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教育

当前位置: 首页 > 健康教育 > 正文

埃博拉病毒

发布时间:2015-07-17    点击数:

今日看点:MERS来了吗?埃博拉走了吗?当大家的焦点转移到最新传染病的时候,去年全球沸沸扬扬的埃博拉病例,在西非国家现在仍有报道。请北医三院感染疾病科王伟医生详细为大家解读埃博拉病。

人民网约翰内斯堡2015年6月24日电 (刘畅) 据南非当地媒体报道,近日,塞拉利昂首都弗里敦查出2名埃博拉患者。2名患者均来自贫民区,或将引发病毒扩散。

塞拉利昂国家埃博拉疫情中心发言人西迪·叶海亚·突尼斯(Sidi Yahya Tunis)表示,由于近期弗里敦市内未发现埃博拉新病例,所有埃博拉病毒检疫机构已经关闭。同时,由于新发现的2个病例均在人口密集缺乏卫生设施的贫民区发现,很有可能导致病毒扩散。

5月利比里亚未发现埃博拉病例,但尽管塞拉利昂和几内亚接受数亿美元援助,却依旧未达到埃博拉零病例。

目前为止,埃博拉已在西非造成1.1万人死亡,其中三分之一来自塞拉利昂。

埃博拉病毒,一个古老而又神秘的病毒

埃博拉(Ebola virus)又译作伊波拉病毒。是一种十分罕见的病毒,1976年在苏丹南部和刚果(金)(旧称扎伊尔)的埃博拉河地区发现它的存在后,引起医学界的广泛关注和重视,“埃博拉”由此而得名。

埃博拉病毒(EBoV)属丝状病毒科,长度为970纳米,呈长丝状体,单股负链RNA病毒,有18959个碱基,分子量为4.17×10?。外有包膜,病毒颗粒直径大约80nm,大小100nm×(300~1500)nm,感染能力较强的病毒一般长(665~805)nm左右,有分支形、U形、6形或环形,分支形较常见。有囊膜,表面有(8~10)nm长的纤突,纯病毒粒子由一个螺旋形核糖核壳复合体构成,含负链线性RNA分子和4个毒粒结构蛋白。较长的奇形怪状的病毒粒子相关结构可呈分枝状或盘绕状,长达10微米。

传播途径

埃博拉病毒主要是通过病人的血液、唾液、汗水和分泌物等途径传播。病毒可透过与患者体液直接接触,或与患者皮肤、黏膜等接触而传染。病毒潜伏期可达2至21天,但通常只有5至10天。高危人群包括埃博拉出血热病人、感染动物密切接触的人员如医务人员、检验人员、在埃博拉流行现场的工作人员等。

临床表现

感染潜伏期为2-21天。感染者均是突然出现高烧、头痛、咽喉疼、虚弱和肌肉疼痛。然后是呕吐、腹痛、腹泻,肾功能衰竭。发病后的两星期内,病毒外溢,导致人体内外出血、血液凝固、坏死的血液很快传及全身的各个器官,病人最终出现口腔、鼻腔和肛门出血等症状,患者可在24小时内死亡。死亡率高达50%多。

病毒分型:

已确定埃博拉病毒分4 个亚型,即埃博拉-扎伊尔型(EBO-Zaire)、埃博拉-苏丹型(EBO-Sudan)、埃博拉-莱斯顿型(EBO-R)和埃博拉-科特迪瓦型(EBO-CI)。不同亚型具有不同的特性,EBO-Z和EBO-S对人类和非人类灵长类动物的致病性和致死率很高;EBO-R对人类不致病,对非人类灵长类动物具有致死性作用;EBO-CI对人类有明显的致病性,但一般不致死,对黑猩猩的致死率很高。

地区分布:

埃博拉出血热目前为止主要呈现地方性流行,局限在中非热带雨林和东南非洲热带大草原,但已从开始的苏丹、刚果民主共和国扩展到刚果共和国、中非共和国、利比亚、加蓬、尼日利亚、肯尼亚、科特迪瓦、喀麦隆、津巴布韦、乌干达、埃塞俄比亚以及南非。非洲以外地区偶有病例报道,均属于输入性或实验室意外感染,未发现有埃博拉出血热流行。埃博拉病毒仅在个别国家、地区间歇性流行,在时空上有一定的局限性。

流行区感染,异地发病:到目前为止,美国、英国、瑞士报道过输入病例,均为流行区旅行,参与诊治病人或参与调查研究人员。没有流行。

检测方法

埃博拉病毒是高度危险的病原体,必须在专门的实验设施内进行病毒的分离与鉴定。在非洲疫区主要通过检测埃博拉病毒的特异性IgM和IgG抗体以及检查病毒抗原或核酸等进行诊断。

治疗方法

尚无有效预防和治疗办法。唯一阻止病毒蔓延的方法就是把已经感染的病人完全隔离开来。有研究称注射NPC1阻碍剂可以治疗埃博拉,埃博拉病毒需透过NPC1进入细胞核进行自身复制,NPC1阻碍剂阻断埃博拉病毒复制。

其次是对症支持治疗。

2014年8月4日,美国科学家利用植物生产出一种实验用抗病毒血清。这种血清已提供给感染致命的埃博拉病毒的人道主义救援人员使用。由美国生产的这种药物名为ZMapp。这种药物对人类的安全性尚未得到评估。

王伟,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感染疾病科助理研究员。2010年7月毕业于北京大学医学部,获医学博士学位。一直从事感染性疾病诊治的临床工作和科研工作,主要研究领域为感染性疾病临床和相关基础研究。作为主要完成者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30770939)和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7112145)研究工作,已获得北医三院种子基金1项,在Biochemical and Biophysical Research Communications,Am J Respir Crit Care Med,Acta Pharmacologica Sinica,中国实用内科杂志,世界华人消化杂志,实用医学杂志等杂志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多篇关于感染炎症与免疫方面研究的文章。

分享

地址:北京海淀区花园北路49号  邮编:100191
联系电话:010-82266699  E-mail:bysy@bjmu.edu.cn

Copyright © 2022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京ICP备05082115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