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三院要闻 > 正文

大道至简 实干为要

北医三院召开2025年医院工作研讨暨中层干部培训会

作者:宣传中心 来自:宣传中心 时间:2025-02-16 文章点击率:

新春伊始万象更新,齐聚一堂共谋发展。2025年2月15日至16日,北医三院召开2025年医院工作研讨暨中层干部培训会。

65526

会场

大会邀请了第十、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科协名誉主席、中国科学院院士韩启德,北京大学常务副校长、医学部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乔杰,北京大学健康医疗大数据国家研究院副研究员洪申达。北医三院党委书记金昌晓、院长付卫等党政领导班子成员,分院区党政领导,医院相关委员会专家、中层干部、学术带头人后备人选、青年学术骨干等近600人共聚一堂,围绕医院发展现状展开深入交流,剖析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凝聚共识,群策群力,擘画医院高质量发展新蓝图。

7663B

会场

嘉宾致辞

15日上午,在热烈的掌声中,韩启德院士满怀深情走上讲台。“我认真听取了前面的报告,三院的发展欣欣向荣。这也是一个温暖的大家庭,大家在这里学习、成长、生活,我热爱这个大家庭。”

44007

韩启德院士讲话

随后,韩启德院士以“拥抱AI”为题,向与会者分享了自己对人工智能在医学方面应用的思考与启示。

他首先以AI在AlphaFold预测蛋白立体结构、药物分子设计、医学复杂系统研究、病案综合与分析、医院管理、心理与行为研究等医学领域的应用为例,展示了AI在医疗领域应用的巨大潜力。

“AI的发展前景不可限量。然而,医学是人学,要在理解AI局限性的基础上,更好地应用AI,要成为AI的主人。”

韩启德院士随后从使用DeepSeek的体会谈起,深入分析了AI技术在八个方面的局限性,包括:数据偏差、算法偏见、算力限制、黑箱错误环节寻找与责任归属、知识产权、隐私泄露、普遍性与个体性悖论、个人疾病与健康价值观难以体现等。

“热情拥抱,立即行动。”面对AI浪潮,我们一定要热情拥抱AI,保持开放性预测,不盲目吹捧,也不轻易否定。他建议,医院内部开展一次大讨论,并立即行动起来。他建议首先把专用AI大模型用于医院管理系统,充分利用现有数据,优化管理流程,提高医院运营效率。

佩戴着雪花胸针,从哈尔滨赶回北京参会的乔杰院士走上讲台,对北医三院圆满完成亚冬会赛事医疗保障任务表示祝贺,“长期为运动员健康保驾护航,彰显了三院人、北医人的专业精神与责任担当”。

3AB0C

乔杰院士讲话

随后,乔杰院士以“教育科技赋能医院高质量发展”为题作报告。她强调,教育科技推动医院高质量发展,关键在于“培养有本领的人、搭建强有力的平台、完善加速助力推进的体系”。

2024是北京大学“学科质量年”,北大医学通过“医学+X”教育模式、优化临床科学家计划培养体系、实施“医学+X”领航计划、积极拓展外部资源等举措,积极探索科技与医学教育融合。

2025年,是北大的“科技创新年”,强化重大基地平台建设,打造活跃科技创新生态,夯实人才队伍以赋能科技创新原始动力至关重要。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需前瞻布局、及时提升、迅速转化。继续秉持“四个面向”,助力教育强国、科技创新与健康促进,为北大医学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当前附属医院与世界顶尖医院在学科影响力、重要成果产出及全球领军性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仍存在不小差距,要持续努力,不断发展。北医三院应不断优化“三院模式”,加强学科交叉,聚焦重大项目,加强院校合作,促进医院发展。

会议邀请了国家卫健委科教司领导就临床细胞治疗的现状与思考进行了报告。

洪申达副研究员作题为“人工智能与医学:一场双向奔赴”的主题报告,分享了人工智能在医学领域的研究进展和应用实践。

486E5

洪申达副研究员作报告

从AI医学研究前沿出发,他详细阐述了人工智能+医学的研究构成,强调人类眼中与计算机眼中的数据任务区别,以数据、模型、任务三大元素解构AI医学,找到合适的AI合作者。

结合自身在心电AI算法研究、开发临床实用工具上的丰富经验,他深入剖析了AI算法与任务的关系,提出要思考具体任务,以数据驱动的研究思路,发掘传统数据新的生命力,巧妙设计临床试验,建立精准、易用的智能算法,聚焦临床价值不断完善应用,解决实际临床问题,为心血管领域带来新发现。

