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骨科副主任、主任医师 田华
视频链接:
主持人 刘婧:“大家好,欢迎收看今天的《养生堂》节目,我是刘婧。这个天呢真的是越来越冷了,所以呢,在这个季节,我们这个年纪的人,和爸爸妈妈之间的矛盾就开始升级了,大家知道原因是什么吗?原因在这里。这三位阿姨的着装呢都比较不同,但是她们有一个共同点是什么?这是什么?对,说有一句话叫做有一种思念就望穿秋水,有一种寒冷叫做忘穿秋裤,还有一种冷叫做你妈妈觉得你很冷。有人会因为穿秋裤的问题跟自己的孩子吵架的吗?是吧?这个阿姨斩钉截铁地说有,来,您家是儿子女儿啊?”
“是女儿。”
主持人 刘婧:“女儿爱穿秋裤吗?”
“她不爱穿。她可爱臭美。对,她就要穿那个丝袜。”
主持人 刘婧:“就要穿丝袜,就像我一样。”
“是的。”
主持人 刘婧:“那这个时候您也会像我妈妈一样,跟她吵架吗?”
“是呀,我就要跟她大吵呀。”
主持人 刘婧:“您会怎么说?”
“我说你不穿你现在年轻抵抗力好,你到老来了,你的关节就会出毛病的。”
主持人 刘婧:“阿姨,您说的话跟我妈妈说的一模一样,一模一样,来问问旁边那阿姨,刚才您也说有矛盾的是不是?”
“对。”
主持人 刘婧:“您家是儿子女儿?”
“女儿。”
主持人 刘婧:“也是不爱穿秋裤是吗?”
“不爱穿,我们东北的,她出来她也不穿。”
主持人 刘婧:“那您会怎么跟她争吵?”
“我说你穿上,你像我现在这关节炎就非常严重。”
主持人 刘婧:“您就有关节炎。”
“对对对。”
主持人 刘婧:“是因为年轻的时候没穿秋裤吗?”
“我年轻时候我也穿啊,但我们那时候太冷啊。”
主持人 刘婧:“年轻的时候穿的,年老了还是得关节炎啊?”
“对,和天气有关系。”
主持人 刘婧:“因为我听说过,我周围有的阿姨,即使现在是夏天,她也可能会要穿秋裤。因为有风的时候,或者天气突然一凉,进了空调房间,她就会特别的疼,您有这样的情况吗?”
“我有这种感觉。”
主持人 刘婧:“真的。”
“因为我夏天的时候,就是这个风湿一犯的时候,我就得穿秋裤。”
主持人 刘婧:“夏天的时候。”
“夏天的时候。对。”
主持人 刘婧:“哪怕现在已经40度了。”
“对,我也得穿上。这腿冒风,就膝关节这儿。”
主持人 刘婧:“如果不穿会怎么样?”
“疼啊。”
主持人 刘婧:“即使是夏天会也得疼很厉害?”
“对对,会疼的。”
主持人 刘婧:“我看您和旁边的这位阿姨穿得都挺厚的。但是从厚度来讲,你们可能没有再旁边的这位阿姨穿得更多一点。阿姨您穿了几条秋裤。我现在穿了三条。一条秋裤两条绒裤。”
主持人 刘婧:“一条秋裤两条绒裤?”
“对。”
主持人 刘婧:“再加一外裤。”
“对。四条。”
主持人 刘婧:“一共四条裤子?”
“对。”
主持人 刘婧:“如果不穿成这样关节就会痛?”
“嗯,着风一吹更疼啊。”
主持人 刘婧:“有多疼啊阿姨?”
“快走不动了,快疼的。”
主持人 刘婧:“就是疼得根本没法走路是吗?”
“对呀灌风。”
主持人 刘婧:“到底穿秋裤对我们的膝盖有没有保护,对我们的整个身体有没有保护,如果我们的膝盖受凉了,真的像阿姨一样说的,会得关节炎吗?有多严重?那为此我们可以做点什么呢?掌声有请今天做客《养生堂》的专家,来自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的骨科副主任田华教授,有请田主任。田主任您好。”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骨科副主任 主任医师 田华:“刘靖你好。”
主持人 刘婧:“田主任您好。”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骨科副主任 主任医师 田华:“主持人好。”
主持人 刘婧:“田主任偷偷问问您,您穿秋裤了吗?”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骨科副主任 主任医师 田华:“我跟您说呀刘婧。穿毛裤来的今天。”
主持人 刘婧:“真的假的?”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骨科副主任 主任医师 田华:“开玩笑开玩笑。”
主持人 刘婧:“为什么您都说穿看上去不像啊。”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骨科副主任 主任医师 田华:“开个玩笑啊。其实呢就是说,因为这么说呢,因为最近这段时间以来,我在门诊看的病人里面,好多这个叔叔阿姨穿着毛裤去看门诊。甚至刚才像有一个阿姨穿四条秋裤。”
主持人 刘婧:“四条。绒裤就算是有点像毛裤的意思了,是不是里面有绒。”
“对对对。”
主持人 刘婧:“那她是有一条秋裤两条毛裤,再加上一个挺厚的外裤。”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骨科副主任 主任医师 田华:“四条裤。”
主持人 刘婧:“那真的说如果说冻着了,就会对我们的膝盖,造成那么大的影响吗?你看两位阿姨,都拿自己的切身经历说了。就是因为年轻的时候冻着了,所以现在得了就我们说老寒腿或者关节炎,现在会疼,所以她们会建议下一代,一定要坚持穿秋裤。”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骨科副主任 主任医师 田华:“其实阿姨的观点是目前非常常见的一种说法。就是说年轻的时候,如果不注意保护关节,冬天不注意保暖,不穿的厚一点,年老了就要得关节炎了,是非常常见的一种说法。包括我印象中我上学的时候,我的爸妈也这么说,一定要逼着穿秋裤,甚至穿毛裤穿绒裤的。其实呢,寒冷跟这个关节炎之间,没有明显的关系。我问刘婧个问题,比如现在咱们东北是不是已经冰天雪地了?”
主持人 刘婧:“是,你看北京都下雪了,东北更是白雪皑皑了。”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骨科副主任 主任医师 田华:“那么现在咱们比如说广州南方呢?”
