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第三医院2024年度优秀青年医师奖正式揭晓,青年医生以仁心仁术践行医者使命,用专业能力守护患者健康,今天我们向您介绍的优秀青年医师是:李飞

普通外科主治医师
来院时间:2015年
主要研究方向:胃肠肿瘤的外科综合治疗
最喜欢的一句话:道阻且长,行则将至。每一次出诊、手术、教学、科研皆为挑战,皆是从救治个体到惠泽群体的攀升。除人类之病痛、助健康之完美的道路虽阻且长,然健康所系、性命相托,唯有勤耕不辍,方能不负白衣圣洁,无愧性命相托。
工作中,遇到的最难忘的一件事


在门诊中
2025年,我进入临床工作正好满十年,而我最难忘的一件事,也正发生在十年前。
2015年,我作为一名住院医师,刚刚参加临床工作。一天,急诊收治了一位古稀之年的老奶奶,主诉“腹痛、恶心伴发热2天余”,急诊初步给的诊断是“腹痛原因待查”。
这是一个会令所有年轻医生感到“眼前一黑”的诊断,这6个字背后可能隐藏着各种各样的疾病,就像是把《外科学》《内科学》《妇产科学》三本书扔到我面前,告诉我疾病就在这里面,自己找找吧。
我通过询问病史,发现老人无诱因出现了腹痛,主要集中在下腹部,有腹膜炎的体征,而且呈现进行性加重的态势。随后,我又匆匆看了一下CT的冠状重建位,只看到了一堆低密度、高密度的食物残渣,但也没找到老人腹痛的原因。而此时,老人的腹痛症状还在持续加重。
我转念一想,课本上讲到过,不明原因的腹膜炎是明确的手术指征之一。通过手术“打开肚子”一看,疾病的本质就会揭开面纱了。而上级医师的决策也证实了我的想法,我们给老人进行了急诊手术。

李飞(右一)在手术中
术中,情况如我所料,我们发现了系膜的水肿、炎性的渗出和小肠表面少量脓性的白苔。但是出乎我意料的是,我们在肠壁上发现了一个质硬且尖锐的异物,这个异物已经穿透了肠壁,并且嵌顿在了肠腔内。当主刀的医师把异物揪出来的时候,我惊呼了一声:“天哪,这竟然是一个枣核!”
台上的上级医师抬头看了我一眼说:“李飞啊,术前没看CT就上台了吧”,我说:“我看了呀,老师,没发现什么特殊的啊。”
手术顺利结束之后,我重新将CT的三个层面找出来,一层一层地仔细观看,这才发现,之前被我当成食物残渣的圆形高密度影,在另一个层面上变成了一个十分明显的梭形高密度影,赫然横亘在了肠腔内。
术后,老人的症状得到缓解,康复顺利。之后我再到病房察看老人情况,又追问了病史,“您在发病前吃过带核的食物吗?”
听到这个问题,老人也才想起来,在肚子疼之前一天喝了一碗红枣银耳莲子羹。但是因为老人的牙齿脱落得十分严重,她自己都没有意识到,吃饭时咽下了一颗十分锐利的枣核。
这个病例像一柄柳叶刀,剖开了我的职业认知。十年间,每当接诊老年急腹症患者时,我总会多问一句:“最近吃过带核食物吗?”
当初那个在手术台上惊呼的住院医师,十年后已成为带学生反复研读CT的带教老师。我经常对年轻医生说:“我们与人工智能最大的区别,在于能否从患者松动的牙齿联想到误吞风险,能否在千篇一律的腹痛主诉中捕捉到独特的生命密码。”

为学生讲课
医学的精妙,不在大开大合的手术,而在见微知著的洞察。正如特鲁多医生墓志铭所铭刻的:有时治愈,常常帮助,总是安慰,而永远需要的是,不放过每一个细节的执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