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教育

当前位置: 首页 > 健康教育 > 正文

急性腹泻的防治

发布时间:2015-07-24    点击数:

很多人都有过跑肚拉稀上吐下泻的经历,那么什么是急性腹泻?急性腹泻都是吃出来的吗?欢迎大家对号入座,三伏天气,我到底得了哪种腹泻?!泻性疾病季节。天气逐渐炎热,大排档的生意越发红火,苍蝇、蟑螂等昆虫不断滋生,食物更易腐败变质,种种原因使得急性腹泻患者明显增多。在这里,和大家一起分享一些急性腹泻的防治知识。

1、急性腹泻的定义

正常的排便频次为1次/日~3次/ 周,排便量<200 g/日。

腹泻是指正常排便习惯的一种改变,这种改变包括排便次数增多和粪便性状变松软,甚至出现水样便。急性腹泻是指每日排便次数>3次,排便的总量要>200g/日,持续的时间<14天,值得注意的是腹泻≠便频。

2、腹泻的发病机制和分类

人体每天进食的食物、水和唾液腺、胃、胰腺、胆囊等分泌的液体约有10 L,其中大部分在小肠吸收,少部分经结肠吸收,只有约100 ml的水分经粪便排出体外。另外,肠道本身也会分泌一部分消化液。当肠道吸收能力下降、分泌功能亢进、肠腔内渗透压过高或肠道动力改变时就会引起腹泻,按发病机制可分为:渗出性腹泻、分泌性腹泻、渗透性腹泻和动力性腹泻。

3、腹泻的原因

① 渗出性腹泻是由炎症所引起的腹泻,可分为感染性和非感染性两类。感染性炎症包括肠道局部感染(如细菌性痢疾、阿米巴痢疾、病毒性肠炎等)和累及肠道的全身性感染(如伤寒、沙门氏菌感染、败血症、血吸虫病等)。非感染性炎症多表现为慢性腹泻(如溃疡性结肠炎、克隆氏病、嗜酸粒细胞性胃肠炎、结肠憩室炎以及结肠癌、直肠癌等胃肠道肿瘤)。

② 分泌性腹泻是因肠黏膜受到刺激而致水、电解质分泌过多引起的腹泻。霍乱是典型的分泌性腹泻,另外一些细菌、病毒感染以后分泌的毒素引起分泌性腹泻。

③ 渗透性腹泻是指对食物的消化和分解不完全所引起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消化不良。先天性酶缺乏(如先天性乳糖不耐受症)、胰液分泌不足(慢性胰腺炎)、胆汁分泌减少或排出受阻时(肝病、胆道梗阻性疾病)以及一些高渗性药物(如硫酸镁、某些减肥药等)都可能引起渗透性腹泻。

④ 动力性腹泻是由于肠蠕动过快,致使肠内食糜停留时间缩短,没有充分吸收所致的腹泻。常见于胃肠功能紊乱及甲状腺功能亢进等。

4、急性腹泻的预防

① 渗出性腹泻多是细菌直接破坏肠粘膜,分泌性腹泻多是细菌、病毒的毒素引起,但最终是由于细菌病毒等微生物引起,其原因就是没有注意饮食的卫生,所以预防重点是防止病从口入

a)注意饮用水卫生。饮用水煮沸后用,可杀灭致病微生物。

b)讲究食品卫生。食物要生熟分开,避免交叉污染。吃剩的食物应及时储存在冰箱内,且储存时间不宜过长。食用前要加热,以热透为准。尽量少食用易带致病菌的食物,如螺丝、贝壳、螃蟹等水海产品,食用时要煮熟蒸透。生吃、半生吃、酒泡、醋泡或盐淹后直接食用的方法都不可取。凉拌菜不妨加点醋和蒜。

c)注意手的卫生。饭前、便后手要洗净。

d)清洁环境,灭蝇、灭蟑。

e)尽量减少与腹泻病人的接触,不要共用餐饮用具吃、喝。

② 渗透性腹泻和动力性腹泻多与胃肠道刺激有关,包括食物的刺激,也包括精神心理方面的刺激。其预防措施包括:

a)饮食疗法:不要吃一些生冷的东西,避免吃辛辣及刺激性食物,少饮酒、咖啡、冷饮等

b)适当参加体育锻炼,参与娱乐活动

c)重视心理卫生,解除心理障碍,主动适应社会及周围环境,

d)生活起居应有规律,少熬夜,不过分消耗体力、精力,

e)注意季节气候变化对机体的不良影响

5、腹泻就诊时需向医生提供必要的病史,便于医生判断腹泻的原因和类型,并评估病情、指导治疗。主要包括:

① 腹泻发生的时间、每日几次、每次多少、大便性状(成形?不成形?稀糊状?水样?)、大便颜色(黄色?黑色?红色?绿色?)、大便中其它成分(粘液?脓血?不消化食物?白色膜状物?)、大便气味等

② 伴随症状:发热?腹痛(腹痛位置、程度、性质、缓解方式)?恶心?呕吐?里急后重?头晕?心悸?出汗?少尿?无尿?肌肉痛?意识障碍?

