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文化

当前位置: 首页 > 医院文化 > 人文三院 > 正文

一线手记|儿科医生的一天:大年初一在三院值守,生日当天在武汉抗疫

作者:潘维伟 来自:儿科 时间:2020-02-20 文章点击率:

2020年庚子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岁末年初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疫情愈演愈烈,在目睹不断上升的感染人数的焦虑中,在为武汉市医护人员不惧感染风险抢救病人的感动中,1月25日大年初一,我开始了在北医三院儿科一天一夜的值守三线工作。

2月7日,元宵节前一天,我接到通知,作为北医三院第三批援鄂医疗队的一员,前往武汉,投入到另一条战线的抗击疫情工作。

今天(2月18日)是我38岁的生日。虽然远在千里之外,不能和家人团聚,但是在援鄂医疗队的大家庭里,我十分有幸能和你们在一起生活、战斗。亲人和同事们的支持,使我有了坚强的后盾和力量。对我来说,最好的生日礼物就是患者能够痊愈出院。

1月25日 7:30

天气雾蒙蒙的,街上已经鲜有车辆和行人,我来到病房与夜班三线同事进行交接班,得知门诊有个疑似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小患儿和母亲分别两次核酸检测均是阴性,可以解除隔离回家了,由衷为孩子一家感到欣慰。真希望这场疫情赶紧过去,大家都平平安安的。

1月25日 8:00

我带领住院总和三个病房一线,开始了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新生儿病房和普通儿科病房三个病房近80个患儿的交接班和查房。当我们转到新生儿重症监护室4床时,我的心突然绷紧了,这是一个30周体重1200克的早产儿,生后12天,监护仪上显示着他的心率210次/分。我对他进行了查体,发现患儿反应弱,在不哭不闹的情况下心率明显增快。

一线手记|儿科医生的一天:大年初一在三院值守,生日当天在武汉抗疫

“什么原因?”

为了第一时间查找孩子的病因,我迅速做出了决定,立即完善感染指标检查,完善患儿床旁胸片和心脏超声检查。医护团队迅速而有条不紊的进行了上述检查和操作。

辅助结果很快出来了——患儿白细胞明显降低,C反应蛋白明显升高。我立刻意识到患儿发生了感染。给与抗感染治疗,并调整了呼吸机参数增强呼吸支持治疗……

不到半小时,患儿心率逐渐降至正常水平,反应比之前好多了。

看着患儿逐渐红润的脸颊,我和参与治疗的医护都松了一口气。我们心里知道,这一轮与死神的战斗,我们又胜利了。

1月25日 12:00

三个病房所有患儿的查房刚结束,还没有来得及吃一口午饭,就接到了门诊一线曹广娜医生的电话:“门诊前后接诊两个可疑新冠肺炎患儿,都有流行病学病史,一个3岁,一个5岁,都发热伴有咳嗽症状,需要儿科专家组会诊!”

我迅速赶往儿科门诊。随着这次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蔓延,我们儿科已做好充分的防控准备,门诊医护隔离衣、N95口罩、护目镜,面对可能的威胁,面对患病的小宝宝们,防范感染,为了自己,也为了他们。

来到门诊后发现,科主任童笑梅、副主任韩彤妍也在值守新年第一天的专家门诊。得知情况后,她们也赶了过来。我们三人组成的专家组分别对两名患儿的病情进行会诊。

在详细询问流行病史和仔细查体后,结合患儿的化验检查和胸片结果,得出结论:目前两名患儿不够疑似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标准,建议患儿带药后回家隔离观察,若患儿出现症状加重或者密切接触者出现相同症状时,及时就诊。

按照医院要求和儿科的制定流程,我们留下了两名患儿家长的电话,对患儿做医学追踪,监测患儿的病情变化。

1月25日 15:30

我带着一线和二线再一次巡视病房查看患儿。上午新生儿重症监护室4床的小早产儿心律呼吸平稳,吃奶好,其他患儿没有出现特殊变化。

1月25日 17:00

夜间常规查房,三个病区,三个小时的仔细巡查,不能遗漏一点可疑迹象,特别争气的是住院的孩子们状态都很平稳。

踏实!

