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医三院本部
作为冬奥会北京赛区定点医院
负责接诊部分场馆、北京冬奥村及周边驻地
闭环内发热患者和非发热普通伤病员
除了运动员之外
还涉及大量的冬奥会服务人员
面对的疾病种类复杂、接诊量大
本部冬奥医疗保障工作
由乔杰院长、金昌晓书记指导
医疗副院长付卫具体主持
闭环内医生、护士、放射技师、司机、保洁员
通力合作,展现三院速度
闭环外各临床科室主任组建专家组
坐镇全院远程会诊
主要职能处室组建工作组
提供全面、周到的后勤保障
多方协作、众志成城
共同保证了
从测试赛以来近半年的
冬奥医疗保障工作的顺利开展!
请介绍一下您在北医三院本部冬奥闭环的工作吧
感染疾病科医生 苏元波
作为一名长期在疫情防控一线的医生,我主要负责A区发热患者的诊治。冬奥闭环的就诊流程与发热门诊就诊流程有很大差别,经过细致的培训并通过考核,才能进入冬奥闭环工作。在进入闭环前,医务处老师再次强化了冬奥闭环工作重点和关键环节,我快速适应了里面的工作节奏。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医生 郭晨霞
我主要从事呼吸相关疾病的诊疗,平时在隔离酒店待命,接到病人来诊信息,我们会坐上专门的闭环车来到北医三院感染疾病中心冬奥专区,换上防护服,进入冬奥A诊区接诊冬奥相关发热患者。虽然是小小的冬奥闭环,但是患者疾病种类很丰富,像缩小版的急诊。
急诊科医生 吴军
我主要负责冬奥闭环非发热内科患者的接诊。“司机师傅的高血压、公交站调度大姐的胸痛、大学生志愿者的心悸、加拿大转播商皮疹后的呼吸困难…”病情相对较轻的患者经过休息及口服药物后都很快好转离院。也有情况比较危重的,乳酸酸中毒、休克的外籍患者,急性胰腺炎的老耿,院里组织多次专家组会诊,在多学科保障下,患者都转危为安。他们出院时都对北医三院医疗团队表示了由衷的感谢,能够得到患者的认可是我们最高兴的事。
急诊科护士 王猛
我是北医三院本部冬奥闭环内联系人,也是一名急诊科护士,本部冬奥门诊第一位患者的护理工作是我来完成的。从按部就班根据流程做好每一步,到现在能够自如合理地安排患者的就诊时间,中间经历了多次磨合;从开始面对问题的不知所措到现在的从容不迫,我身上发生的变化折射出了整个团队的默契配合和无私奉献。哪怕是在凌晨三四点打电话,也没有听到过任何一个人的不满,我听到的都是“您稍等,别挂电话,这个问题现在就能解决”;“好,我立刻去解决”。
抢救室要为一位患者进行脑梗溶栓,身为抢救室的护士,我深知时间的重要性,每一步都是在和老天抢时间。闭环内外人员的默契程度,用朋友圈的一句话总结:“这就是三院,这就是三院速度”。
总务处司机 解克朋
我是北医三院车队的一名司机,负责转运冬奥医护人员往返闭环管理酒店与医院冬奥诊区,以及用救护车转运相关患者在医院内闭环就医。每一次转运,我都需要牢牢掌握和严格执行新冠防护措施,对院内路线了然于胸。随着患者逐渐增多,车队的另一名同事麻亚峰也进入闭环。我们几乎每天凌晨都要往返接送医护人员,院内转运车每天消杀最少七八次,穿脱隔离服十余次,夜间发热病人较多,基本每天都要忙到凌晨三四点才能返回酒店。
总务处保洁员 董春仙
