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室动态 > 正文

“厚德廿载,问道百年”——北京大学眼科中心举办成立20周年庆典暨第六届北大眼科名家论坛

发布时间:2021-10-20    点击数:

点击看大图

秋风萧瑟天气凉,金秋十月的北京天气转寒但也依然难挡嘉宾共赴此次盛会的热情。北京大学眼科中心成立20周年庆典暨第六届北大眼科名家论坛于2021年10月16日至17日在北京如期举行。来自国内外的眼科及相关专业大咖齐聚,热烈庆贺北京大学眼科中心成立20周年。16日的论坛部分则围绕“基础创新”、“临床转化”及“健康产业”三个专题,结合线上线下两种参会模式进行学术讨论。会场高朋满座,内容精彩纷呈。

【大会开幕暨庆典】

开幕式之初首先播放了眼科中心成立20周年的纪念视频,视频生动形象地展示了眼科中心成立20年来所取得的各项成就和进步。接下来由陈跃国教授及孙岩秀副教授主持开幕式并介绍了部分到场嘉宾:教育部科技司高润生司长,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副院长付卫院长,中国工程院董尔丹院士,浙江大学眼科医院院长、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主任委员姚克教授,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眼科学与视觉科学系主任、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候任主委孙兴怀教授,首都医科大学眼科学院院长、北京同仁医院眼科中心主任王宁利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副校长、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院长范先群教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葡萄膜炎专家杨培增教授,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眼科赵家良教授,中华医学会中华眼科杂志黄翊彬主任,北京大学眼科中心马志中教授、王薇教授及洪晶教授。

眼科中心首任主任曹安民教授通过视频的形式,回顾了眼科中心的成立及发展历程,总结未来面临挑战的基础上充分展望了未来的发展方向。洪晶主任则全方位对现阶段的成果进行了总结。展望下一阶段,眼科中心将顺应时代发展、继往开来,成就新的辉煌。北京大学常务副校长、北京大学医学部主任、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乔杰院士致辞,眼科中心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眼科中心成立20周年来飞速发展,迎难而上,目前已经跻身国内眼科一流行列。教育部科技司高润生司长从国家宏观政策的角度,希望北大眼科中心能继续锐意进取,进一步提升我国眼科临床和科研水平。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主委姚克教授则强调北大眼科中心20年来开拓创新的历程为国内各眼科中心树立了值得借鉴的典范。中国工程院院士谢立信教授通过视频表达了对北京大学眼科中心成立20周年的深情祝愿。北医三院付卫副院长代表北医三院表达了祝贺以及对各位远道而来的眼科同仁的欢迎。

点击看大图

在与会嘉宾的共同见证下,本次大会开幕式圆满完成。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期望北京大学眼科中心能继续不忘初心,引领我国眼科学界的发展。

点击看大图

【基础创新】

首先进行的论坛部分为“基础创新”专题。侯志强副主任医师、董栩然主治医师进行开场介绍,张纯教授宣布第六届北大眼科名家论坛正式开始。第一阶段会议由张纯教授、范先群教授、钟勇教授主持,引出了后续精彩的内容。

香港大学、暨南大学苏国辉院士介绍了枸杞多糖肽治疗视网膜色素变性的实验研究。其团队采用两种视网膜色素变性小鼠模型进行了实验,发现枸杞多糖(LBP)具有视网膜保护作用,可以改善视觉灵敏度,提高感光细胞存活率,在治疗视网膜退行性疾病方面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山东省眼科研究所的谢立信院士以“再生医学和眼表重建”为题,对角膜各个层面的疾病进行介绍。其通过体外培养异体角膜缘上皮细胞膜片、自体口腔粘膜上皮细胞膜片的临床应用及前瞻性研究结果的临床应用讲述了两种膜片的适应范围。组织工程角膜内皮的应用解决了角膜内皮供体的来源问题,单细胞测序技术为解决角膜内皮种子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

北京同仁医院王宁利教授介绍了脑脊液动力学与视神经损伤疾病病理生理机制关系的研究进展。视神经蛛网膜下腔内脑脊液压力变化是视神经损伤疾病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王宁利教授通过对国内外学者对脑脊液动力学与视神经损伤疾病病理与生理机制关系的研究汇总,结合航天飞行眼病综合征的病例生动讲述了脑脊液动力学与临床疾病的关系。