给今天门诊看过的两位小朋友家长进行了电话追访,当得知小朋友的体温正常,家里人也没有出现任何不适症状的时候,心里更踏实了。

01月26日 1:00

新生儿病房的一个早产儿发生呼吸暂停,经护士及时发现和医生的及时处理后孩子很快就缓了过来。

1月26日 4:00

手术室里一声啼哭,一个32周的早产儿出生。

经过我们的初步复苏后,平稳转到了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又是一阵的忙碌……

1月26日 8:00

正准备下班,听到一阵哭声,3床的小患儿在哭闹,护士赶了过去,我也疾步进了病房……

好在没事!

这就是我做儿科值班三线的一天,平常又不寻常的工作状态。

下夜班后,在微信群里得知北医三院医疗队奔赴武汉的消息,身为三院人,感到特别骄傲而自豪!愿他们早日战胜病毒,早日归来。

我们科的医护也在纷纷报名,积极要求参加到战“疫”第一线。作为全国11.8万儿科医生中的一员,在面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疫情时,我们除了需要在自己的岗位上忙碌值守,还需要逆流而上……

我们不会后退!我们敢于迎接一次次面对生命的挑战!

一线手记|儿科医生的一天:大年初一在三院值守,生日当天在武汉抗疫

后记

2020年2月18日 特殊的生日的心里话

今天是我38岁生日,来武汉也11天了。

在同济医院中法新城院区,目前我们所在的病房是新冠病毒肺炎的危重病房,收治危重病50人,其中气管插管机械通气2人,无创通气4人,绝大多数都需要吸氧。每次上班都是对我体力、精力的挑战,穿着隔离服戴着护目镜,干活颇费力气。每一个病人都需要安慰,危重病人都需要密切的观察生命体征,病情稍后变化就需要紧急治疗。

在污染病区往往没有一刻能闲下来,50个病人,治疗措施分秒必争,而在在清洁区要不停处理50个医嘱,写病程、记查房,还要随时和污染区里面同事沟通,以便随时调整治疗方案。虽然每次上班特别累,但是当看到病人渴望的眼神和对我们信任的神情,我们继续努力,投入“战”斗。

有一位患者令我印象深刻。他是一个80岁的老爷爷,是我收的第一个病人。刚入院时,他发烧、咳嗽,呼吸困难的症状都很明显。从后来的接触中,我了解到他的老伴在这次疫情中不幸去世,她的女儿也打电话和我聊了许久,让我多关心老人。每次只要我有时间都会和老爷子聊一聊鼓励他。经过精心的治疗,当我看到老爷爷的体温正常,咳嗽和呼吸困难明显好转时,我真是发自内心地高兴。活着真好。女儿在失去妈妈后还有他,老爷爷也还有机会和孙辈们享受天伦之乐。

一线手记|儿科医生的一天:大年初一在三院值守,生日当天在武汉抗疫

北医三院援鄂医疗队专业5组合影。后排左二为潘维伟

38岁生日让我终生难忘的是,北医三院援鄂医疗队给二月份生日的队员们集体过生日,今天大家纷纷给我送来了生日祝福,乔杰院长还和我合影留念,这一刻我是幸福的。虽然远在千里不能和家人一起团聚,但是在援鄂医疗队的大家庭里,和你们在一起生活和战斗十分有幸。在这样一个特殊时期,有这样一个精彩的回忆,我要特别感谢家里的亲人和单位同事们,是你们的支持我才有了坚强的后盾和力量。

每一次生日就意味着我又长大一岁,我应该变得更自信更成熟。目前对我来讲最大的鼓励是患者病情好转,最美的生日礼物是患者出院。

真心希望疫情早日过去,武汉还是那个樱花缤纷的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