我是北京大学第三医院一名普通的保洁员,前期经过严格培训与考核,2月15日,正式进入医院冬奥闭环,负责区域内的清洁消毒、垃圾转运等。说实话,每天穿着防护服、隔离衣确实不舒服,等下了班,脱掉防护时才发现汗水早已湿透工作服……闭环区域工作的老师们每天也都是紧张忙碌着,看着他们脱掉防护服从缓冲间出来时,满是口罩勒痕的脸上却露出洋溢的笑容,毫无怨言,能和这样的团队并肩作战,我感到很骄傲。
谈谈您印象最深的一件事吧
神经内科医生 张远锦
1月6日下午,我接到电话通知:冬奥门诊有一位患者需要神经内科医生接诊,半小时内到岗。我快速进入本部冬奥诊区,护师王猛立刻到岗完成采血。随后,患者在保安引导下,进行核磁、CT检查。出报告,清场消毒,整个流程十分高效流畅。王猛是一名训练有素的护师,和患者交流起来非常顺畅,我感到找到了一名好搭档,之后的耳鼻喉科、内科视频会诊也非常顺利。几小时的诊疗流程畅通,患者对医疗、护理均表示满意。
放射科技师 金旭
1月6日下午,我接到通知:有闭环内人员即将到达我院进行核磁共振检查。虽然从去年12月就开始做闭环准备,但这对正在和老婆买食材准备浪漫火锅晚餐的我来说还是有点懵。于是我们赶快回家,简单收拾生活用品,安慰哭着不舍的老婆,打车匆匆回到单位。
按照预先制定好的流程,我与检查技师迅速穿好防护服在检查区域等待。晚上六点钟,张远锦大夫和王猛护师陪同病人来到核磁室做了检查。自此,我与司机解师傅、张远锦大夫、王猛护师成为了最先进入闭环的四位工作人员。
在院领导和后勤保障团队的照顾下,我们可以全身心投入到闭环内工作中,尤其是科室得知我的妻子刚怀孕不久后,给予了我莫大的帮助和鼓励,在此再次感谢各位领导的关心和帮助!
感染疾病科医生 苏元波
我感受最深的是大家积极向上的工作态度及互帮互助的协作精神。医疗保障任务下达,全员都能迅速进入工作状态,医院冬奥专车迅速到位,医生护士迅速进入冬奥A、B区,相互配合完成患者的挂号、接诊、检验检查及取药全流程服务,期间需要协调多个部门包括收费室、方舱CT室、急诊药房等。为了患者能够正确服药,我和同班护士会详细指导患者服药注意事项。遇到疑难的病人,闭环内不同科室的医护人员会根据自己的特长群策群力。在闭环外,各职能部门也会全力协调解决我们遇到的困难。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医生 郭晨霞
除夕夜是我人生中第一个三线夜班,晚上来到医院,我先向病房里没能回家过节的患者问好、拜年。年夜饭是食堂特别安排的,有凤尾虾、猪手、汤圆。第一个三线夜班一夜安稳,没有突发情况。
初一下了夜班准备补觉,突然接到通知,有一个脓毒症休克、急性肾损伤病人,需要进闭环。我老公说:“那你赶紧换衣服去吧,早去早回,回来再吃饺子”。看来他还不理解进闭环是怎么回事!我又解释了一下:“进闭环可不是走一两天,最少一个月以后你才能见到我了。”他这才反应过来,开始疯狂准备东西,衣服、鞋子、吃的、用的整理了一大包。临行前反复嘱咐我,好好吃饭,好好工作。
我第一个接诊的患者是一位志愿者小姑娘,患有荨麻疹。接诊当天恰逢冬奥会开幕式,完成诊疗,在等冬奥闭环里的接送车辆时,我和小姑娘还一起观看了冬奥会开幕式。
危重医学科护士 刘洋
