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家简介:
丁士刚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消化科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上胃肠道疾病尤其是胃癌及幽门螺杆菌相关性疾病。中华医学会全科医学分会委员,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肿瘤学组委员,中华医学会流行病学分会询证医学组委员,中华医学会北京分会临床流行病学分会委员。
误区1:有幽门螺杆菌感染就一定会得胃癌
幽门螺杆菌被WHO定为I类致癌原。然而胃癌的发病有多方面的原因,尽管幽门螺杆菌感染和胃癌的发生有明确的关系,但只有少数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患者会发生胃癌。这和患者自身的遗传因素、幽门螺杆菌的毒力因子等都有关系。因此,并不是每个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患者都需要进行根除治疗。目前认为,只有在胃癌高发区、有胃癌家族史或有胃部不适等患者,才需要根除治疗以预防胃癌。
误区2:得了慢性萎缩性胃炎就一定会发展为胃癌
慢性萎缩性胃炎是癌前疾病,但只有不到1%的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最终会发展为胃癌。慢性萎缩性胃炎发生胃癌的高危人群包括:
1、胃癌的家族史
2、来自胃癌高发地区
3、活检发现异型增生
4、活检发现广泛的肠化生
误区3:患了胃癌就活不长了
胃癌分为早期胃癌和进展期胃癌,早期胃癌可以治愈,经过积极综合治疗,进展期胃癌的预后也明显改善。要克服患了胃癌之后的恐惧感。积极配合争取好的预后。
胃癌预防诊治中的常见问题:
1、已有一些研究显示某些维生素等可以预防胃癌,但目前尚无定论,最佳的剂量尚不清楚
2、NSAIDs类药物有预防消化道肿瘤的作用,但同时增加消化道出血的风险,目前不主张常规服用以预防胃癌。
3、胃癌最有效的诊断方法是胃镜检查,对高危人群应进行定期胃镜检查。
4、早期胃癌可以在内镜下微创治疗,可以治愈,因此早期诊断非常重要。
原文链接:http://fashion.ifeng.com/a/20140414/40004057_0.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