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与感染专业组

重症与感染专业组

随着急诊迈入3.0时代,客观要求急诊是一个与救援体系相互携手,实现真正零通道、短时效、高技术服务危重患者的救治平台科室。尤其是各种危重疾病,其中重症感染占有相当高的比例。为提高急诊与相关重症和感染学科的交叉融合,培养急诊重症和感染诊治规范化、专业精细化的人才,促进急诊学科进一步高质量发展,急诊科自2021年成立了重症与感染专业组。


组长:李硕,副主任医师。中华急诊医学分会第十届急性抗感染学组委员、北京大学医学部急诊医学学系委员、北京卫生法学会医事法律工作委员会医疗纠纷责任评估专家组成员、美国心脏协会BLS和ACLS导师、中法急救与灾害医学合作中心急诊高级模拟培训导师。


副组长:王斌,副主任医师。中华全科医学培训工程委员会常委,北京急诊医学会血栓与止血分会委员。


组员:赵静静主治医师,尚文主治医师,张莉萍主治医师,胡煦晨主治医师,汤俊主治医师,任建杰住院医师,杨依兰住院医师,张懿住院医师。


开展工作包括:心脏骤停患者心肺复苏后的集束化治疗、急性心衰和慢性心衰急性加重的床旁心衰超滤治疗、心肺复苏后目标温度管理、心脏骤停后 VA-ECMO(ECPR)的综合治疗、急慢性呼吸衰竭机械通气治疗、双水平正压通气治疗和经鼻高流量吸氧治疗、ARDS 患者 VV-ECMO 治疗、消化道大出血的急诊救治、急性重症胰腺炎、脓毒症多脏器功能衰竭的综合治疗、急性肾衰和慢性肾衰急性加重的床旁肾脏替代治疗、各种毒物毒素药物急性中毒的床旁血液净化治疗、危重症患者血浆置换治疗、经皮气管切开术、呼吸危重症患者俯卧位通气技术、重症患者血液动力学监测(PICCO)和无创心排监测、危重症患者脑氧监测技术及床旁危重症超声技术等,形成多种技术下对循环系统、呼吸系统、肾脏和脑的多脏器支持系统,提高了急诊危重症患者的生存率。建立了脓毒症队列,同美国密西根医学院合作积极开发重症感染患者床旁快速病原学检测技术,开展急诊危重症NGS检测相关研究,推进抗生素的合理应用,进行急诊危重症患者谵妄危险因素及预测模型构建。拟开展有创颅内压监测技术。


每年承担北京市级继续教育项目 1 项。3 年内发表 SCI 文章 2 篇,核心期刊 5 篇;获院内课题 2 项,申请专利 3 项,制定专家共识 4 项;获医院技术创新奖二等奖 1 项。



地址:北京海淀区花园北路49号  邮编:100191
联系电话:010-82266699  E-mail:bysy@bjmu.edu.cn

Copyright © 2022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京ICP备05082115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