主持人 刘婧:“据说28度。”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骨科副主任 主任医师 田华:“28度。那你想想,你们觉得咱们东北跟南方关节炎的发病率哪大高呢?在咱们这个大多数人的印象里面应该是冰天雪地的这种东北地区,可能发病率更高一些。可能大部分人都这样认为。那么但实际上呢,咱们卫生部(国家卫计委)原来在,我印象中在2005年时候做过一项调查,全国的六个城市包括了东北、华北、华东、西南,比如说哈尔滨、上海、广州、做一个调查,发现呢广东上海的这个骨关节病发病率反而要比东北要高一些。所以说呢从这个角度来讲呢,就是说寒冷跟关节炎之间,没有明显的相关性。一般人老了,绝大部分都要得关节炎了。”
主持人 刘婧:“您的意思是跟年龄的相关性。”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骨科副主任 主任医师 田华:“对对对。”
主持人 刘婧:“比气候条件要更大。”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骨科副主任 主任医师 田华:“对对对。因为咱们说到这个关节炎呢,主要是指老年性关节炎,年龄大了,关节腿疼变形了,关节腿疼不能走路了。这个问题。那么这个骨关节炎的发病率主要是与年龄相关,高度密切相关的。现在国内国外的一些统计数据发现,就是说到了65岁的这个年龄以上的话,你可能得关节炎的发生率可能有70%到80%。”
主持人 刘婧:“70%到80%。那就大部分人都有关节炎。”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骨科副主任 主任医师 田华:“对对对,什么概念呢,就是我们知道现在这个心血管的发病率很高,高血压、冠心病,但实际上骨关节炎的发生率要明显的高于心脏病的发生。所以咱们老年朋友一辈子这一生中可能没有经历过心脏病,但绝大多数人都要经历关节炎的折磨。”
主持人 刘婧:“我们来问问现场的观众吧,有关节炎的请举手。哎哟,还真的是您看上了年纪的叔叔阿姨中大部分都举手了,所以田主任我的理解就是,如果我们年轻的时候,骨关节还相对健康,冻一冻没有什么太大的关系,并不是像我妈妈说一定要穿秋裤不可,但是一旦我们关节受过损伤了,已经有了骨关节炎的基础上,就一定要多多注意无论是保暖还是其他的预防措施,不然很容易会恶化更厉害,是这样吗?”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骨科副主任 主任医师 田华:“对,没错及就是说单纯的这种如果关节是好的关节,这种单纯穿得少一点衣服,这种寒冷,它不会直接导致关节炎的发生。但是如果你关节受过伤,或者说已经有了关节炎的基础的话,这时候你还一定要注意保暖,因为保暖可以减少关节炎乐观发作的这种频率,可以延缓骨关节炎的进程。从这个道理讲保暖是有好处的。”
主持人 刘婧:“对,因为我之所以不爱穿秋裤,还有一个根本原因就是看到很多新闻在说比如说日本的女孩子人家的身体都非常的好,到了冬天雪地里光着大腿,穿着短短的小棉袜,就可以穿着裙子,人家一点都不觉得冷,人家也没觉得骨关节炎的发病率就变得更高,所以是因为本身他们相对来说在那个年纪还相对健康。”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骨科副主任 主任医师 田华:“对对。”
主持人 刘婧:“所以及时稍微冻一下也没有太大的关系。”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骨科副主任 主任医师 田华:“对对对。包括你去日本的话,年轻女孩子可能这样子,腿上就穿一个小的这个,但是他的老年人你看。就没有这么穿的了。”
主持人 刘婧:“对。”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骨科副主任 主任医师 田华:“对。因为老年人在日本人里面,骨关节炎发生率也比较高。所以老年人发生率比较高,你老年人就不会再去穿得比较少,去暴露了。所以保暖一定要,有骨关节炎基础的病人一定要注意保暖,要没有的话,年轻人穿得少一点,你只要觉得还能够自己感觉没有冻的不舒服的情况下,还是可以允许的。”
主持人 刘婧:“所以阿姨你们的女儿还是可以穿裙子的,不是非得穿秋裤的。但前提是一定还没有出现外伤,没有出现骨关节炎。”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骨科副主任 主任医师 田华:“对,别冻感冒了。别冻感冒了。”
主持人 刘婧:“对,也不能冻感冒了这个很关键。那既然我们那么多的观众都说到 了自己会关节疼及到底我们从一个完好无损的关节,到需要做手术的关节,是怎么一个发展的恶化的过程呢?我们也请田主任帮我们介绍一下。”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骨科副主任 主任医师 田华:“大屏幕上呢可以看到,是我们常用的一些膝关节的示意图,我们可以看到这是一个正常的一个膝关节。这个白的呢,就是表明有一层软骨,我们叫软骨。这个软骨呢耐磨的一层,那么后面还会提到不是很厚。那么这张图呢可以看到,这一侧就是内侧,内侧软骨已经出现了一些裂纹的现象。表面呢逐渐逐渐甚至就消失了,没有了,磨没了。在这种呢,最后一张图呢就更厉害了,不只是内侧了,外侧,前方软骨都变坏了。”
主持人 刘婧:“这应该也是一个年龄的增长。”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骨科副主任 主任医师 田华:“这是一个骨关节炎从无到有的一个严重程度的一个发展过程。如果到了这种程度,就没有任何办法去治疗了。做关节置换的手术了。”
