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苏与神经专业组

复苏与神经专业组

组长:郑康,北京大学第三医院120急救分站副主任,副主任医师,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第十届委员会急诊医学人文学组委员、中国医师协会急诊医师分会第四届委员会信息化建设与智慧医疗学组委员、北京整合医学学会叙事医学分会委员。

副组长:杜兰芳,急诊科副主任,副主任医师,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第十届青年委员、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师分会复苏学组委员、中国医师协会急诊医师分会感染学组委员、《EHJ心衰与心肌病》杂志编委。

组员:王斌副主任医师,冯璐主治医师,张树知主治医师,汤俊主治医师,王军红主治医师,李燕主治医师,李晓丹住院医师,张梅住院医师,田园超住院医师,许能媛住院医师,高铭住院医师,白颐住院医师,杨凡博士,阿依江·加马力丁博士。

2012年在国内开展首例心脏骤停患者的亚低温治疗(现称为目标温度管理),2016年又率先在国内开展心脏骤停患者紧急ECMO(体外心肺复苏,ECPR),最短进门至ECMO转流时间为17分钟,以上两项技术均获得北医三院新技术二等奖。依托于上述两项复杂、前沿的生命支持技术,形成心脏骤停患者的CHEER集束化治疗策略。2018年开展了包括头颅影像学、神经电生理、脑氧监测以及经颅彩色多普勒在内的多模态神经功能监测和评估,构建了基于多模态数据的神经功能预测模型,解决了心脏骤停复苏后神经功能难以精准评估的难题。团队中有5人获得脑死亡评估资质,为脑死亡中心的评定提供了人才储备。构建院前与院内信息实时共享与交互反馈平台,实现心脏骤停等急危重症救治院前与院内的无缝衔接。通过上述关键技术,建立了与国际接轨、国内领跑的心脏骤停救治体系,将心脏骤停的出院存活率提升至7%,远远高于北京市1.3%以及全国0.7%的平均水平,救治实力在全国遥遥领先。通过在全国范围内推动心脏骤停救治基地的建设,将心脏骤停后综合诊治关键技术普及推广到全国三十个省的两百多家三甲医院,构建区域化心脏骤停救治体系,并且辐射至边疆,逐步推动我国整体救治能力的提升。

承担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1项,每年举办全国性的培训班和国际学术交流。近5年发表学术论文50篇,出版专著1部,牵头制定心脏骤停后脑保护、成人体外心肺复苏、成人心脏骤停后综合征诊疗、心脏骤停后多模态神经功能评估等心肺复苏领域指南共识 8 部,在国内引领行业发展。马青变教授作为唯一的中国专家代表与国际专家共同完成《特殊情境下的心肺复苏》并国际顶级期刊Lancet上发表,具有一定的国际影响力。获批科技基础资源调查专项 1 项、国自然面上项目 2 项、省部级及院校级项目 5 项。



地址:北京海淀区花园北路49号  邮编:100191
联系电话:010-82266699  E-mail:bysy@bjmu.edu.cn

Copyright © 2022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京ICP备05082115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