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血管瘤(liver hemangioma) 是肝脏最常见的良性肿瘤,包括海绵状血管瘤、硬化性血管瘤、血管内皮细胞瘤和毛细血管瘤四种类型,临床所见多属前者。肝血管瘤尸检或B 超的检出率为0. 4 %~20 % ,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以30~70 岁多见,男女比例约1∶3 。目前对其确切的病理发生机制尚不清楚,一般认为它是一种先天性的血管畸形病变。大多数病例瘤体生长缓慢,症状轻微,迄今尚无肝血管瘤恶变的报道。
肝血管瘤一般均无症状,多因体格检查或其它原因作腹部影像学检查时发现。若肿瘤较大,牵拉肝包膜或压迫邻近器官,则可出现上腹隐痛、餐后饱胀、恶心呕吐等不适。偶因瘤内有急性出血、血栓形成或肝包膜有炎症反应时,腹痛剧烈,可伴有发热和肝功能异常。临床上肝海绵状血管瘤多见于青年妇女,肝血管瘤是否有女性激素依赖性也难肯定。
体格检查有时可触及随呼吸上下移动的腹部肿块,除有纤维化、钙化或血栓形成者外,肝血管瘤从质地和硬度上难与正常肝脏区别,仅在瘤体增大到一定程度才有囊性感和可压缩性,部分病例在病变区可闻及血管杂音。
肝血管瘤缺乏特异性临床表现,其诊断有赖于肝功能、B超、核素扫描、CT、MRI、甚或肝动脉造影等检查。
B 超可检出直径大于2 cm 的肝血管瘤,典型表现为边界清晰的低回声占位伴有后方不甚明显的回声增强效应。有时肝癌也可有类似图像,因此需作其它影像学检查加以鉴别。
CT 表现有一定特征性,平扫时为低密度占位,界限清晰,可呈现分叶状,约10 %的病例可见到继发于纤维化或血栓形成后的钙化影。增强后早期即在病变周围出现强化晕环,延迟期造影剂呈向心性弥散。但对于较小的病变有时仍难与多血供的肝转移癌相区分。
MRI 对本病具有特殊的诊断意义, T2 加权像表现为特征性的“灯泡征”样高信号,如作钆螯合物增强扫描可查及直径小于1. 5 mm 的血管瘤,并能提高其诊断正确率。MRI 诊断本病的敏感性为73 %~100 % ,特异性为83 %~97 % ,应列为B 超之后的次选检查方法。
同位素标记红细胞肝扫描对诊断血管瘤也有高度特异性,典型表现为早期有充盈缺损,延迟30~50 min 后呈向心性充填。但该项检查对于2 cm 以下的血管瘤易出现假阴性。
动脉造影也可用于肝血管瘤的诊断,典型者可见到粗大的营养动脉和大片滞留的造影剂呈“棉絮”样改变。但此项检查属有创性,仅用于术前了解血管瘤与肝脏血管的解剖关系,不应列为常规检查项目。
手术切除是目前治疗肝血管瘤的首选方法。其切除的绝对指征:肿瘤破裂出血、迅速增大或出现Kasabach -Merritt 综合征。相对指征:症状较重,影响工作或不能除外恶性病变者。 但尽管本病自发性或外伤性破裂出血者极为少见,但死亡率高达60 %以上,因此有学者认为对所有巨大的或位于肝包膜下的肝血管瘤,均应行预防性手术切除以避免破裂出血。
手术方式: 多选择血管瘤摘除术,即在暂时阻断第一肝门或先行结扎肝固有动脉的情况下,用超声刀或血管钳沿肿瘤包膜进行分离切除。若肿瘤过大或为多发者,规则性肝叶切除则更为安全可靠。
血管瘤捆扎术:操作简便,手术创伤小,效果满意,适用于多发小血管瘤或主瘤切除后剩余小血管瘤的处理,能较好地控制血管瘤的发展,达到治疗目的。
腹腔镜手术:近年随着腹腔镜技术的迅速发展,可在镜下行肝血管瘤切除术,特别是对于左肝血管瘤或较小而表浅的血管瘤,可在镜下施行手术,创伤小,恢复快,较传统开腹手术有明显优势。
肝移植术: 适用于无法手术切除的有症状的巨大肝血管瘤。
非手术疗法:经导管肝动脉栓塞或腹腔镜下肝动脉结扎、局部放疗、口服类固醇药物及肌注干扰素α等。但肝动脉栓塞治疗肝血管瘤可能导致严重的胆道并发症,应尽量避免。放疗可使少数病人症状缓解,肿瘤缩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