主持人 刘婧:“所以像这样的一个过程,它是必不可少的,还是我们在它进展的过程当中可以从事各方面的措施来让它走得更绵一点,甚至不出现最后一步的?”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骨科副主任 主任医师 田华:“骨关节炎的发生呢我们没有办法完全阻止它,但是呢我们可以通过一些措施能够延缓它发展,就是把它的进程变慢。比如说就是常做的,我们常给病人提出的一些建议,比如说关节一旦出现问题,关节负重的活动要减少,你负重越大,关节的磨损越大。它是种机械性的磨损。你再就是呢,就是避免做一些这种这种危险的动作导致外伤,一旦外伤之后更麻烦了。包括目前有些药物,现在经常临床提的好多药物,氨基葡萄糖,什么软骨素啊,这些药物呢从道理上讲都是类似保健品。那么它是软骨的一种成分,理论上能力起到一定的修复作用,或者延缓的作用。”
主持人 刘婧:“田主任比如说从第一幅到第二幅,大该是进展是多少年?从第二幅到第三幅必须置换关节,这个进展过程又是多长呢?”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骨科副主任 主任医师 田华:“这个呢没有一个确切的时间,但是呢我们知道,我们的年龄的区分,一般认为骨关节炎的发生率,40岁以上这人就开始蜕变了。就是这个比如说是40岁的关节,关节软骨还是好的,那么到这一步的时候,有可能需要大约我自己想,可能大约可能十年的时间左右。就是40岁,好的关节还是刚刚退变,到50岁的时候,可能就开始出现软骨开始局部可能就已经有磨损了,但不是都这样子,可能是相当一部分人,在门诊的病人里面,在50岁左右的女性患者相当一部分来看腿的,可能就出现了这种退变的过程,那么从这个过程,这个软骨的这种损伤一旦出现之后,它一个恶性循环。它就不像前期那么慢了,那么损伤之后,这个软骨磨损的碎屑呀,然后产生的一些炎症的因子啊,它会加重这个软骨还的过程。它是个恶性的循环的过程。”
主持人 刘婧:“那我想问问,因为我们家的阿姨,她就特别有特点,她跟我说只要是变天,比如说第二天要刮风下雨了,只要是天气有大概超过5度以上的变化,她一定会提前告诉我,说刘婧明天要下雨,你要多穿一件衣服,你出门要带伞,我说你怎么知道的,你那么灵吗?你是看了天气预报吗?她说不是,我已经开始不舒服了,有那种隐隐的疼痛感。咱们现场跟我阿姨有同样感觉的请举手。自备天气预报,是这样的。带着粉色发卡的这位阿姨,您拿着话筒,您跟我说说您是什么情况啊?”
“我是在变天的前一两天,我的关节就会有反应。”
主持人 刘婧:“会有什么样的反应呢?”
“就是有点疼。我开始没注意,后来我发现这个规律了,就是说我这各关节要疼的时候,就要变天就要下雨了,下雨或下雪了。”
主持人 刘婧:“好,谢谢阿姨。”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骨科副主任 主任医师 田华:“就是包括你们家阿姨李靖,包括这个阿姨说的像天气预报员一样,其实我在门诊呢,因为我的病人呢,主要是中老年人,关节出现问题的过来找我。其实不只是一个人这么说,我的腿就像是真像天气预报员一样,只要天一变天,刮风下雨呀,温度降啊,立马就感受到了。其实这里面呢,就是是有一个关节呢,只要有了问题,不管是哪种炎症哪种病变,都会对寒冷比较敏感。潮湿、受风都比较敏感,对刚才咱们提的话题,不是说寒冷能够导致关节炎,而是因为你关节先得了问题,有了问题以后,对这个外界的这种天气比较敏感而已。”
主持人 刘婧:“刚才田主任提到了门诊的问题,关于田主任的门诊,关于骨科的门诊。我们也专门制作了一个非常可爱的动画,我们大家先看一看这个动画,我们再请田主任解释一下,一起来看大屏幕。”
说到夏天和冬天膝关节的病人在数量上有多少区别呢?今年七八月份北医三院关节出现问题,最终需要住院做手术的病人排队的时间需要大约三周。但是,从现在开始,需要等三个月的时间。两个对比就很清楚的看到,冬天的患者要多很多。那究竟为什么,这些患者会扎堆在冬天来医院就诊?
主持人 刘婧:“那么多人都会选择在冬天去做手术还有一个原因,因为夏天不疼冬天疼。”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骨科副主任 主任医师 田华:“对对对。”
主持人 刘婧:“一发作的时候你才知道这个病很痛苦。”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骨科副主任 主任医师 田华:“对对对。”
主持人 刘婧:“你才说那我鼓足勇气去找大夫去做手术吧。”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骨科副主任 主任医师 田华:“对。”
主持人 刘婧:“而没有提前想到未雨绸缪一点,田主任也专门请来一位患者,有请尹阿姨上台跟我们聊一聊,慢慢走慢慢走。就是所以您穿了那么多的秋裤是吗?来,慢慢走,慢慢走。阿姨可以站着吗?”
“可以。”
主持人 刘婧:“好嘞。那您转过来,我们掌声欢迎一下尹阿姨。”
“我这个腿疼了五年了,我是想着今年做手术,我找的这个田主任。”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骨科副主任 主任医师 田华:“画面上这个穿了绒裤秋裤的这个阿姨。”
主持人 刘婧:“这就是尹阿姨?”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骨科副主任 主任医师 田华:“我就问因为你已经疼了五年了。”
“对,以前没这么严重啊?”
主持人 刘婧:“今年是更严重了?”
“现在严重了,以前就是这儿疼,现在都串这两边了。”
主持人 刘婧:“两边都疼。”
“对。我就是着急了。”
主持人 刘婧:“冬天会更厉害吗?”
“更厉害吧。越冷越厉害。就是以前发展的时候它没这么厉害,现在就是觉得太厉害了。”
主持人 刘婧:“就是您说了不仅仅是膝盖疼?”
“对。”
主持人 刘婧:“膝盖两边都疼?吹风的时候疼还是平时您这么待着就疼?”
“平时也疼,但是吹风还疼。”
主持人 刘婧:“吹风更疼是吗?”
“对。对。”
主持人 刘婧:“所以您决定了明年怎么着都得做手术?”
