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4月10日讯(记者 张艳玲)据国家卫生健康委通报,4月9日,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新增42例,其中境外输入病例38例,累计确诊新冠肺炎81907例,累计治愈出院77455例,累计死亡3336例,现有确诊病例1116例。
记者注意到,4月9日,本土新增4例确诊病例,治愈出院病例超过7.74万,治愈率94.5%。这说明,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和统一部署下,各地联防联控机制及严格管理等防控措施发挥了积极作用。疫情发生以来,各级党委、政府和相关部门及时采取防控措施,医疗专家及时研究调整诊疗方案,医护人员精心照料和治愈患者。全国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但要毫不放松疫情防控,严防境外疫情输入和境内疫情反弹。
为抗击疫情,国家卫生健康委协调全国医疗资源,组建国家援鄂抗疫医疗队。组织29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军队等调派346支国家医疗队42600多名医护人员驰援湖北。1月26日到2月7日,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已派出三批137名医务人员挺进武汉,开展医疗救援工作。中国工程院院士、该院院长乔杰亲自带队出征,该院副院长、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副主任沈宁等随行。
国家卫健委医政医管局监察专员郭燕红介绍,随着在武汉的医疗救治工作取得显著进展,3月17日起,国家援鄂医疗队陆续有序撤回。截至4月6日,国家医疗队和各个省派出的医疗队已撤回近38000名医务人员,目前仍然在湖北、武汉坚守岗位的还有近1000名医务人员,及国家医疗救治组的部分专家,他们将在武汉承担好重症患者的救治工作。北医三院派出的137名援鄂医疗队员已全部撤离武汉返京。
该院北医三院肿瘤放疗科护士马骏参加了国家援鄂抗疫医疗队,来武汉参加抗疫战斗72个日日夜夜。以下是马骏在撤离武汉前发回的援鄂日志。
4月6日 武汉晴 北京晴
4月6日,从武汉到北京,万里睛空,碧天如洗。72个日日夜夜,从大年初二随队奔赴武汉抗击新冠病毒肺炎疫情,我们每一位北医三院的援鄂医疗队员们用“疫”线上的坚守,诠释着救死扶伤,生命至上的天职。今天,踏上归途,百味杂陈,有喜悦,有感动,也夹杂着丝丝别离的不舍与眷念。
踏上归途,倍加喜悦。收到即将从武汉回归命令的那一刻,心情是喜悦的。喜悦的是,通过自己与各医疗队全体人员的努力,武汉疫情已得到全面控制,治愈出院病例大幅上升,在各地医疗队的援助之下,武汉,这座曾经“停滞”的城市即将“重启”,获得新生;喜悦的是,在与家人分离72个日夜之后,终于就要和家人团聚了。这是一段难以忘却的经历,这更是一段铭刻人生的回忆。
踏上归途,收获感动,留下不舍。在我们封病房的最后一刻,那对相濡以沫的老夫妻终于健康出院,使我一直牵挂的心落了地。从4月5日确定归程日期起,鲜花、欢送、礼物、告别便成为这两天的主题曲。领导们饱含深情的致辞,当地医务同行送上的鲜花,驶向机场大巴两边整齐的骑警护送,武汉市民开车追送,停车挥手告别,让我感受到最高的礼遇。从顶窗飘扬的五星红旗,从车窗伸出来点赞的大拇指,和那“你们是新时代最可爱的人,武汉人民永远铭记”的横幅,欢呼声、高喊声、鸣笛声,武汉人民向我们表达着最诚挚的感谢。这一幕幕,湿润了我眼睛,我们也在大巴里呼喊着,回应着,摇动着手里的国旗,在车窗比心,表达着我们对这座城市的不舍与眷念。
回到北京,当飞机降落在北京首都国际机场,“三重水门”的最高礼遇,平凡的我们,何时经历过这样的情景。随队走出舱门,党旗、五星红旗以及援鄂队旗高扬,现场仿佛是欢乐的海洋。虽然戴着口罩,但大家的笑容却都从眉角洋溢而出,这是一种由心的欢喜,这是一种不辱使命,胜利凯旋的自豪!
白衣执甲,英雄凯旋。我有幸,能够随队参加到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我有幸,能够以自己的努力,在防疫控疫中贡献出自己的绵薄之力;我更有幸,能够随队接受如此之高的礼遇,接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夹道欢送与欢迎。今生不悔入杏林,来世还当袭白衣!
再见,武汉!挥别的是那一段与武汉人民共同进退难忘的回忆,那终将铭刻于我一生的记忆;再见北京,迎接着的是在今后继续袭一身白衣,把救死扶伤镌刻于生命每时每刻的永恒。
链接地址:https://www.toutiao.com/i6813956054020260356/?tt_from=weixin&utm_campaign=client_share&wxshare_count=1×tamp=1586502964&app=news_article&utm_source=weixin&utm_medium=toutiao_ios&req_id=2020041015160401001404009626007C30&group_id=6813956054020260356