谈及AI研究的发展趋势,他认为,应充分利用AI技术优势,从发展角度看待目前阶段的局限性,转变思路,在临床应用中发现并解决问题,重新提出过去“不敢想”的问题,通过多学科交叉团队分步骤落地,从临床医生到临床科学家,探索无限可能。

会议现场

工作汇报

3DB84

金昌晓书记作报告

金昌晓书记以“高水平党建引领医院高质量发展”为题,全面总结医院党委工作,部署下一年度工作重点,并提出思考与展望。

在中国式高质量医院建设中,医院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推动党纪学习教育走深走实,完善议事决策机制,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完善选拔任用培养体系。医院坚持“支部建在科室”,抓好“关键少数”,筑牢意识形态阵地。通过讲好三院故事,与时俱进科普理念,留下历史记忆。同时,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强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发挥群团统战工作优势,构建了完善的职工关怀体系。通过畅通热线服务、推进医务社工等工作,提升患者满意度。在承担社会责任方面积极有为,彰显医者担当。

对于医院发展面临的挑战,金昌晓指出,2025年,要立足本职、发展特色、面向未来,围绕医院战略规划,打造医护药技“金名片”。他勉励所有中层干部,保持战略定力、坚定发展自信,注重成事方法,讲规矩遵法纪,以“一流医院、一流学科、一流作风”,在改革创新中不断提升医院实力。

393CA

付卫院长作报告

付卫院长以“提振精气神,筑牢三院魂”为题作报告,回顾医院发展成果,剖析面临的问题,展望未来。

2024年,医院整体呈现稳步发展态势,各项医疗数据显著增长,平台建设再筑新高。教育教学方面,师生荣获多个重要奖项,学生住宿条件得到改善。科研方面,获批北京市重点实验室,院-校合作、双聘模式探索取得新成效。乔杰院士团队获北医三院首个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医院人才队伍不断壮大,多篇高质量论文发表。智慧医院建设再上新台阶,昌平新院区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

展望2025年,对于医院如何保持可持续、健康、良性运行,付卫分析了有关政策及医院运营情况,认为应凝聚共识,促进分院区质与量的双提升,要开辟新赛道,争创新优势。医院将启用海淀北部院区,推进专病门诊等新型门诊服务,落地新技术应用,以AI技术赋能医院发展,加强科技创新。同时,优化学科人才梯队、管理团队,关注年轻人发展。此外,从人员管理、优化床位使用率等方面加强医院精细化管理。

“人勤春来早,开局拉满弓。”付卫呼吁大家认真思考医院可持续发展路径,保持定力,坚定不移地推动医院高质量发展。

39BFD

沈宁副院长作报告

沈宁副院长以“医教协同 育见未来”为题,系统总结了2024年教育教学工作,分析存在的问题与挑战,明确未来方向。

2024年,医院本科生和研究生教育、住院医师规培、进修及继续教育均有序开展,持续推进本博融通一体化的科研能力培训,成立学位论文质量过程管理专家委员会,加强国际交流,扩宽学生视野。同时,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有序推进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课程和教材建设等,并取得新突破。多位师生获国家级、市级奖项。宿舍改造等工作多措并举,全过程育人新实践助力成长。

面对问题与挑战,沈宁提出未来要进一步加强医教协同,营造良好医学教育生态;强化师资国际化视野,响应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推动教育科技人才良性循环。实施教育家精神铸魂强师行动,引领新时代高水平教师队伍建设;持续推进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助力教育教学深层次变革。

445BB

宋纯理副院长作报告

宋纯理副院长以“构建平安医院,打造智慧后勤,推动高质量发展”为题作报告。

2024年,医院聚焦平安医院建设,通过消防设施自查整改、大规模安全培训演练、加强反恐防暴保障力度等举措,坚决落实“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全面提升安全保障效能。同时,开展多部门联合专项整治,积极推进智慧后勤建设,持续加强交通秩序整治、“小而美的大三院”环境改善,努力提高职工就餐满意度,多措并举改善职工工作环境和患者就医体验。

新的一年,宋纯理强调要始终把好安全关,做好开源节流,降本增效,推进空间整改、新院区建设。要以“建设平安、绿色、智慧、人文的现代化医院后勤”作为总目标,建设后勤综合运营智慧化管理和中控室一体化的两项平台。完成智慧工服、消防“云中控”和巡检机器人三项智慧化项目。锚定着力点,编织安全防护网;拓展医院高质量发展、高水平服务的发展空间,有效推进医院基本建设工程。

