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央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工作领导小组3月26日会议明确指出“在武汉保留高水平重症救治力量,最大限度提高治愈率、降低病亡率”。截至3月30日,湖北省6万余例治愈出院,3万余名医疗队人员完成救治任务陆续返回家乡。但面对目前600余例重症患者,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简称“北医三院”)的137名国家援鄂抗疫医疗队员,仍在继续坚守战斗,再披战袍,投入到了新一轮的救治任务中。
“我们还有任务,要最后撤离”

为了尽可能将重症患者集中收治到高水平定点医院,武汉同济医院中法新城院区作为北京6家国家医疗队的主战场,毫无悬念留下来承担着最后一阶段的救治任务,这也是最艰难的任务,最难啃的硬骨头。3月26日起,同济医院光谷院区以及其它医院的危重症患者开始陆续转至同济医院的中法新城院区,北医三院在院患者从最少的6人再次增长为24人。

这些转入的患者,有的住院时间较长,有的历经多个住院地点,有的有着多项合并症亦或是基础病,更有危重孕产妇等特殊情况。“所有队员必须快速进入状态,全力把最后这一阶段的硬骨头啃下来!”在每天晚上7点北医三院医疗队常规例会上,面对我们新收治的重症患者,乔杰院长以有力的声音强调着。她带头进入病房了解患者基本情况,并以温柔的话语安抚他们,给予他们力量。医疗队例会讨论着每一位患者的病情,制定诊疗方案。

对于疑难危重的孕产妇患者,第一时间组织和北京本部北医三院的妇产科、消化科、普外科等专家会诊,同时在北京大学会诊中心进行专家大会诊,逐一分析在院患者病情,认真梳理制定个性化方案,全力争取让每一位患者早日出院。
硬核队伍,确保质量

三院人在武汉一线,充分展现出了北大医学的深厚底蕴与担当,更展现出了国家医疗队的救治水平。

各医疗队较早的积极开展多项有难度救治手段,确保医疗质量。同时充分发挥多学科合作,医疗队内部会诊、与北京本部会诊、三家附属医院医疗队之间的会诊协同大的联合医务处会诊共同搭建起了一个四维多学科会诊制度,全力提高救治水平。

与此同时,护理队伍作为此次医疗队的中坚力量,更是坚持把温馨、专业、人文的护理带进病房,在充分保证护理专业质量的基础上,给每一位身处隔离病房的患者,带去如家人般的温暖和关爱。全体队员感染控制严抓不懈,细微之处毫不放松,将把医护人员零感染坚持到最后。
65天,不畏挑战

自1月26日以来,北医三院援鄂国家医疗队共派出三批137人,在武汉同济医院中法新城院区全力进行危重症患者救治工作。截止3月30日,最长的有65天,最短的也有53天。是三院史上派出力量最多,作战时间最长的一次,这对于队员各方面都是一个考验。

无特效药传染病考验着医护人员的基本功,此次肺炎疫情,传染性极强,且至今还未研制出有效的特效药,医护人员仅能根据病情对症治疗,这毫无疑问是对北医人基本功的最大考验。

结束隔离病房工作的林玉晶大夫(左)全身湿透
穿着厚实的防护服考验着操作与耐力,从大雪纷飞奋斗到春暖花开,特别是面对武汉多变的气候环境。近日,武汉最高温达到了27摄氏度,在高温下,穿着不透气的防护服,那些平常看似简单的操作对于在病房里的医护们是极大挑战,需要一定的体力和强健的体质才能够保持战斗力。

长期作战考验着队伍的管理与韧性,也考验着队伍的战斗力。面对队员身体突然不适的急症,医疗队领导第一时间连线本部专家组织高级别会诊,对症治疗;对于慢性不适,更是密切跟踪情况。
苏醒的城,将迎的胜

武汉这座城正在复苏,看到开通的公交车、地铁,恢复使用的长江隧道,陆续开门的商场,路上的车水马龙。回想起刚来到这里城市空旷的街道,匆忙的救护车转运车,病房里风扇轰轰声,曾经的孤寂、焦灼、悲凉,总让人热泪盈眶。

3月27日,众医疗队共同在同济医院中法新城院区的希望林里种下了紫薇树,乔杰院长代表所有医疗队进行发言,共同回首在中法新城院区的难忘点滴。我们经历了最初的一起开辟新的病房,不断地创造短时收治患者数的新纪录,一次次会诊、沟通会更让我们亲如一家人,看着一批批战友凯旋归家,今天一起种下的是友谊之树、生命之树、是希望之树,相信大家将永远铭记这一段并肩作战的日子,这一段为了祖国的希望、为人民健康的难忘经历,我们也终将战斗到最后一刻,迎来武汉最后的胜利!
链接地址:https://mp.weixin.qq.com/s/lVAecUCFIviJUHBfmzKm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