海德堡鲁普雷希特-卡尔斯大学Gerd U Auffarth教授讲述了老视矫正人工晶体的应用研究进展。通过临床对照研究比较增强单眼视、景深延长型人工晶体及多焦点人工晶体术后的术后视觉质量,Gred教授为我们分享了不同类型人工晶体矫正老视的机制与术后视觉质量评估的比较结果。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马志中教授讲授了息肉状脉络膜血管病变的相关内容。开宗明义,马志中教授认为PCV不是脉络膜疾病。通过手术录像、脉络膜血管造影及组织病理结果,马志中教授提出PCV病变位于Bruch膜而非脉络膜,出血来源于脉络膜血管继发改变。最后,马教授认为这仍需更深入的临床观察及临床病理学研究提供更多证据。

圆桌会议就“临床的学科为什么要进行基础研究及基础研究在临床工作中的位置”为中心进行了广泛的讨论。张纯教授、杨培增教授、夏晓波教授、赵明威教授、马翔教授、范先群教授、金子兵教授、李筱荣教授、钟勇教授和赵家良教授从临床工作的基础作用、基础研究对临床诊疗的推动和进行基础研究的热情和动力等角度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和分享,引人深思。

【卫星会】

中午的卫星会部分对中国伴年龄相关性调节不足屈光不正患者激光角膜屈光手术专家共识(2021年)进行了解读。大会主席中华医学会中华眼科杂志黄翊彬主任进行开幕致辞,并代天津市眼科医院王雁教授表示了对北京大学眼科中心成立20周年的祝贺。

【临床转化】

下午会议由王常观教授和杨柳教授担任主持。眼科基础研究到临床应用的转化是当前的热点问题、也是困扰诸多眼科同仁的难点问题。这一部分,各位教授着眼于自身研究热点,介绍了各类转化成功的示例并分享了各自的经验。

下午时段负责开场的是来自浙大第二附属医院的姚克教授。姚教授从人工晶体材料、人工角膜及眼眶材料三个部分讲解了材料转换在眼科各个领域的应用。着眼未来,缓释载药、可调节等人工晶体特性是材料研究者们追求的目标。人工角膜材料的研究也为角膜病患者提供了诸多的便利。眼眶及眼睑修复材料、义眼材料也已逐渐成为研究热点。

国际知名分子生物学专家傅新元教授以JAK-STAT通路为例,为我们讲解了如何实现基础研究向临床研究的转化。作为一条介导炎症的经典细胞传导通路,JAK-STAT发现至今已有约29年。这些年基础与临床的结合研究,已有8种该通路的抑制剂通过FDA批准上市,为癌症及自身免疫疾病的治疗提供了选择。

来自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的孙兴怀教授,以一种青光眼微创手术材料的发现为例介绍了Xen引流植入术的前世今生。由于传统的小梁切除术的术后维护要求较高,所以孙教授与同事希望能设计一种可经结膜轻松接入前房的微滤过装置。随着在兔、猴眼上的多次尝试,其团队成功制成一款生物引流微管材料,而这便是微创引流管XEN的前身。

来自杜克大学的Terry Kim博士为我们带来了角膜内皮移植研究领域的新进展。对于单纯角膜内皮失代偿的患者,角膜内皮手术有着更好的预后及更少的并发症,但供体角膜长时间的等待和高昂的价格限制了开展。近来,以全合成材料EndoArt人工内皮为代表的组织工程角膜内皮材料已开始进入临床测试阶段,在保持与供体材料相当预后的同时,为角膜内皮移植普及化提供了可能。

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刘奕志教授介绍了眼科基础研究成果转化的一些体会。科研转化是在基础研究上的进一步创新,刘奕志教授举例说明转化不是一蹴而就,原创技术需要不断打磨和雕琢。创新就是要看到别人看不到的风景,再生晶状体研究其实是将并发症改变为新的治疗方法。转化的道路遍布荆棘,转化医学需要研究者的不懈努力才能使理想照亮现实。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护理部副主任胡晋平护士长讲述了探索变革中眼科护理的专业化发展之路,阐述了眼科护理学科发展规划核心,她提出了未来五年的目标是多学科合作主导的“转化文化”。我院率先开展眼科日间手术,应用最佳证据构建眼科日间手术患者围手术期护理方案都实现了证据转化并形成了特有的护理体系。眼科护理的发展将与眼科医疗齐头并进,共同发展。

