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文化

当前位置: 首页 > 医院文化 > 人文三院 > 正文

表扬信

作者:鲍慧玲 来自:院刊 时间:2018-01-02 文章点击率:

【编者按】近日,医院收到了一封表扬信,作者是我院一位儿科医生,她讲述了自己作为一名患者家属的亲身经历和作为一名医务人员的感触......

尊敬的医院领导:

我作为一名工作多年的临床医生,今天我谨从一个医生的角度来说一说我们医院的一位好医生。

2017年11月17日,家中亲戚因胸闷、胸痛、乏力、出汗而入住我院心内科一病房,主治大夫是徐昕晔主治医师:此患者有冠心病史,于十几年前曾经做过心脏支架手术。此次住院的目的是做心脏的全面检查和心导管检查。在住院第一天,从血常规和血生化检查结果中,徐大夫发现了患者贫血和营养不良的情况:徐大夫不肯放弃这一现象,反复追问病史,一遍又一遍的与患者及家属沟通交谈,从中寻找蛛丝马迹,心导管手术从原定的周二推至周三,又从周三推至周四。终于通过胸椎核磁检查找到了真正的病因——胸4-5恶性骨肿瘤。

至此,心内科的诊治已告一段落,他完成任务了。然而徐大夫不辞辛苦,下班时间仍然在病房与家属商榷怎样与患者交待、告知病情,并积极与相关科室(骨科、放射科、血液科)联系后续诊断治疗问题,还为病人后续的治疗做好了身体条件的准备。

今天在这里表扬他,不仅仅是他为亲戚查出了这么大的病患,而是发自内心的感受到这真是一位难得的好医生,家属认为徐大夫完全可以为患者如期施行心导管手术,然后做出诊断并出院,这是顺理成章的程序,然而他却并没有这么做。

我们家里有来自北京各大医院多名医务工作者,上至泰斗级著名院士,下至从医多年的普通医生,我们深知目前的医疗环境与大夫的难当,而徐大夫这种认真负责,一丝不苟,思维缜密,不肯放弃的诊治精神,就是我们所说的医德,还有他良好的医患沟通技巧,也正是医学人文精神的需要,是医学发展的需要。良好的沟通技巧成为每个医生成功的必要条件,只有掌握了医患沟通技巧,作为医生才能是一名合格的医生,才能是一位有成就感的医生。

在当前医患关系颇为紧张的情形下,作为医务工作者在这一矛盾中,如何用我们的高度责任心,耐心细致的工作态度,与患者交流沟通,是我们都应该思考的问题。我觉得徐大夫所表现出来的良好的医德和医患沟通技巧,正是我们许多医生还缺乏而需要学习的品德和能力。无论我们是普通医生、专家或教授,都需要认真学习。希望医院能够宣扬这种精神,使我们的医生都成为患者满意的医生,患者信任的医生,患者需要的医生——真正的好医生。

我为我们的北医三院和心内科培养出了这么好的医生而感到骄傲!

北医三院儿科 鲍慧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