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北京青年报3月2日06版刊发北大援鄂医疗队的奋战事迹
|
近日,北京大学援鄂医疗队34名“90后”党员给习近平总书记写信,汇报了在抗疫一线抢救生命的情况。3月15日,总书记给北京大学援鄂医疗队回了信,回信对新时代的中国青年深情点赞,同时提出殷切期望。总书记的回信极大激励了北京大学援鄂医疗队全体“90后”党员和本市高校学子,他们一致表示,决不辜负习近平总书记的希望和重托,进一步坚定信心,坚守岗位,坚持到底,“努力在为人民服务中茁壮成长”,“让青春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绽放绚丽之花”。
据了解,北大医学部高度重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在奔赴前线的427名白衣战士中有171名党员,其中“90后”党员34名,121名医疗队员向党组织郑重提交了入党申请书,共有28名医护人员在战“疫”前线光荣入党。作为这封信的主笔人,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援鄂医疗队队员、第四临时党支部书记、北医三院骨科王奔表示,这次疫情,无数“90后”“00后”的年轻人奋战在前线,写这封信的最初用意,就是想向总书记和党中央、向全国人民汇报前线“90后”的工作和青春风采,传达出属于新时代“90后”自己的声音。“最重要的不是 ‘几零后’,而是努力后、奋斗后,能够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能够为国家做贡献、为人民服务,才是实现人生价值最好的途径。”王奔说,目前到了战“疫”最后的关键时刻,一定站好最后一班岗,在前线发挥好“90后”年轻人的冲劲和闯劲。
“我曾亲眼目睹北医三院第三批援鄂抗疫医疗队义无反顾地出征,看到师兄师姐们急匆匆回家收拾东西,亲耳听到他们打电话和家人说 ‘你别说话,听我讲’,我心中充满了感动和敬意”,北京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2013级临床八年制博士生蔺雨萱表示:作为北大医学人,应以其为榜样,坚守岗位、尽己所能、拼搏奋战,学习过硬本领、练就仁心仁术,做守护人民健康的忠诚卫士,践行入党的初心和誓言。 总书记的回信不仅鼓舞着北京大学援鄂医疗队的青年党员和医学专业的青年学子,同样也激励着奋战在首都疫情防控一线的广大青年。自疫情暴发以来,北京林业大学16个学院的485名学生,在全国25个省市区开展线下防疫相关工作,他们在各自的家乡投入到信息登记、交通执勤、物资发放、车辆登记、入户调查、社区消杀等工作中,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做着自己的贡献。北林学子付弋珈说,总书记给北大援鄂医疗队全体“90后”党员的回信中提到了奋斗在疫情防控各条战线上的广大青年。“作为当代大学生,虽不能奔赴前线,但是要用自己的方式展现出属于我们这一代的责任与担当。” 面对当前日趋严峻的境外疫情输入形势,3月9日晚,在团市委、市志愿服务联合会的组织安排下,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发出紧急招募令,仅仅2小时,首批覆盖英语、日语、韩语的多语种志愿者就集结完毕;3月10日,北二外多语种翻译志愿者在顺义新国展集散点正式上岗,协助相关部门做好入境进京人员登记、分流转送的翻译工作。截至17日,已有33名学校师生投身到一线志愿服务工作当中。
链接地址:http://epaper.ynet.com/html/2020-03/18/content_350172.htm?div=-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