“今年排上队就做。排上队就做了。”
主持人 刘婧:“还是跟排队有关系。”
“对。”
主持人 刘婧:“好的,好的,谢谢阿姨。不让您站太久,您慢慢地,走到座位上。小心。这个阿姨刚才也形容了就在膝盖,而且慢慢地蔓延到周围的两边,都会疼。为什么我们的膝关节会对于寒冷对于气候的变化有如此敏感呢?”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骨科副主任 主任医师 田华:“这个问题呢其实呢,今年正好2015年的10月份,在欧洲它有一本杂志叫做《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杂志,刚发表了一篇比较好的文章。文章它做了一些统计,调查了六万多个人,不同的地区,文章的结果是什么呢,就是发现一个是气温,一个是湿度,一个是这个大气压,跟关节的疼痛有密切的相关性。比如说就这里面比如说这个气压,它的解释是这样子,比如说我们冬天的时候气压可能会高一点,然后热胀冷缩嘛。一缩之后局部的分子密度高了,气压要高一点。这种我们身体里边的细胞,这种组织的这种压力跟外面的压力应该是相等的,外面压力一变,组织也跟着变化的。比如说外面压力大了,我的细胞压力相对小,我怎么办呢,我组织要收缩对不对,外面压力小了要组织要膨胀。这种体积的变化,就会刺激这种局部的神经末梢引起疼痛了。另外温度呢,关于这个温度研究更多了,因为从这个温度对,比如说天冷了为什么关节炎疼痛,比较明显,最有说服力的这种说法就是血液循环的说法。天一冷咱们的人我们叫恒温动物对不对?”
主持人 刘婧:“是。”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骨科副主任 主任医师 田华:“恒温动物的概念是什么概念?什么叫恒温动物,刘婧你知道吗?”
主持人 刘婧:“一年四季其实我们的体温是恒定的,36度左右。”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骨科副主任 主任医师 田华:“对对对。其实我们的这种恒温动物的概念,就是说我们的内脏尤其是一定要保持恒定的温度,其实我们的皮肤可以变凉对不对?”
主持人 刘婧:“稍微冻一点不要紧。”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骨科副主任 主任医师 田华:“对对对,所以说呢我们一定要天冷的时候,我们的血液循环一定要去保证我们的心脏、肺、肾脏、肝脏,这些重要器官的它的温度去了,所以我们皮肤的血液循环就少了。去自然保护性的去到内脏去供应循环多了,所以我们的皮肤温度下降了。下降之后呢,比如说我们的膝关节周围本身就是皮包骨头对不对,它不像我大腿有肌肉,膝盖你看看摸摸它没有多少这个,主要是皮包骨头。”
主持人 刘婧:“也没有脂肪。”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骨科副主任 主任医师 田华:“主要脂肪也很少。主要是周边的一些韧带呀、关节囊,一些纤维组织包着它。那么它的血液循环少了之后呢,那么带的氧气养分就少了,血液循环是提供养分的给组织。同时呢我这些组织代谢的产物也带不走了。如果你有关节炎呢,以后有关节有病变的情况下呢,那么产生那些有损伤的因子更多,也带不走了,所以出现了疼痛,关节的这种灵活性变差发僵,都来了这种情况。所以这个温度是很重要的一项,主要是影响血液循环。”
主持人 刘婧:“那有没有什么样好的方法,让我们可以通过一些比如说自我检查就知道我的膝关节可能已经有问题了呢?”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骨科副主任 主任医师 田华:“有一个办法,常用的办法,我可以跟大家说,你就可以腿翘二郎腿是吧,像我一样翘二郎腿,那么我要查的时候呢,就是把右腿翘起来。”
主持人 刘婧:“我们现场的观众还有电视机前的观众我们来跟田主任一起。先把二郎腿翘起来。”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骨科副主任 主任医师 田华:“二郎腿翘起来。翘到右腿的话就用右手。”
主持人 刘婧:“哎哟,这阿姨都翘不了。”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骨科副主任 主任医师 田华:“这阿姨翘不起来了。一翘疼痛了,如果翘不起来就别翘了。不翘起来也没有关系,你就平放着也可以。”
主持人 刘婧:“平放着也行。”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骨科副主任 主任医师 田华:“平放着也可以。它的主要目的呢,因为一翘二郎腿,可能更容易查一点。不翘也没有关系了,它的目的主要要想检查一下关节有没有问题。我现在关节没有问题,我可以翘起来,你要翘不起来不要勉强。右手放在右腿的这个,我们叫髌骨。放到髌骨的表面,这么一盖,你看我的拇指是不是灵活的,是相对独立的一个关节是吧,我的拇指压下来的部位,我能够在这个拇指的这个范围内,慢慢压疼,不用太用劲,太用劲都会疼的对不对。不用太压。这么一挤压的情况下,如果有疼痛,那可能关节有些问题。”
主持人 刘婧:“有疼的吗?有,阿姨您疼。有疼的,还有吗?有,有疼的还不少呢?您的意思就是轻轻地一按。”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骨科副主任 主任医师 田华:“当然这是一个,这是一个常用的办法。为什么呢,为什么查内侧呢,不查外侧你看,就是因为我们关节炎的发生率,百分之七八十的病人,都发生在内侧。”
主持人 刘婧:“也就是这个模型的?”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骨科副主任 主任医师 田华:“对对对。你看咱们这是个模型,这个个大腿,这是膝盖,这是外侧。为什么外侧,外侧有一个小的骨头叫腓骨。内侧是大骨头,一般的疼痛部位在这个部位,所以说你压着髌骨的情况下,拇指一过来正好在这个关节间隙的水平,看见没有。从这个髌骨的旁边往这儿压,这些地方是关节炎最常发的部位。不是全部,百分之七十八的病人都发生在这个位置。”
主持人 刘婧:“所以如果这儿有问题,通过这样轻微的按压。”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骨科副主任 主任医师 田华:“轻微一压的话有疼痛,可能你关节可能已经有退变啊骨关节炎了。”
主持人 刘婧:“那有什么样的办法呢?我记得刚才您提到了,穿得保暖一点不要受风,可能能够让这个疼痛没有那么的敏感。那就是不是要回到我们一开始说到的这个秋裤的话题了。,田主任,你看这三种秋裤,比如说如果要让我们的观众来选择的话,您比较建议大家穿哪一种?”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骨科副主任 主任医师 田华:“对,所以说呢,就要让我选,我建议的话当然选择是靠刘婧哪一侧的那个。”
