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报客户端】1月8日,信息管理与大数据中心计虹主任谈人工智能与医院智慧化建设。
新质生产力在医疗领域有哪些创新发展?医学大模型有哪些突破与进展?在近日召开的2024健康中国数字建设大会暨浙江省人民医院建设发展大会“新一代医学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分会场,与会专家围绕医学大模型创新实践、人工智能(AI)和大数据助力医院高质量发展等话题展开讨论,为智慧医院建设、医学人工智能转化前景谋划蓝图。
计虹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信息管理与大数据中心主任 计虹
新质生产力融入智慧医院建设
在国家层面提出“没有信息化,就没有现代化”的大政方针指引下,面对智能化的全球挑战,结合“科技是关键,信息是灵魂”的总体战略方向,各行各业都希望积极把握这一时代机遇,医疗领域也在探索和实践。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于2024年1月开始人工智能大模型的研究,完成了从通用大模型到医学大模型再到医院专属大模型的构建,形成了以知识、模型、算法为驱动的诊疗新范式。2024年7月,医院发布了“三生大模型”。该模型具备自有数据安全可靠、自主算法效果可信、自研模型应用可控三大优势,在流畅度、准确度等方面表现良好。该模型探索实践场景包括住院病历生成、门诊预问诊、个性化用药指导等。
人工智能给人类社会带来益处,但也会使我们面临新的挑战与风险。人工智能技术存在安全风险和伦理风险。安全风险又包含算法安全、数据安全、网络安全、文化影响冲击、管理体系缺失和物理环境安全等。伦理安全包含公平与偏见,以及隐私保护等。
未来,人类智能与机器智能双向发展势在必行。机器智能侧重于归纳演绎,属于线性想象力,是基于既往知识与模型,而人类智能则具备跳跃性,属于非线性创新思维。就当前而言,机器智能尚无法取代人类。此外,在语言沟通方面,生成式模型存在一定局限性,不仅要实现代码对齐,还应确保道德与价值观的对齐。
生成式人工智能在信息时代涌现,带来了丰富且巨大的创新性资源,但只有内脑与外脑有机结合,才能实现从智能赋“能”到赋“魂”的转变。这是未来人机双元发展的新趋势。在推进过程中,我们应建立可信、重体验、易操作的模型系统,优化算力算法和数据资源,突破高进入门槛技术,促进多元技术融合发展,将新质生产力切实融入智慧医院建设,只有从理论畅想走向实际,才能共同开创智慧应用的新生态。
链接地址:http://jkbshare.183read.cc/article/583378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