岁10个月的小女孩,不知为什么,每当看到她,我就会想起自己3岁的女儿,同样的笑容,天真无邪。”回忆起与色珍相处的时光,王京弟总会带着浅浅的微笑。色珍来自拉萨郊区,因患肺炎,并在当地医院发现左侧胸腔内有肿物,病情急且年龄小,辗转数家医院后来到了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胸外科住院治疗。“每次查房来到她的床边,她都会对我们露出甜甜的笑容,熟悉了之后,更会让我抱起来,抓住我的胸卡左右端详。”如此天真烂漫的色珍让王京弟内心不禁泛起丝丝怜爱。除了紧张地准备手术,他更是抽空去买了一只毛绒绒的维尼熊作为色珍的陪伴礼物。手术后顺利恢复的色珍,抱着可爱的维尼熊下了病床。

王京弟调侃地说自己老了,色珍会亲昵地用藏语呼唤自己为爷爷,这一声朴素而童真的呼唤又何尝不是幼小的色珍所给予医者最好的礼物呢?

“出院的时候病人紧紧拉着我的手放到她的额头,虽然没有什么语言的交流,也不懂这种礼节意味着什么,但我感觉到了她手心中传来的热力和感激。”姚炜如此描述着完成胆管结石取出术后的病人对他虔诚而神秘的感谢。这种场景几乎每天都会发生在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的各个病房,因为语言障碍,善良淳朴的藏民们会用他们最真挚热切的眼神,最温暖纯粹的笑容来表达他们对援藏医生们溢于言表的崇敬与感激。在曲水县才纳乡义诊,藏区老人甚至将医生们分发的药品视如珍宝,小心翼翼地收好,双手合十致谢。

“洛桑的眼神里看不到绝望、恐惧、焦虑,只能用一个词形容‘平和’,对着他说话时,他尽管不懂我在说什么,但他会时不时颔首应答,甚至嘴角会有微笑,那分明在说:我相信你,并感谢你。”面对病情严重到连自己也束手无策的牧民洛桑,肖宇在深深苦恼如何字斟句酌向其女儿解释什么是姑息治疗,什么是临终关怀时,“那一刻,听到洛桑女儿一声轻轻的谢谢,得到安慰的,不是她,而是我!”肖宇说,“自己的内心也逐渐变得柔软起来。”在这里,天地变得清晰,空气也那么明澈,病房里的患者很多,但看不到曾熟悉的悲恐焦虑,有的只是沉香弥漫和轻柔的诵经声,面对困苦,祈祷中获得内心的平静似乎是最有效的药物。

无垠苍穹之下,雪域高原之上,温馨和谐的医患关系除了在于藏民对医者无上的敬意,更在于医患之间的绝对信任和相互配合与尊重:姚炜在考虑患者病情稳定的情况下,尊重其算命结果并推迟一周手术;由蒋斌负责的病情复杂的3岁小女孩拉珍,怀着对医生的高度信任使其家属选择了虽有巨大风险却最合理的手术方案,让医者无畏向前;面对因驱赶狼群,而被受惊的鹿用鹿角顶翻后骨折的康巴汉子,王京弟握着他粗糙的大手,敬佩他的勇毅与刚强……

在雪域苍凉辽阔的天地之间,在恢弘壮丽的布达拉宫面前,藏区人民坚守着内心虔诚的信仰,并淡然将生死寄于神山之上,“在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信仰的底线一再受到挑战,他们却像一股清流,涤荡我们的内心”。因而这里没有谩骂,没有争执,热爱与敬畏,尊重与感恩在医患之间静静流淌,发酵为彼此无数美好的记忆。

这批援藏团队正式回来是2017年8月15日,在此之前,第三批援藏医疗队又整装出发,两批医疗队专家们进行了压茬式工作交接。

行医在雪域高原——记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第二批“组团式”援藏医疗队

第二批“组团式”援藏医疗队的专家们完成了很多有开创性的工作,获得了很多荣誉。三院援藏专家作为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医疗人才“组团式”援藏医疗队的一部分,荣获全国工人先锋号(集体奖项)。姚炜援藏期间为西藏地区提供百分之百成功率的ERCP取石术,使这些本需要出藏治疗的患者在家乡就得到了与在首都北京同样及时有效的高水平的微创治疗。姚炜荣获了西藏自治区组织部和拉萨市总工会授予的“优秀援藏专家”“民族团结先进个人”双称号。正如获得“优秀援藏专家”和“西藏自治区卫生计生委直属机关优秀共产党员”称号的迟洪滨说的那样,一年的工作过得很快,医生们到达西藏,治病救人,充分认识到西藏对我国的重要性,也认识到医疗援藏工作对维护稳定、促进发展的重要意义,一年多的援藏工作对医疗工作者的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都有重要提升作用。援藏是一种缘分,亦是一种责任,更是一种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