③ 不洁饮食史(进餐时间、地点、可疑食物等)

④ 类似患者接触史、共同进餐者情况

⑤ 外出旅行史

⑥ 既往其它病史、既往腹泻病史

⑦ 特殊用药史:如泻药、减肥药等。

6、急性腹泻还需完善一些化验检查帮助判断腹泻的原因、类型、严重程度等。

① 粪便常规:肉眼看粪便性状(水样?黏液?脓血?不消化食物?脂肪粒?),显微镜下看有否红细胞、白细胞(多提示是否有细菌感染)

② 血常规:白细胞升高(细菌感染?脱水致血液浓缩?)贫血(消化道出血?)

③ 尿常规:协助判断脱水程度

④ 血肾功能及电解质:判断有否电解质紊乱,评价脱水程度

⑤ 霍乱弧菌的筛查及培养

⑥ 粪便培养:明确感染的具体细菌

7、急性腹泻的治疗:

饮食调节:

a)急性期:清淡流质饮食--如蛋白水、果汁、米汤、薄面汤等。

b)排便次数减少后:低脂少渣、细软易消化的流食或半流食--如大米粥、藕粉、烂面条、面片等。

c)腹泻基本停止后:低脂少渣半流质饮食或软饭。如面条、粥、馒头、烂米饭、瘦肉泥等。

d)补充维生素: 复合维生素B和C补充,如鲜桔汁、果汁、番茄汁、菜汤等。

e)少量多餐,以利于消化

f)限制含食物纤维较多的蔬菜水果等食物。

g)早期禁用牛奶、蔗糖等易产气的流质饮食。

h)饮食禁忌 :禁酒,忌食肥肉、坚硬及含食物纤维较多的蔬菜、生冷瓜果、油脂多的点心及冷饮等。

i)不建议完全禁食!!

抗生素的使用:

a)仅适用于由细菌感染引起的腹泻:如细菌性痢疾、其它细菌感染所致的感染性腹泻、细菌性胃肠炎等,伤寒、败血症等全身感染

b)病毒性胃肠炎、病毒所致的感染性腹泻、细菌性食物中毒、消化不良和胃肠功能紊乱等一般无需应用抗生素

c)细菌感染多表现为渗出性腹泻,可有发热、腹痛、黏液脓血便等症状,查血常规白细胞升高,以中性粒细胞升高为主,便常规可见较多红白细胞,借此判断是否需要应用抗生素

d)常用喹诺酮类抗生素,如诺氟沙星、左氧氟沙星等,也可以用青霉素类、头孢类、氨基糖甙类抗生素。

e)口服用药疗效不低于静脉用药

f)慎用抗生素!!(耐药和菌群失调)

补液:

a)首选口服补液,轻-中度脱水以口服补液为主

b)注意补充丢失的电解质-钾、钠、氯等的补充

c)常用口服补液盐(ORS):含有钾、钠、氯、无水葡萄糖等,溶于适量的水后,补充经肠液丢失的水分和电解质。

d)静脉补液指征:严重失水、有休克征象时;严重腹泻,粪便量超过每小时30ml/kg;少尿或无尿;葡萄糖吸收障碍;由于严重呕吐等原因不能口服者;酸碱平衡紊乱,伴有代谢性碱中毒时。

e)输液≠好的快

益生菌:

可以帮助消化,改善肠道蠕动,防治肠内有害细菌繁殖,对消化不良、胃肠功能紊乱以及病毒、细菌感染所致的胃肠炎、感染性腹泻、菌痢等均有一定效果。

对症治疗:

a)止吐药:甲氧氯普胺(胃复安)、多潘立酮(吗丁啉)、维生素B6

b)止泻药:收敛吸附剂-蒙脱石散(思密达);减弱肠道蠕动-洛哌丁胺(易蒙停)、匹维溴铵(得舒特);减少肠道分泌-消旋卡多曲(海兰赛)

c)止痛药:东莨菪碱、山莨菪碱、消旋山莨菪碱(6-542)、颠茄,注意腹痛不能用去痛片等

d)助消化药:乳酶生、多酶片、胃蛋白酶合剂等

中药制剂:

香连丸、固本益肠片等

梁京津

分享

地址:北京海淀区花园北路49号  邮编:100191
联系电话:010-82266699  E-mail:bysy@bjmu.edu.cn

Copyright © 2022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京ICP备05082115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