这一阶段的圆桌会议主旨为“转化医学”,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眼科王常观教授担任主持。王志军教授、李明武教授、刘大川教授、王艳玲教授和闵燕教授就这一问题展开讨论。王志军教授:转化医学是解决实际问题的手段,可以带来实际的临床成果。科学研究不应只在乎文章影响因子,其实用性更应被重视。李明武教授则提到发展医工结合不仅要有对眼科知识理解,对其他学科的了解也很重要。刘大川教授指出解决临床问题是转化医学的动力。王艳玲教授强调转化医学需要有经验的医生首先提出问题,再由团队合作进一步践行。闵燕教授则指出立项不要好高骛远,要将大目标拆分成小目标一步一步去完成,积少成多才能走向成功。

【健康产业】

这一阶段由陈跃国教授、魏文斌教授及陈有信教授担任主持,该阶段则从眼科健康产业的角度展开眼科文化的介绍。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樊瑜波教授受飞行员及伞兵冲击性损伤的启发,构建了外伤性视网膜脱落相关的生物力学模型,为外伤性视网膜脱落的机制和研究提供了新的依据。他透过对眼部不同结构的力学特性分析,证明受冲击后眼内负压达到一定量值后会导致视网膜脱落。相关研究已经进行了产业转化,让研究成果真正用于大众。

温州医科大学的瞿佳教授为我们介绍了位于温州的中国眼谷。中国眼谷以打造眼健康的“全链条”产业体系为目标。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和三个国家重点实验室的支持下,中国眼谷目前已孵化了诸多国内医疗企业。瞿佳教授认为在外引内培下,中国眼谷最终将建成为世界级产业园区。

天津医科大学的颜华教授介绍了“大健康”当前的发展与机遇。“大健康”目前的热点是互联网+医疗模式,目标则是提升老年患者的生活品质。最后颜教授介绍了最新基因治疗和可穿戴光电视觉刺激设备结合的治疗方式,让大家对科技与医学结合有更进一步的认识。

上海第一人民医院许迅教授以“儿童青少年高度近视研究”为题,介绍了儿童青少年高度近视的健康管理与登记研究。通过筛查低年龄高度近视眼患者及其病理性改变,分析出高度近视眼屈光率的影响因素及豹纹状眼底的分级研究,力争为为高度近视患儿带来光明的未来。

厦门大学附属厦门眼科中心、北京大学人民眼科中心的黎晓新教授以“进一步推动眼科医师专业成长”为题,从中国眼科职称体系出发,对比了不同国家的培养评价体系。黎教授在分析我国目前的培养模式后,指出基于综合医院的传统模式缺乏对亚专业能力的培养与评价。呼吁行业学会建立专科能力培训基地和结业审核模式,推动高级职称向着专业实际能力迈进。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的洪晶教授以“人工智能的应用”为题。介绍了医学人工智能国内外现状和发展趋势、眼科与人工智能的持续融合及眼科对人工智能的需求。洪教授介绍了智能评估系统协助诊疗的实例,并进一步分析了人工智能自身学习机制以及临床应用中存在的瓶颈。

这一部分的圆桌会议中,各位贵宾对“医工结合”提出了自己的观点。魏文斌教授表示透过相关人才的培养可以达到医工结合的目标。陈有信教授提出经过我国的政策支持,人工智能第三方检测平台人工智能落地率可获得显著提升。王雁教授建议医学生在学习期间也要开拓眼界,去了解人工智能和医工交叉。刘祖国教授指出人工智能的算法和多模态环境对干眼研究有帮助。张铭志教授表示人工智学习周期短,学习能力强,有助于推动基层医疗的教育与培训。吕帆教授指出眼科健康产业有眼科孵化基地为基础,可以吸引优良资本进驻。王乐今教授致力于建立“北方眼谷”,提升眼科学术及产业发展。最后,胡运韬教授透过自身学习机器设计的例子让我们了解如何用医工结合方式来解决临床问题。

