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4日,冬奥小闭环正式开始。尽管北京冬奥会2月4日正式开幕,但所谓“车马未动,粮草先行”,从1月4日开始冬奥小闭环就正式拉开帷幕,我也开始了冬奥保障工作。
1月21日,我非常荣幸地成为第一位进入闭环工作的延庆冬奥保障专家组成员。从1月21日至2月15日,闭环内26天,经历了不一样的除夕、春节和元宵节。
尽管闭环内忙碌紧张的工作节奏,让我丝毫感觉不到节日的喜庆气氛,但“冬奥有我,一起向未来”的自豪感充满心间。
1月31日,除夕夜,一位塞浦路斯冬奥工作人员因腹痛腹泻就诊,普外科医生李刚和我一起接诊,患者情况很差,血肌酐明显升高,濒临休克边缘,我们给患者迅速开放静脉后将其送入6层病房。
之后就开始了漫长的抢救之夜,凌晨2点,接到电话患者可能要上PICCO;凌晨4点,接到队长电话要我6点到病房接班;凌晨5点,我起床,稍事准备,下楼穿防护服、戴手套、鞋套、护目镜,6点之前来到病房,换下疲惫的夜班大夫,开始大年初一的工作。
我走到病床前,看到他的气色好了许多,神态也略显安逸,顿时如释重负。我对他说:Good morning, sir. You look great today!他也很高兴,隔着防护服和护目镜认出了我。简单交流之后,我让他放心休息。
尽管病人已经度过了最凶险的阶段,但病情并不稳定:血气中乳酸仍较高、少尿、BNP大于5000,并有逐渐增高的趋势、电解质紊乱……
我默默梳理着病人的情况,一条条记在纸上,等待天亮后和专家组探讨后续CRRT和补液的问题……
中午12点,接班医生来了,我按流程一步步脱下防护装备,到休息区已经是下午1点多,忽然想起早上光想着早点过去接班,忘了喝水,也没吃早饭,还真有点又饥又渴。
本以为病人会平稳下来,没想到一波三折。晚上9点多,群里发来患者的血气报告,血氧明显下降,为什么病人会在持续血滤的情况下血氧下降?会不会出现了其他并发症?
我再次穿好防护服上楼,看病人,查体,复查血气和其他各项指标,同协和重症专家讨论分析患者可能存在的问题及下一步的解决方案……
一抬眼,凌晨1点,我长吁了一口气,大年初二了……
2月3日,大年初三,接诊一位瑞士籍媒体工作人员,因发现下肢水肿就诊,此前患者曾有DVT(深静脉血栓)病史,所以此次他担心血栓复发。
除此之外,特殊的地方是一周前他被发现新冠核酸阳性,最近两天转阴。尽管延庆医院刘华主任出于保护我的目的想让我远程指导,但我想这是我职责,怎能把风险留给别人?于是,我和延庆的伙伴们共同接诊,过程还算顺利,相关检查未提示深静脉血栓或肺栓塞征象,仅有双侧浅静脉血栓。
打消了病人的疑虑,得知并不影响工作,他很开心。几天后复查,血栓消失。
2月8日,大年初八,塞浦路斯患者出院后复查,看他健步如飞地步入诊室,我们大家都高兴极了,他也异常兴奋,不住声地感谢我们挽救了他的生命,还在留言板上写下:The best medical team in the world. (世界上最好的医疗团队)
尽管我知道,我们只是做了份内的工作,但那时的民族自豪感和职业自豪感简直无法用语言形容。
除此之外,远程会诊数次,每日延庆医院均有记录和上报,个人没能悉数记下,无法一一列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