大年初二,一名从延庆医院转院过来的急性肾损伤患者,需要血滤治疗。有着7年ICU工作经验的我,紧急进入冬奥闭环。经过医护的精心治疗和优质护理后,患者的各项化验指标回归正常,肾功能恢复,在4天后顺利出院。
离院不代表着治疗的结束,在这名患者出院之后,我们一直保持着和他驻地医疗官的联系,密切关注着他的病情,直到这名患者安全地离开中国。不仅如此,我们还多次和他远在国外的医生通过国际长途电话进行联系,使他的治疗得到延续。
除了危重症的住院患者救治,我们还负责冬奥闭环门诊。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一名外籍运动员受伤后来就诊,我们及时给与了查体与核磁共振检查,运动员对就诊过程的“中国速度”感到很“惊讶”,一旁陪同前来就诊的工作人员解释道,“这里是中国、这里是北京”,听到这句话我感到很自豪。
神经内科医生 陈璐
2月7日下午,一位左侧肢体无力3天的年轻女性患者,经头颅核磁共振和CT证实为多发脑出血合并脑梗塞,其中有一处出血位于脑干,病情危重。我接到医院通知,进入闭环接管此患者。来不及来不及跟已经睡着的孩子告别,我匆匆赶往医院。经过一番紧急处理,患者病情略显平稳,抬头一看已经是第二天凌晨四点。
之后的几天,我都守在患者床旁,观察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在医务处老师的大力帮助和协调下,我们与检验科、超声诊断科、放射科、感染疾病科等多科室通力协作,完善了一项又一项重要检查,为患者的诊断与治疗提供了极大的帮助,治疗方案效果显著,患者病情逐步好转,闯过了一个又一个难关。看到患者和家属脸上的笑容,我觉得自己所付出的努力是值得的。
神经内科护士 王越
2月7日,我和同事们接诊了一位脑出血合并急脑梗塞偏瘫的患者,我们都亲切地喊她美英姐。为她做护理时,我会和她交流,刚开始她只会对我眨眼睛、点点头、摇摇头……现在可以正常交流进食。
记得有一次去床旁,她看到我不好意思地笑了笑,下意识用被子稍稍遮住脸。因为前一晚,我上前安抚情绪烦躁的她时,被她不停用手拍打,我紧紧抱着使她平静下来。后来我每次去给她做治疗,虽然我戴着口罩面屏,她一眼就能认出我,对我很是不好意思。经过精心治疗,现在的美英姐恢复的很好。
“铃铃铃,您好,这里是冬奥B区”……穿着防护服、戴着面屏穿梭在闭环病房中,看到我们护理的患者好转、康复、出院,是我们所有医疗保障人员最大的心愿。
骨科医生 刘冰川
我负责接诊闭环内的外科患者,其中有来自国内外的运动员。曾经的他们常出现在电视里或新闻报道中,似乎与我的生活相距甚远。当与他们真的零距离接触时,由衷地感受到运动员真的不容易。他们的骨骼、肌肉都有老化磨损,日复一日的艰苦训练导致受伤如家常便饭。有的运动员在受伤后坚持比赛完才来就诊,有的运动员在确诊关节损伤后还在与队医讨论下面要如何在护具保护的情况下进行比赛。这就是努力拼搏、永不言弃的奥林匹克精神。每当看到他们站在赛场上,那一刻我觉得我的付出更值得了。
其实参加冬奥医疗保障工作不仅仅是我们这些定点医院的医护人员,还有很多场馆、酒店驻地的医疗官也非常不容易,非常有医务人员的担当!我接诊过一个甲沟炎切开引流的患者,需要每天进行引流、换药治疗。驻地医疗官很认真地和我学习了如何进行换药,之后非常完美地为这位患者做了10几天的换药工作,患者的恢复情况非常好!