主持人 刘婧:“有护膝的秋裤。”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骨科副主任 主任医师 田华:“对对对。因为这一侧呢因为第一,你就不用像那位阿姨一样穿四条秋裤了。对不对,因为穿得太多呢也不太建议,因为穿太多之后,你就活动不灵活。甚至容易摔跤。当然有的年龄大了老人说,我也不太在乎形象了,但其实不是在乎形象的问题。你要走路不灵活的情况下,很容易摔倒。一摔倒呢,年龄大了有骨质疏松很容易骨折。所以说一定要不要穿得太臃肿。所以说有意识地把膝关节部位然后加以保护就可以了。如果真的天凉的时候,一般的建议里面穿一条薄的,紧身的贴身的,然后外面穿一条相对厚的。局部膝盖都有保护的。然后就够了。”
主持人 刘婧:“所以不需要像那个阿姨穿四条,甚至更多,一条薄的再加一条我们说绒裤。”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骨科副主任 主任医师 田华:“绒裤主要是膝盖,有意识地保护膝盖就够了。”
主持人 刘婧:“就可以了。”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骨科副主任 主任医师 田华:“对对对。太多了也不是特别建议。因为我们见过这样的门诊病人,穿了很多,就是在家里面或者一拉窗帘,稍微一不注意摔倒了,就是因为穿太多,对对对,灵活性受限。”
主持人 刘婧:“所以穿太多也不是一件太好的事情。”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骨科副主任 主任医师 田华:“年龄大了,本身腿脚有不太方便。再穿得那么臃肿。更容易受伤了,就更不好了。在保暖的基础上,要顾及灵活性,那说到了灵活,其实为什么还要灵活,是因为我们叔叔阿姨除了说我们要穿得更多一点,更重要的是,我们也不可能冬天就24小时窝在家里哪儿都不去。即使到了冬天,我们还是也要运动的,所以运动呢,对于我们身体的各个机能的维持是很重要,更重要的是如何运动的不对的话,有可能对我们的膝盖会有更多的损伤。”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骨科副主任 主任医师 田华:“毫无疑问,毫无疑问。”
主持人 刘婧:“我们是不是应该接下来再讲一讲在穿对秋裤的基础上,还应该做一些什么样合适的运动?那既然说到这儿了,我们给大家准备了各种各样运动的人形板,我们先给大家看一看,九个不同的人形立板,代表着不同的动作,比如说有爬楼梯、有拎重物、有跳有蹲下等等。我们来做一个排序,不伤关节的请大家放到我这一边,如果伤关节请放到田主任的这一边,哪位观众想上来排一排。好,来。这位阿姨您是第一个举手的,来,我们掌声欢迎一下这位阿姨。您来看一看。”
现场这位阿姨很快做出她的分类,看样子她认为大部分的运动都伤关节,真相是这样吗?
主持人 刘婧:“所以您认为不伤膝盖的、不伤关节的只有慢跑和慢走两个相对慢一点的动作?”
“对。”
主持人 刘婧:“伤的是一二三四五六七七个。您觉得更伤一点的是哪几个?”
“更伤一点的是快跑。”
主持人 刘婧:“快跑最伤啊?”
“对。快跑是最伤的。”
主持人 刘婧:“好,对,稍微往前一点。还有吗?”
“还有,踢毽。”
主持人 刘婧:“为什么?”
“因为踢毽活动关节。”
主持人 刘婧:“您觉得活动的时候磨损的更厉害。”
“更厉害。”
主持人 刘婧:“选完了。好,来我们掌声送给这个阿姨。我也不知道对不对,阿姨您先回座,我们来听听田主任的点评。田主任,这阿姨还算是比较果断,来,咱们往前一步。”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骨科副主任 主任医师 田华:“对对对。”
主持人 刘婧:“你看她只选了两个在我这边,慢跑、慢走不伤。”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骨科副主任 主任医师 田华:“其实说起这个关节的这种损伤不损伤来,就是按严格道理上讲,任何运动都要损伤关节。因为我们体重压着,只要走路都有磨损。这是一个相对的概念。”
主持人 刘婧:“相对伤和相对不伤这个概念,阿姨选了这两个毫无疑问,慢跑和慢走,应该对关节没有明显的损伤。”
主持人 刘婧:“相对柔和一点。”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骨科副主任 主任医师 田华:“但这里面呢,我再看一下都是阿姨犹豫半天爬楼梯是吧,其实爬楼这里面呢就是说,我让刘婧选一个,你觉得哪一个最伤关节?”
主持人 刘婧:“如果是最伤,我会选爬楼梯。”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骨科副主任 主任医师 田华:“就是关节炎的发生,它与年轻的时候的这个运动的方式职业都有很大关系。但是呢,比如说我也见过爬山运动员。那么过来之后,他的关节已经出现损伤了,我说你就别爬了以后,他说你要不让我爬山,那不就是我就觉得生活没意义了,他的确他爱好这个爬山。那怎么办,我说那就爬吧,尽量适可而止,如果实在不行了,找我来给你做手术得了。”
主持人 刘婧:“我给你换了。”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骨科副主任 主任医师 田华:“所以说呢从这个对关节的这种软骨的损伤程度来讲,爬山毫无疑问是第一位的。因为爬山的过程中,不只是爬山包括下山,对这个关节的负重都非常大。那么负重越大的活动,对关节的损伤越大。所以爬山毫无疑问是对关节没有好处的。”
主持人 刘婧:“那阿姨选择的踢毽子呢?”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骨科副主任 主任医师 田华:“踢毽子本身呢我倒觉得对关节倒是没有太大的这种危害,但是呢因为踢毽子的时候,咱们老年人,这种中老年踢毽子的时候,比如说毽子落的位置不对。”
主持人 刘婧:“得去够。”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骨科副主任 主任医师 田华:“他去够这个毽子,因为我在门诊碰到不止一例这样的病人,一去够的时候,因为你的这种灵活性不够的话,就把关节给伤着了。所以说踢毽子本身你要柔和一点,别几个人还有类似这种比赛性质的,那种是比较容易伤着关节。但是它对它本身对软骨损伤应该损伤不是特别大,但一定注意别外伤就可以了。”
主持人 刘婧:“那还有拎重物。”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骨科副主任 主任医师 田华:“拎重物呢,就是跟刚才咱们说的这个爬楼梯有点类似,只要我提了重物之后。”
主持人 刘婧:“重量增加。”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骨科副主任 主任医师 田华:“我的重量是不是会压到腿上去了。只要压到腿上,这负担加重的地方,负荷加重了,那么只要走路的时候,他就会增加磨损。所以说提重物对关节本身,如果关节已经得了骨关节炎的情况下,关节已经有疼痛,已经告诉你了,你已经关节有问题了,就提重物的这个姿势,我们也尽量去避免这个东西。”