10月17日,北京大学眼科中心成立20周年庆典暨第六届北大眼科名家论坛迎来了第二天“承前启后、术道创新”蔡司电影节的活动。

开场视频《刀尖上的理想》歌声婉转,淌入了每个人的心田。“回首望,路遥遥,多少行囊没了主人”,一幕幕,一帧帧,记录着付出的汗水,见证着收获的感动;“抬头看,路漫漫,理想依旧耀前方”,一字字,一句句,吟唱着如今的坚定,畅想着美好的未来。

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第十届主任委员赵堪兴教授的开场致辞,表达了对眼科中心20年以来所取得成就的肯定,对眼科中心美好未来的无限期待。蔡司公司何青松经理表达了对在场嘉宾的欢迎和感谢。

第一时段

电影节的第一时段由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马志中教授、北京协和医院钟勇教授和中日友好医院王志军教授主持。

北大人民医院的程湧副主任医师报告了一例10日龄双眼视网膜脱离6天患儿,诊断为双眼视网膜脱离(FEVR?),行双眼晶状体玻璃体切除术,术后视网膜复位良好。中山大学眼科中心吕林教授点评:手术十分精彩,小儿眼底手术粘弹剂填充玻璃体腔是十分必要的。

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的张钊填副主任医师为大家展示了一例71岁男性左眼孔源性网脱术后3个月取油时发现新的周边裂孔的处理案例。从术前、术中、术后不同角度进行了思考,着重强调了“周边针尖孔可能有单向活阀的作用”。王常观教授、张明教授则从周边裂孔的产生原因、手术安全性的注意事项等方面提出了建议。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的陈慧瑾副主任医师带来了一例36岁男性右眼外伤10日后视物不清于我院求诊,术中发现视网膜广泛脱离,宛如一只将破茧成蝶的蛹。通过术中不懈努力,将最后一丝视网膜束缚解除后,蝴蝶终于展翅,患者也重获光明。兰州大学第二医院的张文芳教授点评:陈慧瑾医生伴随着眼科中心不断成长、逐步强大,手术非常漂亮,正是因为有陈医生的坚持,才让患者能够重获光明。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角膜专业的冯云主任医师介绍了一例角膜内皮失代偿合并晶状体全脱位至玻璃体腔的一期联合手术,其中去除混浊角膜上皮、玻璃体切除、虹膜后固定Artisan IOL、内皮移植各个步骤清晰明确。窦宏亮教授、梁建宏教授强调了去除角膜混浊的因素、保护黄斑区、选择合适的IOL以及保护角膜内皮的重要意义。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的周吉超副主任医师汇报两例甲状腺相关眼病眼眶减压手术,通过多学科合作,内外路联合从而达到内应外和。北京同仁医院马建民教授点评:TAO适应症的选择十分重要,一旦出现角膜暴露、压迫视神经及威胁视功能的情况可考虑手术,但术后半年可能出现眼球凹陷、复视等情况,我们要严格选择手术时机并预防及术前沟通可能出现的并发症。

北京同仁医院的李冬梅教授展示了两例先天性眼睑缺损修复的病例,其中一例合并睑球粘连。通过制作颞侧半圆形皮瓣、结膜瓣转位、羊膜覆盖、异体巩膜修复睑结膜等手术方式取得了稳定的效果。田彦杰教授、王毅教授和洪晶教授介绍了术后眼角异常、瘢痕挛缩、二次粘连等并发症的特点及解决方案。

北京儿童医院的蔺琪、梁天蔚两位专家带来了一位1岁6个月男童因左眼先天性角膜皮样瘤、右眼先天性上睑下垂先后四次行左眼角膜板层移植术、右眼上睑下垂矫正术、左眼MAT与左眼PCP,术后患儿左眼眼压控制良好,角膜植片清亮,右眼上睑高度弧度满意。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潘英姿教授及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梁远波教授点评:此患者引起了我们对内路小梁切除术术式选择和术后效果的思考。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的王旻舒主治医师展示了一例12岁患儿双眼高度近视合并间歇性外斜视的病例,通过双眼后巩膜加固术联合左眼斜视矫正术,达到了控制近视、矫正外斜视、恢复立体视的效果,进一步引发了大家对于近视与外斜视之间联系的思考。张伟教授、李莉教授、付晶教授、布娟教授强调了对立体视与斜视度的关系、术后复视、双眼视觉功能发育的关注。