普通外科护士 吴涵
2月8日下午,我穿上全套的防护服进入本部冬奥闭环,本来内心还很忐忑,转身一个大大的拥抱迎面扑来,是我楠姐,我的第一位带教老师。来不及多说,楠姐简单介绍了病区及病人情况,我们就直接进入到了工作状态:换液、鼻饲、核对治疗、收病人。
我印象比较深的是一位胰腺炎患者,我们都称呼他“老耿”,由于所患疾病是我的工作领域,所以老耿成了我重点关注和护理的对象。除了遵医嘱治疗,我还给老耿科普胰腺炎的基本知识,在我们团队的努力下,老耿从最初的病重,慢慢停了特护监测,又拔胃管,恢复饮食,最后痊愈出院。通过这些天的工作,我意识到,三院护理人有扎实理论基础,熟练的护理操作技术,所以我们能够有效帮助到患者,体现三院的护理价值。
肾内科护士 姜楠
本部第一个住院的患者,是一位中东国家技术官员,每次见到我都是“Hi,Lovely nurse Jenny”,看着他带着各种管路转诊过来到康复出院,我非常开心,特别有成就感!由于急性肾损伤,他需要行床旁血液滤过治疗,治疗过程中我一直在床旁进行密切的护理观察。恢复期时,我鼓励他进食,并注意尿量变化和电解质情况。看着他微笑感谢,我跟他介绍说:“我就是来自北医三院肾内科的护士,这些经验都得益于我多年的主管护士的培养,希望他可以放心!”
再谈谈感触和冬奥医疗保障对您的影响吧
手术室护士 邢倩楠
我被选派进入闭环为本部第一例手术患者保驾护航,经过手术团队的默契配合,手术顺利完成。感谢科室多年的培养和前期充分准备,能成为冬奥医疗保障团队的一员,服务冬奥,我感到很荣幸!
手术室护士 赵玉琪
今年是我到三院的第4年,从接到手术通知,到手术顺利结束,最大的感受就是整个过程非常流畅,这有赖于医院和手术室团队前期准备和相关培训的充分,在这样的组织中工作,我感到非常的荣幸。
神经内科医生 张远锦
闭环内的三院人相互关爱,转运时,司机师傅常常和我聊天,排解压力。后勤保障人员也非常用心,我们可以说是“衣食无忧”。我空闲时也帮护理同事整理物料,消毒,主动帮他们分担一点工作。冬奥闭环内的工作和生活忙碌、特殊、美好,我们必将终生难忘。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医生 郭晨霞
三甲医院分科很细,甚至在同一个科室也有不同的研究方向,大家都在向精深、顶尖发展。这一次保障,让我再次回归,做了一次全科医生,学习到很多东西。
骨科医生 刘冰川
谷爱凌说过一句话:如果想做作业的话,就用百分之百的精力去做,然后用百分之百的时间去滑雪,这样能滑到最好的成绩,也能在学校得到最好的成绩。
人生就是这样,做一件事要100%投入,每个人生阶段都要努力做好。对于我而言,现阶段的目标就是要100%投入到冬奥医疗保障,为奥运健儿及工作人员提供优质、有效的医疗服务。
总务处司机 解克朋
在这个特殊的时期,司机不再是一名普通的驾驶员,而是需要全面掌握并且严格贯彻执行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及冬(残)奥保障相关工作流程的专业摆渡人。我驾驭的也不是一辆普通的汽车,而是转运冬(残)奥相关患者、闭环内医护人员的“安全绿舟”。
总务处保洁员 董春仙
以前我认为自己只是一名普普通通的保洁员,从事简单清洁消毒工作。疫情给我带来的改变有很多,我逐渐成长为一名可以胜任医疗辅助清洁消毒工作的专业保洁人员。感谢医院及公司领导们对我的信任,我会努力认真做好每一项任务。
急诊科医生 李燕
楼内断然是寂静世界,
经纬间永恒的健康通道。
一支精干的医疗队伍来了,
在隔离救治区里驻扎。
白天和黑夜在这里交会,
诊断和护理在这里展现。
生命和健康在这里重生,
使命和担当在这里飞扬。
我们是冬奥盛会的守护者,
我们的名字叫做冬奥白衣卫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