主持人 刘婧:“那快走呢?”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骨科副主任 主任医师 田华:“快走,那么快走其实是比较建议的。我们在这个不只是关节了,包括我们老年人从心血管的保健来讲,它的这个建议的运动里面,一个是慢跑,一个是快走。”
主持人 刘婧:“那把它拿过来,所以说快走应该还是比较适合的一种办法。”
主持人 刘婧:“好,它是既不伤,又同时对我们的健康有一点好处的。”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骨科副主任 主任医师 田华:“对对对。跳,跳跃呢。”
主持人 刘婧:“这应该不行吧。”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骨科副主任 主任医师 田华:“不是特别好的一种方式。当然不是说不能跳,但是我们如果说关节已经有了骨关节炎的表现,刚才我说的咱们一查,关节已经疼痛,或者说你平时上下楼已经有疼痛的时候,这个跳的动作就尽量减少了,因为跳的最大的危害它是撞击。”
主持人 刘婧:“对,它上下是这样的。”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骨科副主任 主任医师 田华:“是撞击。比如刚才咱们看到那个大屏幕上那个关节炎的片子,软骨已经有损伤了,在撞击的情况下,它会加剧了损伤的过程。所以跳的过程,也不是特别建议去跳的。”
主持人 刘婧:“快跑呢?慢跑可以快跑可以吗?”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骨科副主任 主任医师 田华:“快跑呢,如果说,咱们的腿脚比较灵便是吧,已经还没有我关节疼痛,各方面情况,快跑也不是不可以,可以快跑,但是一旦出现了我的关节已经有预警了,关节有疼痛的不舒服,然后局部压压有疼痛,上下楼不舒服,已经告诉你关节已经有严重的表现的时候,快跑可能也就尽量减少了。还是推荐的办法呢,还是这个慢跑快走,相对比较好的运动方式。那下蹲。”
主持人 刘婧:“还有下蹲。蹲起对膝盖的影响应该也不小吧。”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骨科副主任 主任医师 田华:“在蹲起的情况下挤压最重的,我们的髌骨。所以下蹲的情况下你可以看到,我要完全蹲下来对不对,这前面是什么呀髌骨,我刚才说了髌骨容易软化,蹲下来的时候这个髌骨完全挤压到这个骨头上去了,你看它是不是完全挤压到上面去了。所以对这个髌骨的压力非常大。所以说因为髌骨软化,髌骨关节炎是最常见的一种关节炎的发生的部位,所以下蹲对髌骨是毫无疑问不好的。从另外道理讲,就是说中老年人,也不太建议下蹲。因为下蹲的情况下,会挤压血液循环,增加心脏的负担,咱们中国人喜欢蹲,其实到国外的时候,他很少有咱们这种矮的凳子,他一般都是高脚凳是吧,最多就是沙发了。没有咱们一般的这种马扎这样的凳子。所以说呢蹲着的姿势不太建议。”
主持人 刘婧:“所以请电视机前的观众还有我们现场的观众一定要记住了,不被我们的建议一些运动方式首先就是爬楼梯、踢毽踢、提重物、跳、快跑和蹲。那其中比较重要的就是爬楼梯,提重物和蹲。不能说完全不做,因为我们生活必须再继续,但是尽可能地减少发生的次数,或者放慢发生的频率。刚才说到田主任比较推荐的是快走、慢跑或者慢走。如果身体状况实在不好,像刚才的那位尹阿姨一样的话,也是可以采取的。”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骨科副主任 主任医师 田华:“对对对。比如说我们吃完饭去。”
主持人 刘婧:“遛遛弯。”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骨科副主任 主任医师 田华:“去遛遛弯。散散步,完全不动也不太建议,为什么呀,你知道吗?刘婧。”
主持人 刘婧:“肌肉没有运动。”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骨科副主任 主任医师 田华:“对,一个呢是我们的关节的行走一定要指望肌肉的力量,你要不走肌肉萎缩了,对关节也没有好处,这是其一。其二呢我们这个关节呀,刚才大屏幕显示了,表面有一层软骨对不对,很白的这一层,那么这个软骨为什么发白呢,如果有血就发红了对不对,它是没有血液循环,也没有神经支配的。它是一种非常耐磨的这种纤维组织。”
主持人 刘婧:“我们大家也可以来看看大屏幕,大屏幕上是更大的更清楚的这种。”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骨科副主任 主任医师 田华:“对就是大屏幕上显示相对粉色的这一块儿,这样对我们的软骨。它正常应该是白色的。那么这个软骨呢,相对于在我们这个活动的过程中,它要磨损是不是,所以说如果有些运动,运动不适当的话,会加重这个软骨的磨损。比如说爬山,爬山的情况下,我们是不是特别用力呀,上山的时候用力的,那么我会挤压在包括下面两个大骨头之间,包括这个髌骨跟这个骨头之间,都会非常吃力的磨损,所以会加重软骨的磨损。包括刚才说的下蹲对不对,下蹲的情况下呢,一看到我完全蹲下来的时候,其实这个髌骨前面的髌骨完全挤压到这个骨头上去了,它的压力非常大,而髌骨的这种磨损,是骨关节炎里面是最好发的一个部位之一,所以下蹲的姿势,对关节炎的病人是不太建议的。这样子的。那么另外呢这个刚才说到提到这个软骨它没有血液循环也没有神经,它怎么能够获得营养呢?它就像海绵一样,它要这个关节腔里面,大屏幕上有了,关节腔是吧,关节腔里面是有滑液的,这个软骨的营养住来自于滑液的营养。它通过这种适当的运动,来像海绵一样挤出吸进,挤出吸进,来吸收滑液的营养。所以说即使在冬天也不建议完全不动。还要保持适当的运动。比如刚才说的慢走啊快走啊慢跑啊,都是比较好的一种方式。来保持软骨的营养。否则的话完全不动的情况下,软骨得不到营养,肌肉也得不到锻炼,肌肉萎缩了,对整个机体对关节都没有好处。”
主持人 刘婧:“所以呢刚才田主任很细心的给我们讲了,在这么多九个运动当中我们必须建议大家的是快走,慢走和慢跑,而其他的尤其是爬楼梯、蹲起、提重物,都是最好大家不要做太多,或者太频繁的运动。那既然说到这儿了,我记得田主任一开始我们已经谈到一个话题,就是年轻人我们即使冻一下,在没有任何骨关节炎的基础上还是可以的,不会造成太大的危害,但是一定有一些人是高危人群。就是我们说的,只要出现了一些小小的情况,就很容易得骨性关节炎。那到底是哪些人呢,我们别着急,广告回来马上揭晓。”
主持人 刘婧:“田主任,赶紧帮大家揭晓到底哪些人容易出现骨关节炎,就是我们说到的关节容易受伤呢?”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骨科副主任 主任医师 田华:“那么骨关节炎发生了人群,它有一些好发因素。那么第一类人群我刚才提到了,它与年龄高度相关,所以说老人一定是好发的。那比如说50岁以上,骨关节的发生率就绝大部分在50岁以上的。那么第二类人群呢,女性朋友。与性别有关系。”
