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聚焦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媒体聚焦 > 媒体聚焦·视频 > 正文

【BTV—北京您早】新闻发言人“全面二孩”实施 配套不可少

作者:北京您早 来自:北京电视台 时间:2015-11-20 文章点击率:

点击看大图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生殖医学中心副主任 刘平

视频链接:http://tv.cntv.cn/video/C10095/6e2621b61f4f490d800e60900dc5442f

本台记者张晓沁:“要说当下大家议论最多的话题全面二孩政策肯定排在前几位,政策终于是放开了,那么生还是不生,生了谁来带,生了怎么养,一系列具体问题成了大家热议的焦点。而从政府层面考虑,全面二孩政策在当下应对社会老龄化问题上是否迎逢及时,能不能解决社会经济发展中人口再生产的结构性问题,相关地配套政策又该怎么出台?这里是国信办的发布厅,马上进入权威发布。”

中国国际广播电台记者:“为什么不能全面完全地取消生育限制呢?”

国家卫生计生委副主任王培安:“人口众多的基本国情长期不会根本改变。”

中央电视台记者:“我国的计划生育政策是在什么情况下开始推行的?”

国家卫生计生委副主任王培安:“起于忧患,行于艰难,成于均衡。”

彭博新闻社记者:“您如何评估这个新的计划生育政策对出生率的影响?”

国家卫生计生委生育基层指导司司长杨文庄:“最近几年生育水平会有一个提高,最高年份要突破2000万左右,每年净增由于政策因素会在300多万以上。”

中新社记者:“全面两孩政策什么时间正式启动实施?”

国家卫生计生委副主任王培安:“全国人大修法通过之日就是这个政策生效之时。”

十八届五中全会决定,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被外界称为全面二孩。而这一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行动的政策出台如惊雷般炸响在普通人的生活中,朋友圈遭遇刷屏,见面寒喧总要问一句,生还是不生。

市民:“挺好的,因为一开始家里都是一个孩子,总觉得得老大有点跋扈,没有爱心。”

市民:“不用罚钱了。”

市民:“现在全面二孩放开他们还至少有个伴。”

国家卫生计生委副主任王培安:“据调查,20到44岁已婚人群平均子女的理想数是1.93个,那么农村呢是2.1个左右,城镇呢是1.8个左右,还有80%的是希望一个家庭有男有女。”

根据预测,实施全面二孩政策后,本市高龄产妇会明显增加,最近一个星期,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生殖医学中心咨询电话量迅速上升,门诊量也迅速攀升。

患者:“我今年44岁了,新政策给了我一个好机会,但是年龄又大了,来到这是为寻求一个帮助。”

患者:“我今年41岁了,身体的状况不是很好,想借助这个医院的试管婴儿技术来试一下。”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生殖医学中心副主任刘平:“明显的增加的那部分人呢,是我们过去的试管婴儿的老病人。她们可能生过一个孩子了,但她知道自己是不孕症,放开二胎政策她想要生的话,必然还要到这来。”

国家卫生计生委副主任王培安:“要解决生的出的问题,刚才跟大家介绍了,这个目标人群呢40岁到49岁的要占到50了。”

如何避免抢生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从单独二孩政策来看,自2013年11月明确至2014年7月,全国绝大多数省份都已完成地方法规的修定,相隔9个月左右,而女性从怀孕至生育一般需要9至10个月,全面二孩也需要一个落地时间表。

国家卫生计生委副主任王培安:“全国人大修订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和相关地配套实施,然后各地依法组织实施,这么一个步骤。那么全国人大修法通过之日就是这个政策生效之时。”

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教授李强:“计生委大体上就是一种宽容的态度,现在怀了,明年出生,我们都承认他符合政策的特征。因为这种事情很难有一个具体的时间点,它主要还是对人们的生活理念的一种影响,作为一种政策,它调整了我们人口的一种出生节奏,这样的话所有家庭都松一口气。”

我国2000年刚刚进入老龄化门槛,在2000年到2010年10年中,不仅人口老龄化迅速加剧,少子化也日益突出。进入十二五以来,伴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国人口发展呈现出重大转折性变化,总量惯性增长的趋势明显减弱,人口老龄化迅速加快,劳动年龄人口和育龄人口开始减少。

国家卫生计生委副主任王培安:“据预测,实施全面两孩政策2025年可增加约3000万劳动力,应该是3400多万,劳动人年龄结构有所改善。到2050年,老年人口占总人口中所占比重与不调整政策相比,少了2个百分点。”

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教授李强:“就人口来看传统上有这样一个基本规律,就是人口的出生率和父母的文化程度是一个反比例关系。就是父母受教育程度越高,那么他们生孩子越少,农村户籍人口占人口的绝大多数,放开的话大体指城市户籍这一块,由这些因素来分析的话,其实它的影响还是一个缓慢的过程。”

据了解,从2013年单独两孩放开到今年的全面两孩放开,时间相隔仅两年,据国家卫计委统计,到2015年9月底约有176万对单独夫妇提出了再生育的申请,而我国有1100多万符合单独两孩生育条件的夫妇,按这个比例约占16%左右,这一数字不免让人想到单独二孩是否遇冷了?

国家卫生计生委副主任王培安:“16%我来回答你这个问题,政策刚出台,第一年就有16%,应该说不算低,因为明年后年再过几年他还要生啊,他不是一年就生完了。”

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教授李强:“从民族文化上来讲中国人还是比较强调传统上有多子多福想法。其实你要到欧洲一些国家,北欧的一些国家去看,出生率也下降非常快,他们文化中又没有中国文化的多子多福,有可能他们人口老化问题比我们还要突出,所以这次我们调整人口政策放开二孩,应该说还是一个比较适当的时机放开人口政策,这样的话还需要观察一段,放开以后看我们整个出生率到底是什么样的影响。”

另一方面,在全面二孩消息公布后记者在采访中也发现,不少人对要还是不要二孩存在着一些顾虑。

市民:“因为现在负担太大了,每个月吃奶粉也得两千多。”

市民:“我们现在已经有一个月现在是花费五千块钱不够。”

市民:“家里开销70%、80%都得是孩子。”

国家卫生计生委副主任王培安:“第一,要解决生的起的问题,一个是经济的负担问题,再一个就是精力,大家的工作压力都比较大。”

市民:“比较忙,带孩子你要把他带好,所以压力比较大。”

市民:“想过这个问题,后来又考虑到自己的年纪、工作,也必须犹豫。”

国家卫生计生委副主任王培安:“还要解决生的好的问题,生的好就是优生优育的问题。”

弄清了症结方能对症下药,要想要大批本就符合双独、单独政策乃至全面二孩政策的年轻人响应国家号召,再生一个子女,相关配套措施还需更加给力。

国家卫生计生委计划生育基层指导司司长杨文庄:“北京市应当是我们全面两孩政策压力比较大的,因为它现在每个月,就是从单独两孩以来,每个月就3万多进京到妇幼健康机构做备案的,它实际蛮符合有26万的这么一个接待能力,但是预计明年呢可能要达到30万左右,但是呢它通过加强妇幼的服务,加强中转,也是完全能满足需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