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2月13日讯(记者 吴佳潼)据国家卫生健康委通报,截至2月11日,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累计确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44653例,累计治愈出院4740例,累计死亡1113例。
记者注意到,令人振奋的是目前新增报告病例波动下降,新增确诊病例数由最高时2月4日的3887例下降到2月11日的2015例,新增疑似病例数由最高时2月5日的5328例下降到2月11日的3342例,降幅分别达48.2%和37.3%。另外,治愈出院病例是死亡病例的4倍还多。目前,全国治愈比例由最低时1月27日的1.3%上升到2月11日的10.6%。
这一切说明,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和统一部署下,各地联防联控机制及严格管理等防控措施正在发挥作用。疫情发生以来,各级党委、政府和相关部门及时采取防控措施,医疗专家及时研究调整诊疗方案,医护人员精心照料和治愈患者。
为抗击疫情,国家卫生健康委协调全国医疗资源,组建国家援鄂抗疫医疗队。目前,全国各地驰援武汉的医务人员已达11921人。1月26日到2月7日,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已派出三批137名医务人员挺进武汉,开展医疗救援工作。中国工程院院士、该院院长乔杰亲自带队出征,该院副院长、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副主任沈宁等随行。

白洁与同事一起进行讨论
该院胸外科医生白洁参加了国家援鄂抗疫医疗队,来武汉参加抗疫战斗。以下是白洁在前方发来的援鄂日志。
2月7日 00:30 武汉
下午通知,北医三院医疗队确定奔赴武汉,自进入应急医疗队以来,每天等待,期盼出发的消息,坐卧不安,悬着几天的心终于安定了下来,飞机明晨出发,躺在床上终于有时间整理一下思绪。
一开始报名的时候我是犹豫的,儿子9个月,只会“呜呜呜,呀呀呀“,还不曾听到他叫爸爸。疫情期间,妻子和母亲负责照顾孩子,家里的采购是我一个人负责,我离开之后还需要老母亲亲自出马。万一我回不来……
如果不来,我会后悔,后悔没有走在抗疫的第一线,选择当了逃兵。03年选择了学医,那一年非典肆虐,对医生的崇拜和敬仰,让我在高考志愿上填写了北京大学医学部,现在我在走着我曾经仰望的那些人一样的路。没有和家人商量,我报名参加医院的预备队,并主动要求要来武汉。
当我试探性地询问家人是否支持我去武汉抗击肺炎的时候,竟没有人反对。
2月8日 08:30 武汉
今天是元宵节,我们来到武汉的第二天,疫情就是命令,形势紧迫,乔院长在动员会上告诉我们,今天我们就要正式投入战斗,同济医院中法新城院区病房的改造正加班加点,我们要接管一个新病区,50张床位。
上午去参观了新的病区,最后的改造工作正紧张进行中,沈院和袁老师带领我们熟悉了环境和工作流程。下午开始,穿脱隔离服,感染疾病科主任袁老师亲自把关,队员们必须考核通过才能过关。晚上9点,新病区就要开始接收病人,第一班的同志已经奔赴前线,看着乔院带领第一班队员们高喊“同济加油,三院加油,武汉必胜“的视频,内心久久不能平静。凌晨下一班,等着我……
2月9日 武汉
今天凌晨三点,我们进入了隔离病房,虽然全副武装,内心仍存恐惧。没有谁不怕死亡,没有人不惧危险,只是我们肩上的责任让我们必须鼓足勇气。
2月10日 武汉
第二次值班,再次进入病房,第一次时的忐忑减少了几分,病房收治的病人越来越多,工作量也多起来,每一分钟都像在打仗,新的环境,新的医嘱系统,都需要我去努力适应。
虽然胸外科算是外科医生里最懂呼吸系统疾病的,但是对于重症肺炎的处理,我需要学习的太多。为了不拖兄弟们的后腿,还得加把劲恶补一下。
回到酒店已经5点半,饿的有些胃疼,打开行李箱竟翻出了奥美拉唑,感谢医院的细心准备。
打开手机,收到同事的一条微信语音,听到一个稚嫩的声音,是同事三岁的女儿,“白洁叔叔,妈妈说你去打小怪兽啦。你要加油,注意安全!”心里莫名地感动,放心,叔叔一定会加油,把“小怪兽打跑”。
链接地址:https://www.toutiao.com/i6792727986857574925/?tt_from=weixin&utm_campaign=client_share&wxshare_count=1×tamp=1581562169&app=news_article&utm_source=weixin&utm_medium=toutiao_ios&req_id=2020021310492901001404009509100164&group_id=6792727986857574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