主持人 刘婧:“老人,女人。”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骨科副主任 主任医师 田华:“对。”
主持人 刘婧:“女性为什么容易好发骨关节炎啊?”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骨科副主任 主任医师 田华:“那么女性呢,实际上我们已经做了医学上做了很多的研究,为什么女性高发,其实主要是与雌激素水平有关系。一般到50岁之前,男性跟女性之间骨关节的发生率没什么太大区别。女性一旦出现更年期之后的话,雌激素水平降低了,一下子骨关节炎发生率非常高。这是它的发生主要的因素。”
主持人 刘婧:“所以您遇到的那么多关节炎的病人当中,也是以女性尤其是。”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骨科副主任 主任医师 田华:“百分之七八十都是女性为主。”
主持人 刘婧:“绝经期后的女性更多。”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骨科副主任 主任医师 田华:“对对对。那么指两类了。老人、女性,第三个是什么呀?比较胖的人。”
主持人 刘婧:“胖人?为什么,因为太重了吗?”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骨科副主任 主任医师 田华:“对对对。胖人呢,因为我们说膝节最主要的功能是什么呀,是负重功能。它要支撑着我们整个的体重,所以说体重越大的,毫无疑问你的膝关节受的负担越大。你要比相对的比如说,相同的身高,体重比你轻的人,磨损的几率要大。”
主持人 刘婧:“得骨关节炎的可能性也就更高。”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骨科副主任 主任医师 田华:“得骨关节炎的可能性也更高一些。”
主持人 刘婧:“您遇到的病人当中也是这样啊?”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骨科副主任 主任医师 田华:“我做过的一个比较极端的一个病人,你猜多重,不到1米6的身高,女性。”
主持人 刘婧:“女性不到1米6,撑死150斤。”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骨科副主任 主任医师 田华:“240斤。”
主持人 刘婧:“240斤。天呐。”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骨科副主任 主任医师 田华:“不到1米6的身高。你想想她的关节的负担多重,所以这个人才53岁的时候,她的关节已经做过关节置换,已经做完了,已经关节软骨已经磨没了。”
主持人 刘婧:“全都磨没了?”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骨科副主任 主任医师 田华:“对对对。并且我们在每天都在做手术,手术的病人里面大部分老年人都是超重的,咱们能够想起来,能够想想也是,譬如刚才咱们说爬山一样,提重物一样,相当于你提了一身的重物嘛。对不对,所以说你每天的走,每走一步,你的关节的这种负担都是在重物下的这种,高负荷下这种运动的。所以说容易磨损。”
主持人 刘婧:“那三种人了。第四种是?”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骨科副主任 主任医师 田华:“那第四种呢是过度运动的。”
主持人 刘婧:“运动的太多也不好吗?”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骨科副主任 主任医师 田华:“比如说咱们的好多运动员,由于年轻的时候过度地使用了关节,那么他的关节出现的骨关节炎的几率,关节磨损的几率要比同龄人要高。是这样子的。就是说还是一个因为它软骨呢就是在关节两端的一层软骨,它纯粹一种机械性的磨损,用的越多,磨损得越快。所以过劳一定是关节炎发生的一个因素之一。”
主持人 刘婧:“说磨没了也就磨没了。”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骨科副主任 主任医师 田华:“磨没了它就回不来了。它是没法修复的。软骨是没法修复的。”
主持人 刘婧:“其实简单地说,它就是有使用次数的说法。如果年轻的时候您用得太多了。”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骨科副主任 主任医师 田华:“也可以这么理解,对,你要比如说它,它的厚度是固定的。你这辈子然后成人以后,它已经不再增长了,可能比如说就两个毫米的厚度,它不再生长了,所以你用得越多,磨没了就磨没了,回不来了。它没法再生,所以一定要从年轻的时候就开始注意保护关节,就这个道理。骨关节炎刚才说了,它是一种非常常见的疾病,65岁以上,百分之七八十的人都会经历关节的疼痛。就是一个常见病,老年人的常见病,不要我一听说我关节长骨刺了,骨性关节炎了,非常惊恐,非常害怕,没关系的,其实在早期的时候呢,有一些办法可以通过一些自我的保健,或者自我的处理,甚至早期都不用去医院看病。”
主持人 刘婧:“比如说呢?什么样的好办法。”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骨科副主任 主任医师 田华:“比如说咱们刚才看到的及比如说冬天注意保暖,早点穿秋裤这样的办法。”
主持人 刘婧:“该穿还是要穿的。”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骨科副主任 主任医师 田华:“对对对。就是因为寒冷能够诱发关节的疼痛发生或者加重,所以说注意保暖,一定是一个办法。”
主持人 刘婧:“或者说让这样,像那个阿姨刚才讲的,给自己提早地用上护膝。”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骨科副主任 主任医师 田华:“对对对。”
主持人 刘婧:“而且我看今天我们导演准备了不同厚度的护膝,这好像还有专门骑摩托车的。这个护得更结实了,这个相对还薄一点,有棉的还有毛的,这个怎么选呢,什么样的人适合什么样的护膝呀?”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骨科副主任 主任医师 田华:“护膝的这种选择呢,就是说我给大家提供一些建议,就是像这种比较大的这种护膝。”
主持人 刘婧:“机车。”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骨科副主任 主任医师 田华:“对。肯定比如说现在骑这种电动车,骑摩托车的人,可能要注意防护一下。那么其实这种呢不太适合咱们老年朋友穿。骨性关节炎,比如在家里面出来散步遛弯的时候,穿这么厚的,外面还要穿裤子。”
