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特色与文化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室特色与文化 > 正文

迎三院甲子亲历|史志澄:六十年风雨兼程

发布时间:2018-11-27    点击数:

迎三院甲子亲历|史志澄:六十年风雨兼程

史志澄口述,郑亦沐整理

史志澄:1958年入职北医三院,主任医师,教授,中共党员,曾任职业病科副主任。1988年起任国家职业病诊断组成员;2001年起任北京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常委及职业病诊断、鉴定组成员;2006年起任中国煤矿尘肺病治疗基金会及北京市化工职防院专家顾问。1990年开始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我眼中的医院:

北医三院成立于1958年,而我在三院还未正式建成时就已经来到了,刚开始工作时,三院的基础建设还没完成,我们除了做临床大夫,还要做“小工”,布水管、抬石头、刷墙种树,可以说当时三院的一砖一瓦都留有我们的汗水。随着这60年的发展,原有的病房楼重建翻新,新的病房楼和门诊楼拔地而起,各个学科飞速发展、壮大,早已经和建院时不可同日而语了。

我的成长经历:

职业病科最初为内科职业病专业组,始建于1959年,当时医院刚成立不久,是在左奇院长的指示下,以“为工农兵服务”为目的设立的,我院是全国开设职业病专业最早的医院。

记得当时刚工作不久,北京市西城区一家喷漆厂突发火灾,造成了苯泄露,以致工人、附近群众和参加救火工作的学生苯中毒达到一百余人,引起了北京市乃至国家领导人的重视,周恩来总理亲自做出了指示,要求尽一切力量马上抢救。中毒患者分散住在西城附近的几个医院,当时全北京市开设职业病科专业的医院只有北医三院,左奇院长指示王世俊教授带领我们奔赴现场,根据病情轻重进行分级,协同其他医院的医护人员救治患者。患者中毒后有昏迷和抽搐的症状,但那时并没有核磁、CT等检查,究竟这些症状是中毒的直接反应还是治疗的副作用,一时无法说清,我们又赶紧在北医病理和解剖教研室的帮助下,开展苯中毒的动物实验,为临床救治提供理论依据,最终中毒的患者得到成功的救治。通过此次救灾,新成立的北医三院和职业病学科以一马当先的冲锋精神,团结协作的作风,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得到了上级、兄弟单位和群众的一致肯定,也推动了此后整个北京市职业病学科的发展。

当时我们科室的大夫并不是只在医院坐诊,等着患者“上门”,而是哪里有需要,就去哪里服务。有一年,北京温度计厂发生了汞中毒事故,工人们头痛、牙龈肿痛、发烧等症状严重,无法正常工作。院领导让我直接在工厂“蹲点”,现场为工人服务,测定尿汞浓度,采用二巯基丙磺酸钠等药物进行驱汞治疗,这一“蹲点”就是半年多,那时交通不便,我经常一周才回家一次,其余时间就一直在工厂,与工人们同吃同劳动,改善作业环境,改进工作流程,救治中毒患者。等我完成任务回到医院时,收获的不只是工人们的赞誉,北医三院和职业病科的美名也得到了有关方面的认可。

对医院的寄语:

我与三院休戚相关一甲子,我已经年老退休,但三院还很年轻,发展蒸蒸日上,希望我院有更多学科步入国内领军行列,在百姓中有更大的影响力和更好的口碑。祝我们的医院明天更美好!

分享

地址:北京海淀区花园北路49号  邮编:100191
联系电话:010-82266699  E-mail:bysy@bjmu.edu.cn

Copyright © 2022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京ICP备05082115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