516D7

李蓉副院长作报告

李蓉副院长以“凝心聚力促发展,奋楫扬帆起新程”为题,回顾总结2024年度医院医疗管理工作,分析发展新形势、新挑战,规划2025年重点工作。

通过深入分析医院各项医疗数据,李蓉指出,医院在学科建设、互联网医院、国际医疗部建设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医技和调剂制剂发展为医院工作提供强大助力。同时,医院全力保障各类应急任务、对口帮扶等工作,展现了国家队的责任与担当。在高质量发展方面,医院不断完善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多举措提升诊疗能力,优化医疗服务,推进智慧医疗与管理,改善患者就医体验。以目标为导向,质控中心建设提质增量,多手段促进医疗质量有效提升。

2025年,医疗工作挑战与机遇并存,李蓉提出未来的聚焦方向,一是加强临床专科能力建设,打造优势专科和特色专科;二是精细医疗质量管理,保驾提质增效;三是优质医疗资源高效配置,进一步提升分院区影响力。高效分配医疗资源、强化基础医疗质量、深化医改,助力医院高质量发展。

35A55

唐熠达副院长作报告

唐熠达副院长以“科研之翼托举学科千帆,信息运营贯通临床百舸”为主题,就医院科研、信息和运营工作进行了报告。

2024年,医院构建全方位、全覆盖的科技创新体系,取得良好成绩;科研项目和成果转化取得新突破;高质量科研工作,有效促进了学科发展。未来,医院将进一步聚焦重大项目、重点科研平台申报,精准定位、细化管理服务举措,构建全域覆盖的科研矩阵,激发创新活力。

信息化方面,医院全面支持“三医”协同发展。通过电子病历七级评审,是近五年全国唯一通过该高级别评审的综合性医院;通过智慧服务四级,为全国综合医院最高级别。未来将持续以需求为导向,以技术为引领,以智慧促发展。

运营管理方面,全面完成年度重点任务,运营助理工作成效显著。未来,将进一步强化成本管控,加强绩效考核,不断提升医院与科室管理水平。

47E4B

李春总会计师作报告

李春总会计师以“精益管理创新路 智慧引领谱新篇”为题作报告。她从“数据看过去、政策看将来、再上新台阶”三方面,报告了医院的财务和采购工作情况。

通过总结医院近年来财务收支、资产变化等情况,李春深入剖析相关政策对医院产生的多重影响。她提出,要通过增强学科影响力、合理控制费用、提升管理效率等智慧策略,深挖发展潜力。

李春强调,2025年要提前进行资金规划,加强预算管理,提高采购效率和质量,信息赋能管理和服务,促进医院发展再上新台阶。

互联网医院办公室、国际医疗部、门诊部、医务处、保卫处负责人分别作专题汇报。

专题汇报

互联网医院办公室副主任张珂从建设历程、现状分析、发展规划等方面作题为“互联网医院现状分析及发展规划”的报告。

国际医疗部主任张志鹏从现状与挑战、问题与对策等方面作题为“国际医疗和特需医疗发展规划”的报告。

门诊部主任朴玉粉从多学科诊疗开展现状、典型案例、待解决的问题及发展规划等方面作题为“多学科会诊开展分析及发展规划”的报告。

医务处处长胥雪冬从医疗质量安全情况、强化三基三严、营造医院质量安全文化等方面作题为“压实医疗安全管控,提升医疗服务质量”的报告。

保卫处处长倪学勇从平安医院的内涵和背景出发,分析了医院安全形势、安全管理的变化以及科室安全管理要点等内容,作题为“平安医院建设——挑战与应对”的报告。

D9FCB

分组讨论

15日晚,与会人员分为10个组,围绕分院区垂直管理、贯彻医保政策、医师胜任力培养体系、互联网医院、人工智能、专病管理、交叉合作等主题展开热烈讨论。

8B145

各组总结汇报

16日上午,10个分组讨论的小组代表就本组提出的问题和对策进行总结汇报。

此次大会搭建起思想交汇、经验交流的平台。会议期间,一系列报告内容丰富、见解独到,激发了与会者对于医院工作的深刻思考及对于医疗卫生领域前沿动态的深度探讨。在提问与讨论环节,现场气氛热烈,大家争相发言,不断进行“思维碰撞”。

“梦虽遥,追则能达;愿虽艰,持则可圆。”大会不仅是一次思想的盛宴,更是新征程的启航号角。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北医三院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始终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把实事做实,合理高效利用空间资源,不断提高育人质量,深化产学研融合发展;把好事做好,全力推动重点项目落地实施,积极推进智慧医院建设,持续提升医院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

大道至简,实干为要,北医三院将继续秉持“团结、奉献、求实、创新”的院训精神,以实际行动奋力书写守护人民健康的时代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