主持人 刘婧:“不方便。”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骨科副主任 主任医师 田华:“很不方便。所以一般来讲选这种相对比较短一点的。像这个刚才就像一个咱们的秋裤上,其中有一种秋裤。”
主持人 刘婧:“对。”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骨科副主任 主任医师 田华:“表面带毛毛的,这种其实你看,它一覆盖在其他地方不太厚。关键部位呢也完全覆盖过来,所以不影响你的关节的活动。灵活性也不受影响,保暖又达到了,所以这种情况比较好一点。”
主持人 刘婧:“我看这个也不不错。这个相对来说灵活性也好。而且不是那么厚,适合没有那么严重的病吧? ”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骨科副主任 主任医师 田华:“对对对。这种呢就适合比如说我天天天气刚刚变凉的时候,那么我穿一条秋裤,就感觉还是关节有点发凉不太舒服,穿这种比较薄一点的。这种薄一点的,还是适合这种情况的。”
主持人 刘婧:“那像这样的。”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骨科副主任 主任医师 田华:“另外一个呢,就这种这个还是比较适合运动。你看到比如说跑步的,比如我们要经常慢跑,或者甚至快走慢跑的穿这种,它因为弹性比较大,比较适合运动。所以说相对比较适合喜欢运动的老年人,也可以穿这种带弹性。”
主持人 刘婧:“这个呢,这个呢?这个还行。”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骨科副主任 主任医师 田华:“这个更厚一些了,对对对。比如说这个呢,你可以看到就它的那个绒绒就要比哪个更大一些,对不对。”
主持人 刘婧:“对,更厚一些。”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骨科副主任 主任医师 田华:“更厚一些。”
主持人 刘婧:“但是它穿戴起来更方便。这个呢你甚至可以放在裤子外面都没关系。就放在我们的外裤外面盖上就可以,比如这种天气真正再进一步冷,到三九天的时候比较冷,刚才提到了,又建议大家出去做适当的运动,像这种比较厚的就比较好。”
主持人 刘婧:“这种应该适合那个尹阿姨吧?”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骨科副主任 主任医师 田华:“那尹阿姨可以。尹阿姨可以穿这种比较。”
主持人 刘婧:“她可以再包在外面。”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骨科副主任 主任医师 田华:“对,包在外面,它又不影响你整体的这种活动,这种情况也比较好一点,是这样子。”
主持人 刘婧:“这是我们说到了保暖的问题,根据自己的可行性,选择穿上去让自己骨关节炎发作没有那么大风险的,就比如说你特别怕冷,你可能就需要穿得更厚一点。”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骨科副主任 主任医师 田华:“对对对。还是总体的原则呢,第一,你要达到保暖的目的,对不对。第二个呢,又不影响你的这种,身体的这种走路啊,慢跑啊慢走这种灵活性。这就够了。”
主持人 刘婧:“那除了保暖呢,还有什么可以做的吗?”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骨科副主任 主任医师 田华:“除了保暖,比如在家里,另外比较简便的办法,一般在门诊比较爱建议患者做的,热敷。比如在家里面我关节有不舒服,在家里面一早一晚的,临水前然后用热水袋,甚至或者热毛巾,做做关节的热敷都可以。”
主持人 刘婧:“就放在膝关节上?”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骨科副主任 主任医师 田华:“就放在膝关节周围。那么另外呢比如说。”
主持人 刘婧:“大概敷长时间啊每天?”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骨科副主任 主任医师 田华:“敷的时间呢,我们一般不建议太短,一般怎么也得半小时。”
主持人 刘婧:“半小时,那水凉了怎么办?”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骨科副主任 主任医师 田华:“凉了你用热毛巾就不太适合,热毛巾经常换。热水袋还可以了,热水袋还可以。甚至有的人可能用一些,经常到门诊的病人也给我提供一些信息,用这种粗盐呀,或者其他的方式,或者蜡疗,它保温的时间比较长,都还可以。”
主持人 刘婧:“有那种烤灯可以吗?”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骨科副主任 主任医师 田华:“烤灯可以。因为不管是现在外面现在的人比以前注意保健,外面的这种医疗器械商店,卖各种各样的烤灯,我不知道你给家里老人。我给我妈也买过这样的。”
主持人 刘婧:“我自己都有用。”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骨科副主任 主任医师 田华:“对对对。因为比如说我腰酸背疼,关节疼,拿过来一烤,他就感觉舒服一些。”
主持人 刘婧:“对。”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骨科副主任 主任医师 田华:“其实它的作用都差不多,有的可能几千块钱,有的可能几百块钱,我倒建议不建议。”
主持人 刘婧:“买太贵的?”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骨科副主任 主任医师 田华:“太贵的。因为它的作用,第一它根治不了你的关节,你的关节一旦得了关节炎,这些做法只是为了帮助你缓解你的疼痛的症状,通过促进血液循环,然后把这些炎性的物质带走,疼痛好一些。但是它不是根治的。所以说热敷烤灯都可以。”
主持人 刘婧:“比如说泡泡温泉呢?”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骨科副主任 主任医师 田华:“泡温泉也是非常好的。”
主持人 刘婧:“这个天最适合。”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骨科副主任 主任医师 田华:“对对对。非常好的。在家里面有条件可以泡泡浴缸。没有的话愿意到外面泡温泉对关节都是有帮助的。说到了保暖,说到了泡腿,主要都是希望我们在膝盖附近,也就是我们容易犯关节炎的附近,血液循环能够加快,导致它的这些炎性的物质可以散发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