第二时段

第二时段由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吴玲玲教授、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陈伟蓉教授、解放军301医院黄一飞教授担任主持。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眼科医院李素霞主任医师展示了一例10岁患儿左眼绿脓杆菌感染并导致全角膜进行性化脓性溃疡的病例。通过分析不同术式的风险与收益,选择了左眼全板层角膜移植,术后1月出现了以层间积液为主要表现的排斥反应,激素治疗后症状缓解。潘志强教授、晏晓明教授、洪晶教授强调了保守治疗与手术治疗的选择、角膜移植手术时机在细菌性角膜溃疡中的重要意义。

浙江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眼科中心陈佩卿教授以一例65岁女性双眼白内障患者,通过飞秒激光辅助的白内障手术,植入国内第一例ZEISS 939散光矫正型三焦点人工晶状体,获得了出色的远中近视力的病例,展示了新技术辅助下通过白内障手术获取优质视觉的无限可能。宋旭东教授、鲍永珍教授介绍了严格把控适应症、进行中长期随访对多焦点IOL术后效果的重要意义。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的李学民教授介绍了散光矫正型三焦点人工晶状体的光学原理,展示了精准导航引导下的白内障手术方式,表达了对未来精准屈光白内障手术的美好畅想。鲍永珍教授、宋旭东教授、陈伟蓉教授强调了散光矫正对视觉质量的重要意义、广大白内障患者对老视矫正的强烈需求和为患者选择合适类型的高端人工晶状体的重要性。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范翔副主任医师介绍了KDB辅助的经角膜内路小梁切除术的手术原理、优势、适应症和禁忌症,展示了三例手术视频,都取得了较好的控制眼压、减少降眼压眼药水的使用的效果。王涛教授、王大江教授、吴玲玲教授点评了schlemm管微创手术的新进展与局限性,强调了降压幅度、手术定位、手术范围在内路小梁切除术中的重要意义。

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王小洁医生、梁远波教授介绍了一例58岁男性患者左眼外伤后房角后退型青光眼、左眼陈旧性眼球钝挫伤的病例,通过左眼穿透性schlemm管成形术有效保证了房角功能,进而控制了眼压,证明了这种新术式的有效性。潘英姿教授、吴玲玲教授、张纯教授对比了不同种类的抗青光眼术式,强调了不同原理的抗青光眼术式“没有最好,只有最合适”,需要结合小梁网状态和实际情况做出合适的选择。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许珂副主任医师以一例老年女性因右眼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行穿透性schlemm管成形术的病例,展示了这种新术式出血较少、schlemm管内壁牵拉明确、降眼压效果较好的优势。梁远波教授、王涛教授介绍了手术过程中的具体细节,同时结合患者术后滤过泡不明显的特点,对联合小梁切除术进行了讨论与思考。

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医院姚佩君教授带来了一个外院双眼FS-LASIK术后远视的病例,通过LASIK层间植入取自SMILE手术的角膜基质透镜获得了良好的术后视力。北京同仁医院张丰菊教授点评:姚医生的视频十分有亮点,为我们带来一场视觉享受。提醒了我们屈光手术必须严谨把控,注意三查七对。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陈跃国教授带来了一段SMILE手术视频,并详细介绍了每一步骤。北京同仁医院张丰菊教授点评:陈教授为我们带来了SMILE的规范手术,虽然只有三分钟,但掌握三分钟的完美操作是十分困难且重要的,角膜厚度、激光能量、透镜分离及术前术后角膜表面杂质的清除也十分重要。

颁奖典礼

在电影节活动的最后,吴玲玲教授表达了对各位辛勤耕耘在临床一线的医生的感谢,表达了对蔡司公司提供如此珍贵的展示平台的感谢。

闭幕致辞

洪晶主任再次总结了北京大学眼科中心20年以来的辛勤付出与累累硕果。感谢每一位在眼科中心默默付出的医务人员,感谢每一位为眼科事业努力奋斗的眼科同仁。展望未来,下个20年,我们再相聚,共同展望眼科未来的辉煌!

点击看大图

分享

推荐新闻

地址:北京海淀区花园北路49号    邮编:100191

联系电话:010-82266699     E-mail:bysy@bjmu.edu.cn

Copyright © 2022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京ICP备05082115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