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镜愉,1958年入职北医三院。教授,曾任北医三院职业病科主任,1986年至2000年担任研究生导师,已培养博士生2名,硕士生1名,1992年起享受国务院津贴。研究方向:职业性中毒性疾病的诊治;职业性哮喘的诊治;与免疫机制有关的职业性疾病的诊治。
1958年毕业于北京医科大学医疗系;1958年至1971年,在北京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内科工作;1971年至2000年,在北京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职业病研究中心工作;1985年至1986年,赴美国辛辛那提大学环境医学研究所进修职业性免疫性肺病。
从医六十年整,见证了北医三院一甲子的光阴,与三院同龄的执业经历令我与有荣焉。1958年我刚刚毕业并留在了刚成立的北医三院工作,立志成为一名医术高明的医务工作者。怀着赤子之心,我参与了建院初期的各种工作——无论是基础建设方面的“苦力活”,还是医疗服务方面的探寻摸索,为之付出了辛勤的汗水。在这过去的六十年里,陪着三院经历各种风风雨雨,克服了种种困难。
刚入院的我对一切充满着热情,听从组织的分配,做起了职业病防治的医疗工作——这一做,就是六十年。“爱国,爱党,爱人民”是我始终怀抱的理念并为此在工作岗位上奋斗终生。北医三院职业病科于1960年初步成立,在历任院长的支持下,由最初的四名医生、三张病床发展至如今的规模,凝集了几代人的心血。在成立初期,职业病以工业中毒案件为主,我们积极参与各种下厂下乡工作,深入走进劳动工作者的生产生活。与劳动者密切接触的过程中,我深刻地感受到了他们对我们工作的信任和支持。我为我的工作感到自豪——我们是在为工业发展保驾护航,也是在为广大工农劳动者的健康努力奋斗,这让我感到人生的价值和意义。职业病科有着默默奉献、踏实工作、团结合作的优良传统。在科里老前辈的带领下,我开始发展免疫方面的职业病研究并为之工作至今。职业病科随着工业发展而开始,随着科技革新而变化。通过结合大量的临床案例和实验室研究数据,我们为职业病发展打下了夯实的基础,总结了一系列汇编用于临床、教学、科研,并且在各种会议上不吝与广大职业病医疗工作者分享,推动着职业病的发展。
回首自己从事职业病防治的六十年,我终于可以说自己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耻。感谢三院给我实现人生意义的平台,也感谢职业病科的各位同仁给予我的帮助和支持。展望未来,希望年轻的职业病医疗工作者们能够传承弘扬职业病科求真务实的精神,默默奉献,在自己的岗位上实现人生价值,为国家、人民作出自己的贡献。
注:本文刘镜愉口述,赵怡然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